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治疗方法探讨

时间:2022-06-19 02:55:14

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治疗方法探讨

【摘要】 目的:探究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从2013年10月-2015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80例,使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心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心功能(NYHA)、心室射血(LVEF)及脑钠肽(BNP)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YHA、LVEF及BNP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急诊内科; 重症心力衰竭; 治疗方法

doi:10.14033/ki.cfmr.2017.2.0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2-0115-02

心力衰竭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使静脉回心血量不能充分排出心脏而导致的一些列病症,它是不同的心脏疾病发展综合征[1-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逐渐增多[3]。如何提高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成为了急诊内科医生的重要工作,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8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3年10月-2015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80例,将其使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5~80岁,平均(69.2±3.6)岁;其中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5例,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13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2例;病程2~18年,平均(8.5±2.0)年;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58~81岁,平均(71.5±4.8)岁;其中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3例,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1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3例;病程3~20年,平均(10.2±1.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重症心力衰竭。(2)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症状,如左心室增大、呼吸困难、气促、血流动力障碍等。(3)所有患者均无严重脑、肝、肾等器质性病变,均无药物过敏史。(4)本研究实施前均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取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常规治疗,主要内容包括:使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减少下肢静脉回流;监测并记录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纠正患者水-电解质平衡,常规低流量吸氧,硝普钠输液泵持续静脉泵入减轻心脏负荷,同时予以静脉推注西地兰、呋塞米等药物强心利尿。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和美托洛尔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片/次,1~2次/d,美托洛尔前期剂量为6.25 mg/次,2~3次/d,后期根据患者情况可增至6.25~12.5 mg/次,2~3次/d。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心功能(NYHA)、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脑钠肽(BNP)指标的变化。

1.5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室射血功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分级改善1级以上。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室射血功能有所改善,心功能等级改善1级。无效:患者的临床及心室射血功能无改善甚至加重,心功能分级无改善。总有效率=(有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使用SSP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YHA、LVEF及BNP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NYHA、LVEF及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YHA、LVEF及BNP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临床内科常见的病症,心力衰竭患者往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心血管病史,而重症心力衰竭是不同原因造成的心脏病发展到晚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的死亡率非常高,造成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肺循环淤血、急性水肿、心源性休克、继发性心颤和心脏停博[4-5]。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主要是予以患者吸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及强心剂等[6]。

对于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不仅要改善患者的血流循环动力,还要改善患者的心肌收缩能力,提高患者的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而β-受体阻断药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合应用可以减少心脏的负荷,改善患者的心肌收缩功能[7-8]。美托洛尔是一种肾上腺素β-受体阻断药,对于β1受体有选择性的阻断作用,可以减慢心率,抑制心收缩力,减少心肌的缺氧性,保护心肌细胞,美托洛尔与利尿剂或者抗血压药物合用可增强降压作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中的氢氯噻嗪属于利尿剂,可加强肾小管对电解质的吸收,使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降低血钾水平,而厄贝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够抵消由利尿剂诱发的代偿机制,加强利尿剂的降压效果,减弱氢氯噻嗪诱发的血清尿酸升高和血钾降低[9-10]。使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合剂比单独使用厄贝沙坦或者氢氯噻嗪的效果要好,因此治疗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使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是患者的合理选择。

本研究结果中,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YHA、LVEF及BNP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廖幼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9):87-88.

[2]彭巍.78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6):2651-2652.

[3]任丽萍.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1,30(2):258.

[4]李海峰.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临床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9):1113-1114.

[5]刘自双.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4,35(1):29-31.

[6]刘亚男.张会芳.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2013,19(23):4371-4372.

[7]林有为,林楚连.厄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49(7):432-434.

[8]李露.β受体阻滞剂预防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2,41(17):1768-1761.

[9]牡妮娜・依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3(10):50-51.

[10]徐劲松.急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6):72-73.

(收稿日期:2016-09-19)

上一篇: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产褥期妇女健康信念及生活... 下一篇: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