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州兰圃公园的造园理法

时间:2022-06-19 06:17:19

浅析广州兰圃公园的造园理法

摘要:广州兰圃公园闻名中外,是1983年联邦德国慕尼黑国际艺术展的中国园。它的设计“巧于因借,精在得体”。园子占地面积5公顷、水面积约9000m?,狭长形的地势(85×500 M)不仅没有为它的兴造带来障碍,巧于因借的造园手法反而成为它建园的一大特色。园门“欲扬先抑”的布局手法给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芳华园精巧的布局更是全园的精华所在。疏密结合的整体布局,错落有致的建筑形式,丰富多样的水的形态,极具地域特色和空间感的植物配置,造就了兰圃城市山林的独特景观。本文以专业的设计角度重新琢磨兰圃的造园理法,探讨设计师到底是怎样巧妙转化场地原有的不利因素,从而营造出仿如城外山林般幽静的游憩境域?而每次游历此园,对于如何营造适宜人居的地域性园林空间都有新的启发。

1.总体布局

1.1山水骨架、建筑布局

兰圃属于山水园,地处广州的闹市中心,地形狭长。然而这却成为了造园因借的妙处。首先,借闹衬静。园内利用植物形成幽静的园林空间,一闹一静,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城市山林幽深境域的珍贵。其次,借水构园。造园既要有“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整体布局,又要有丰富的地形、空间、天际线等变化。狭长形的基地为兰圃的规划出了一定的难题。而兰圃却巧妙地利用地势,因借许多狭长形的水带,并在其周围布置建筑,或临水,或隔水、或挑出水面、或在水中,各种的池馆、楼阁、厅堂、水榭、山亭形成变化中又有统一的布局。丰富了南北向上的景物空间,缓解了狭长形地域带来的局促之感。而水的形态多样,有瀑布、涌泉、潭、溪、涧、湖等,又为全园带来一定的灵气。

1.2游览路线与观赏点

狭长的地形并不影响兰圃环形路线的布置。以南北走向为核心,园中以两圈狭长的闭合环路相接,配以许多小环支路,南北轴上环环相继,形成不同级别的环形道路系统。而这些道路系统又分隔出不同的园区,同时又以建筑和植物分隔空间,配合赏兰的主题,设置了茶室、展馆,尺度亲切小巧。

建筑巧妙地在环路中平行相错布置,既可以分割、节省空间,有可以形成统一有序的建筑布局。茂密植物遮挡、引导视线,收到扩大景深的效果。以绿色屏障作为建筑的背景,每个景区既是独立的,又是有机统一的。这些建筑既是游览过程中休息停留的地方,同时也是每个景区的构图中心。有时还结合展示、服务、辅助等功能性建筑,形成游人活动中心。

2.园区造园理法分析

2.1 南门入口区

兰圃南门入口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从售票厅的园门到园内的“芭蕉门”,两重的洞门丰富了视觉层次,使入口区的景深得以加强。狭长的棕竹走道宽约1.5m,长约30m。两旁种植整齐的棕竹高约1.8m,阻挡人两侧的视线,利用这种手段引导游者的视线,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前方的月洞门。

“移天缩地”的手法更是运用得绝妙--利用以小观大的手法,截取自然景象中的冰山一角加以抽像化的人工雕铎,“芭蕉门”前有一小溪穿过,游人进园前必须要跨越石板桥,心理上的起伏增加游赏的趣味,同时也是入口空间转换的暗示性标志。园门前纵只有小溪一从,却能带出山水之灵气,立即使全园生动,给游人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

视线透过“芭蕉门”可看到门后的石景,与门前的小溪山水石景相互呼应。门洞起着框景的作用--人未进门,就有已进如画般的风景之感。

2.2 芳华园

2.2.1巧妙的布局--入口空间序列的处理

芳华园占地仅540m?,它之所以声明远播,不仅是因为园内的设计精巧,当中与它入口空间巧妙的连接也有莫大的关系。

要说芳华园的入口,其实是从山下八角亭正对着的双桥开始(见图2.2.1)。

双桥横跨两条水系,然而它们却不是正面相对,而是运用了错中的布局手法。这有利于游人视线的游移、增加景深,同时也避免了呆板。

随后到达气势宏伟的“江河水”景区。移天缩地的“江河水”中有一小潭,与桥旁的休息亭错位相对,增加了观赏的趣味。这种处理手法有点类似网师园的殿春,涵碧泉与冷泉亭的对景布局手法。

