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已死,活在互联网上?

时间:2022-06-19 06:01:08

平面设计已死,活在互联网上?

中国设计师胡依林(TOKEN)仅用了45天就在网站Kickstarter上筹集资金142197美元用以设计他的第三代超轻“小飞鞋”;凭借《董小姐》爆红的民谣歌手宋冬野同样在追梦网上筹得近18万人民币,以实现他全国巡演的梦想;美国居民丹在某威客网站上为母亲的回忆录征集插图,丹用300美元征集到了25幅,而在美国这些钱只能买一幅;美国音乐人阿曼达・帕尔默(Amanda Palmer)曾经通过Kickstarter的众筹活动,募集了超过100万美金来制作她最新专辑......

传统印刷时代已经过去,大量的服装设计师、产品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向互联网求救。“众包”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连线》杂志2006年6月号,记者杰夫・豪(Jeff Howe)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众筹”源于国外Crowd Funding一词,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众人的力量,集中大家的资金、能力和渠道,为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进行某项活动等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在移动互联技术日益增强的今天,众包众筹打破了传统的项目运作模式,为创意类人群带来了新的机遇。

平面设计已死,是时候好好想想,如何活在互联网上。

文章简介

App Store带来的革命

2008年7月10日,苹果了App Store,一个iPhone用户可以浏览和下载第三方开发者开发的应用程序的网络购物中心。没有人预料到,这成为了个人电脑历史上的一个决定性时刻。之后的五年,App Store给手机软件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它主导了智能手机的发展模式。

众包: 信息时代设计协作的新模式

打开电脑,在类似“猪八戒”网站这样的威客(Witkey)平台上需求及悬赏金额,在指定的截止时间之前,主动向你免费提供各种设计方案的邮件将会纷至沓来。相比较于跟指定设计师合作的传统模式,这种设计协作方式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做“众包”(crowdsourcing)。

被众筹力量加速的创意推广

在网络众包众筹模式的流行之前,创新和创意类的项目筹资一直具有相当的难度,更别说在短时期内筹募金额突破百万美元的。而现在,仅仅在Kickstarter网站中就已经有七家公司筹得了过百万美元的项目启动资金。这感觉像是个金融的重要历史拐点。Kickstarter的众筹模式可以让任何一个有创意之人可向众人筹集小额资金,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网站。

平板、台式电脑的索引广告之争

互联网竞争的每个阶段都带来无限的商机,让包括设计行业在内的各个领域及时分一杯羹。而最新的平板电脑时代,基于互联网终端的广告行业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广告形式飞速改变的背后,是移动互联冲击下的整个互联网份额的板块迁移,以及消费群体需求重点的进化。这暗礁丛生的“大盘走势”,显然是终端设计以及广告设计等处于产业链末端的附属行业不可忽视的生存背景。

罗永浩与锤子手机: 一场进行中的行为艺术

罗永浩,人称“老罗”,2006年,老罗从新东方辞职,创立风格独特的博客网站“牛博网”,在大学生、文学青年、媒体从业人员和知识精英当中颇具影响力。在多次被封、重开更名风波后,于2013年7月3日正式关闭,老罗给出的原因是“现在没有人看博客了。”

服装网络

“觉是”、Babyghost虽然已经在网络上具有了相当了人气,但在淘宝的版图上,也还是小众。尽管工作充满种种挑战,但这些设计师似乎都乐在其中。他们正试图利用一切平台,召唤来自公众的关注目光。而网络,可能是最便捷的一个。

上一篇:束身: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古典欧洲服装展 下一篇:盘点2012之大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