例谈中职数学合作氛围的营造

时间:2022-06-19 09:23:05

例谈中职数学合作氛围的营造

[摘要]有效合作氛围的营造是学生进行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与保障。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有效的合作氛围,让后进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让优秀生享受合作探究的乐趣,让全体学生感受合作学习的成效。

[关键词]中职 数学 合作氛围 营造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20120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数学学习,这一理念充分地被广大教师理解和接受,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成效。实践证明,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能够有效地让学生在同伴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数学思维的发展。但是,纵观现在的很多中职数学课堂,一些教师由于对合作学习存在理解上的误区,导致了合作学习的失效,出现了很多“假合作”现象,合作学习成了部分优秀生“表演的舞台”以及后进生逃避数学学习的“港湾”。

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影响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合作氛围的营造。所谓合作氛围,就是指教师为学生创设的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课堂氛围和课堂环境,是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载体。

一、营造合作氛围,让后进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育学研究表明,安全的心理环境,能够消除学困者的学习焦虑感,从而驱使他们萌发强烈的学习欲望与学习热情。在一个班级中,总是存在部分数学学困生,这些数学学困生由于没有体验过数学学习的成功,因此,数学学习的热情不是很高,并且具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合作学习的重要宗旨是促进不同水平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因此,在中职数学课堂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为后进生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要让他们体验到数学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合作学习不能脱离教师的有效指导。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当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特别关注合作小组内的学困生。教师要及时参与到学困生的合作学习中去,对学困生进行指导和激励,从而让后进生也参与到小组交流中来。

例如,在教学“函数的表示方法”这一内容时,对于函数的表示方法,一般都是在小组内让学生进行合作探

究。布置合作学习任务之后,笔者就参与到几位后进生的小组中,对他们进行相关指导。当他们掌握了最基本的表示方法以后,又对他们进行情感激励,使他们能够在小组内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他们便不再是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旁听者,而是参与者。

实践证明,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参与到后进生所在的小组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与激励,从而让后进生有参与合作学习的“资本”,这样,他们才能在小组内和其他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探讨,从而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二、营造合作氛围,让优秀生享受合作探究的乐趣

现在,很多教师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对于合作学习往往只停留于表面,在布置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以后,往往没有给他们提供进行数学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这样,导致一部分优秀生还没有来得及完成数学合作探究就结束了,他们会由此产生严重的学习失落感。因此,在中职数学课堂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当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合作探究的问题以后,要大胆地留给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要让优秀生在合作小组中享受合作探究的乐趣,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热情。

例如,笔者在教学“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一内容时,是这样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笔者让学生每人在小组内画一个任意正弦函数的图像。此时,笔者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究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整个活动中,笔者留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这样,他们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猜想、验证、交流等数学学习活动进行相应的数学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小组的探究活动基本上由小组组长主持,在他的分工下,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参与到了数学探究的过程中。这样,学生在小组内通过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数学探究活动自主掌握了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特别是优秀生,他们不仅获得了数学能力的发展,更获得了组织能力的培养,充分享受到了合作探究的乐趣。

可见,在数学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时,教师要把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才能让他们在课堂上开展有意义的数学探究活动,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自主发展。

三、营造合作氛围,让全体学生感受合作学习的成效

在中职数学课堂上,合作学习的重要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发挥互帮互学的精神,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互帮互学获得共同的发展,从而让全体学生感受合作学习的成效。

首先,要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小组合作学习机制是中职生在数学课堂上进行有效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现在,很多小组合作学习之所以无效,主要的原因是学习机制不完善,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在小组内没有进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特别是一些后进生,根本没有办法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笔者在教学“对数”这一内容时,当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了对数的概念以后,组织学生对对数的相关性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实践的过程中,在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之后,便给学生展示了以下合作学习机制。(1)小组长要在开展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起到组织作用与引领作用,要根据组员的实际水平分配相应的学习任务。(2)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组员必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其他组员进行积极交流。(3)在完成小组合作任务以后,小组长要对自己组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汇总,并派代表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这样,学生的合作学习就有了机制的保障,从而促使他们在小组内互帮互学。

其次,要完善小组合作激励机制。学习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有效的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拓展与延伸。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完善小组合作的激励评价机制十分重要。对小组学习的评价,要进行小组捆绑,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这样,才能促使优秀生在小组内对弱势组员进行学习上的帮助,才能充分发挥生生互学的优势,才能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需要一个长效的机制,短时间内是不能够完成对中职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的。

总之,引导中职生进行合作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发挥中职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充分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充足的时空环境和互动的帮助环境,从而让后进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让优秀生享受合作探究的乐趣,让全体学生感受合作学习的成效。

[ 参 考 文 献]

[1]刘波.新课改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路径探析[J].数学教学通讯,2013(1).

[2]陈先元.对于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学的研究[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1).

上一篇:距离优秀 还有段距离 下一篇:试论教学管理视域下中职学生的受教育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