山上的芳华园虽有标识入口,但其实设计师早已匠心独运地在山脚下设置了一个有趣的引子--山道石门,为后续空间的展开买下了伏笔:江河水景区的右侧,有一通往园区的小“石门”,利用高差制造悬念,由于植物阻挡部分视线的缘故,人站在石门前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山腰平台上芳华园的简洁石碑。石碑平台需经过曲径通幽的山林小道才能到达。这样,小石碑就成为山林道上的视觉中心,吸引着人不断地走向芳华园的“正统”园门。空间上的张缩变化,不仅能带动人的心理起伏,打破郁闭的空间,而更重要的是营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整个空间序列宛如一个动人的故事,从序幕开始就深深吸引着读者,一步步推向高潮结局。

2.2.2园内总体布局

芳华园是单向的游览路线,空间布局以舫为中轴线,右边是明空间,视线比较开阔;左边则是暗空间。全园由入口的起云台、碧临舫、梅亭形成三角形的景点关系。三处景色相互因借,控制着全园架构。

2.2.3 视线、空间处理

进园后并不是立刻打开视线,而是先经过园门入口处的照壁隐约透着园内的景色。经过一道竹编的藤萝架,绕过一段小曲径,视线瞬间打开,形成空间、视线对比。整个入口空间序列的开合变化,明暗对比的处理手法与留园入口处的空间对比手法颇为相像。

传统造园艺术中的舫既作为湖面的构图中心,同时也作为静坐观赏的地方。而芳华园中舫的妙用却并非如此简单。此处,碧临舫的造型与经典的拙政园中香洲的造型有点不一样。由于湖域的面积并不宽广,因此园内的尺度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许多尺度都非常亲切,同时,许多边角空间都被充分利用,并且成为了一些点睛之笔。碍于尺度上的考虑,舫的设计不得不省去尾舱的部分。同时借用中舱的一部分空间,兼顾了廊的功能,连接水口处的漏明墙与亭子“入趣”。亭中有一壁泉,这一巧妙的设计不仅为园子节省空间,尺度宜人,不会使人觉得是狮子林湖中的庞然大物。同时还进行了水口的处理。古人云“疏水若为无尽”,有此一水口即可令全湖之水源之有理,意味犹长。碧临舫中还设置了落地罩,为湖岸的风光装上别致的画框,起到框景的作用。

特别有意思的是漏窗后的边角空间处理成哑巴院,粉墙与漏窗中芭蕉的嫩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引起游人一定的视觉冲击。洞门框景,两面都有景可观。舫左侧转为暗空间区域,而此处的洞门正可收窄视野,为进入船舱做好准备。

梅亭是全园的制高点,而把亭子台高的做法是巧妙的--人要绕过登山道才能到达。其一,减缓拥塞之感,避免过于直白,导致两建筑物在水平线上形成视觉冲突。其二,建筑错落布置,取其丰富的地形、天际线变化。其三,由于亭子堆土抬起,与舫错位相对,再加上植物的掩映,使亭子不致于夺走了舫在全园的构图核心地位。

园子也布置了极富地域特色的园林小品,如:东莞砖雕、石湾瓷瓦、潮州木雕、刻画玻璃、还有泥塑假山、花基矮栏、白水泥水磨景墙等,这种兼容并蓄的艺术创作充分体现了现代岭南园林的地域性。

3.启示

重游兰圃,使我深刻体会到古今造园艺术的融糅除了需要结合一定的时空、地域的特色,更重要的是考虑人的需要,因地制宜。而“因地制宜”并不是仅限于对地形的利用,还应包括对当地材料、人文的有机砌合。

对于现代的园林,我们可以借鉴传统造园理法中的布局手法,用形式美的原则指导我们的设计与实践,再结合场地的特征对基地进行创造性的改造。抛开人情、抛开时空,一切的设计都是空泛的。所谓尊重场地,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脉的传承,与传承传统造园理法的手段并不相违背。现代公园的设计中我们可以借鉴一些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如利用矮栏花基、植物、置石、建筑分割空间引导视线,利用地形变化营造空间层次,利用人的心里发差营造欲扬先抑的空间序列以引起游人共鸣、利用轴线控制布局,利用落地罩、花格、漏窗、门洞进行室内外空间的渗透等等。

设计一个园林其实并没有最好的风格,却有适宜的手段。通过合理功能、布局,结合生态、人文、地域、时空等特征,还有在视觉、嗅觉、听觉、触觉上的艺术享受,创造出一个宜人的游憩境域。相信将会是今后我们共同的设计目标。

参考文献:

[1]周维权,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古典园林史》,1999年版

[2]刘敦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苏州古典园林》,2005年版

[3]杜汝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园林建筑设计》,1986年版

上一篇:特高压输电线路雷电绕击的防护性研究 下一篇:山奔水立彰凌志 花秀鸟威亦关情 写意画家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