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

时间:2022-06-19 09:54:51

浅谈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

工程造价控制是建设工程管理的一个核心部分,它始终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所谓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建设实施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事先主动进行工程相关经济指标的预算、估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把控制工程造价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之中,为领导层在投资决策、设计和施工等过程中当好经济参谋,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提高工程投资效益。

一、我国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阶段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由于现阶段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实际存在的局限和不足,目前在全过程造价控制方面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在工程建设方面普遍存在投资膨胀严重的现象,造成工期越拖越长,工程造价越来越高,原因是缺乏建设前期确定工程造价的有效依据,只能依据专家、决策者们借鉴已完成的项目工程造价进行估算,但又往往因为诸多因素影响,“三超”现象相当普遍,究其原因:一是人为因素造成概算降低,有些项目在申请立项阶段,为了能使项目尽快通过批准,有意压缩工程投资,预留资金缺口。二是在初步设计阶段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深度,存在较多设计上的漏洞,设备和材料价格不按市场行情确定。三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提出超过设计标准的过高要求,如办公设施面积增大,装修超标准等。

(二)工程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不严

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设计,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往往达到75%以上。可是目前设计部门普遍存在“重设计,轻经济”观念,而设计概预算人员往往机械地按照设计图纸编制概预算,用经济来影响设计,衡量、评价设计方案的优秀程度以及投资的使用效果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在设计方案上基本上做到了采取两个以上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但在经济上是否合理却考虑很少,出现“多用钢筋、少动脑筋”的现象。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设计人员为了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为了赶进度,施工图设计深度不够,甚至有些项目(如装修部分)出现做法与选型交代不清,使设计预算与实际造价出现严重偏差,预算文件不完整,设计变更偏多,导致工程造价增加很多。

(三)建设项目发包阶段

工程设计完成后,建设项目发包显得尤其重要。选择了一家有实力、有信誉、报价合理的单位,工程就成功了一半。可是现阶段建设单位选择中标单位时往往只选择报价最低的单位,有些中标单位可能是投标报价低于成本价而希望今后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取得弥补的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容易扯皮而影响质量和工期,导致造价失控。此外工程招标文件、合同文件不够严密、明确,也很容易给施工单位钻空子从而增加工程造价。

(四)工程实施阶段

工程实施阶段是建设项目形成实体的一个漫长过程,也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难点阶段。在工程实施阶段,由于地质条件变化,材料的代换,施工组织方案和措施调整,工程变更过多,现场签证不明确,签证内容与实际不相符,合同管理不严格等,工程造价极易失控。

(五)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不力

建设项目工程竣工决算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最重要的一环。竣工决算如何能忠实地反映整个工程的实际造价,反映了发包方和承包方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我国大多数工程项目在工程竣工决算时,施工承包方在竣工结算书中普遍多算,发包方千方百计乱砍一通,扯皮现象严重,工程结算一拖再拖;有时工程结算人员不了解施工现场,也不到现场审核复查,只凭自己的想象核算,与实际投入相差较大,这些都影响了工程建设项目的使用和建设工程造价的确认。

二、工程造价控制的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人就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各阶段的控制重点谈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

要重视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收集详实的基础资料,如项目所在地的水电路状况、地质情况、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资料、大宗材料的采购地以及现有已建的类似工程的资料,对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研究和论证,做出相对比较准确的投资估算。投资估算应实事求是反映设计内容,设计方案不仅要在技术上可行,而且经济上更应合理。要防止过分高估,尽可能做到全面、准确、合理。让决策层事先了解完成该项目需策划的资金规模、估算投入与产出、经济效益,为决策层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服务。

(二)工程设计阶段

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这也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针对目前“重设计、轻经济”的现象,建议积极推行设计招标,加强设计阶段的监理,开展方案竞赛,引进竞争机制,优化设计方案,使工艺流程尽量简单,设备选型更加合理,从而节约大量资金;推行限额设计,加强设计变更管理;改革设计费的计算和审核办法,建立激励机制,对设计单位通过优化、限额设计而节省的投资,按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如因设计原因引起超额投资,不仅要扣减设计费还应给予经济惩罚;同时应用价值工程等手段逐步实现以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为目的,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三)建设项目发包阶段

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关键是选择最优的承包方,所谓最优就是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中标价不能低于成本价。该阶段的工作重点是:

由于招投标文件、合同文件等不够严密、明确,在今后结算时造成扯皮或给施工单位钻空子。因此要把握该阶段的工作重点:1、完善施工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及招投标的组织管理;2、编制合适的施工预算标底(或工程量清单);3、详细分析各投标单位的投标书;4、在招标答疑时尽可能明确今后可能采取的一些控制措施,如甲供材料、分包项目及相应的经济责任,减少索赔隐患;5、拟定合同时要措辞准确,避免由于合同未明确或不严密等原因给承包商钻空子而造成造价失控或扯皮现象。

(四)工程施工阶段

建设工程的施工阶段是依据设计图纸,将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是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的主要阶段。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制定合理工期是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的关键;2、严格审核施工图预算;3、有效控制工程变更和现场经济签证;4、择优确定专业分包单位,防止少数垄断性行业任意抬价;5、深入现场,收集和掌握施工有关资料;6、参与无价材料的市场考察,确定合理价格。首先应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定价;7、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既要保证工程建设有足够的资金,不致因资金不足或资金提供不及时而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又要做到尽可能不占用过多的资金,减少利息支出,降低资金筹措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

(五)工程竣工结算阶段

要及时做好工程竣工结算工作,必须收集、整理竣工结算资料,包括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通知、各种鉴证材料等。这些资料的收集和取证还必须注意其有效性,如设计变更通知书必须由原设计单位下达的有设计人员的签名和相关印鉴,现场监理的签证必须有甲方工地负责人的签章并征得设计人员的认可等。在工程竣工决算时,坚持按合同办事,工程预算外的费用必须严格控制,严格控制各单项工程造价,对于未按图纸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及未按规定执行的施工签证一律核减费用;凡合同条款明确包含的费用,属于风险费包含的费用。未按合同条款履行的违约等一律核减费用。结算时,必须到工地现场核对,严格审查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材料调价是否有依据等,使工程造价结算准确、合理。

上一篇:捐赠也要进行税收筹划 下一篇:高CPI背景下要算好税收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