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伯罗斯:第一个贩卖奥运的超级商人

时间:2022-08-30 02:44:22

尤伯罗斯:第一个贩卖奥运的超级商人

提到彼得・尤伯罗斯,大家都知道是他开创了奥运经济这一新的奥运理念,因此被许多人冠于奥运经济之父的称号。是他让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走向商业化,首创奥运会商业运作的“私营模式”,书写了奥运会盈利的传奇,让洛杉矶奥运会成为现代奥运会史上的转折点。但尤伯罗斯这一辉煌成绩的取得并非一帆风顺。

陷入困境的奥运会

奥运会创办之初确定了三条基本准则:非职业化、非政治化、非商业化。从遵循体育精神角度来看,这些都是很好的理念。但随着时间推进,这三条戒律只剩下最后一条:非商业化。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前,奥运会一直都是“赔钱赚吆喝”。并且随着比赛项目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奥运会对技术和生活服务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承办城市面临着越来越沉重的经济负担。奥运会慢慢成了中看不中用的烫手山芋,各国政府对奥运会更是敬而远之。1978年,申办1984年奥运会的仅有洛杉矶一座城市,而就在其轻松拿到主办权后,部分社会人士、甚至包括市政府官员,明确表示反对承办奥运会。原因很简单:赔了钱谁来还?以致于在尤伯罗斯上任之初,因担心他们付不起房租而没有人愿意租办公室给奥组委。

但尤伯罗斯让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成了奥运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他创造性地将奥运和商业紧密结合起来,在没有任何政府资助的情况下,让洛杉矶奥运会创造了2.25亿美元的盈利。洛杉矶奥运会因尤伯罗斯成为第一次赚钱的奥运会,奥运经济成为众商家关注的焦点,奥运会变成了人见人爱的摇钱树。

开创奥运会“私营模式”

在尤伯罗斯上任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主席之前,他是一个除了在业界几乎无人知晓的北美第二大旅游公司老板。虽然尤伯罗斯曾经投票反对把纳税人的款项用于奥运会,但因为他爱好体育,具有创建、发展和管理大型企业的经验,并精通全球公关事务,因此被科恩・费里国际公司的体育经纪公司相中,游说他参与竞争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主席职务,并一举成功。

白手起家的他开始与企业集团订立资助协议;出售电视转播权和比赛门票;压缩各项开支,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尽量不修建体育场馆;不新盖奥林匹克村,租借加州两所大学宿舍供各国运动员及随团官员住宿;招募志愿人员为大会义务工作等。

尤伯罗斯的第一个商业创意是电视转播权的招标。组委会规定每个有意愿转播奥运会的电视公司须支付75万美元的招标定金。很快,包括美国三大电视网的五家电视机构带来了定金,每天的利息有1000美元。尽管组委会最后把本金返还了除中标的NBC之外的其余四家公司,但这些巨额利息是组委会的“第一桶金”,帮助尤伯罗斯度过了首道难关。

即便在电视转播权合同谈妥后,尤伯罗斯也没忘了再捞点“碎银”。当时,尤伯罗斯按分成规定给国际奥委会(IOC)带去了2500万美元的支票,但他故意拖延了一天,到星期五才把支票给了IOC的律师莫特罗,而他急着去印度,没有时间把支票存银行,结果尤伯罗斯又省下了一天的利息――9000美元。

谈判桌上的较量

在寻找大公司赞助时,尤伯罗斯更是全面的展示了他斗智斗勇、合纵连横的商业天才。他当时给自己定的心理价位是400万美元,他认为过低的赞助价位反而会失去奥运会的吸引力,但他的伙伴却觉得这是一个只能用来谈论的天文数字。

组委会开始与可口可乐公司代表谈判时,对方并不在意,后来组委会提到百事可乐,对方才认真起来。几经周折,可口可乐公司的代表终于把报价书递到了尤伯罗斯的办公室里。当着客人的面,尤伯罗斯故意显得漫不经心,他回忆道:“我疾速扫视着那些高深莫测的条文,恨不得一口气就看到最后一行。八位数――12600000元!这么多的圆圈――好家伙!这不正是我喜爱的圆圈吗?这些圆圈好像从纸里蹦了出来 ,我竭力掩饰住内心的狂喜。”等香滨酒喝过之后尤伯罗斯才猛然想到,按照组委会章程规定,涉及5万美元以上的资金项目必须经过董事会批准,他在合同书上的签名并无法律效力。权衡再三,尤伯罗斯豁出去了,他决定我行我素,不把合同报批董事会。过了几天,董事会从《洛杉矾时报》上获知消息,感觉自己被抛弃了。尤伯罗斯顶住了压力,他认为一个组委会主席应该是有职有权,“20%的权力是别人给的,80%的权力是自己争取来的。”尤伯罗斯胜利了,从此以后,他获得了运作组委会所应有的权力。

尤伯罗斯的狠劲在与胶片商签订赞助合同时表现得淋漓尽致。柯达公司一直是奥运会赞助商和美国代表团的赞助商,这次在本土举办奥运会,柯达想当然地认为组委会会哄着求着让自己当赞助商,正好能杀杀价。柯达公司的首席律师谈判中只肯出200万美元,还不到400万美元底线的一半。组委会规定了最后期限,但柯达置之不理。尤伯罗斯转而与垂涎多日的日本富士公司签定了700万美元的合同,富士还为摄影记者免费冲洗胶片。后来柯达公司的首席律师又来了,说“我想我们可以成交了”。尤伯罗斯的回答是“我们已经成交了”。柯达公司的许多人包括那位首席律师为自己的傲慢,轻率和无知丢了饭碗。

变火炬接力为“印钞机”

尤伯罗斯对奥运会的商业贡献还在于把火炬接力也变成了“印钞机”。当他首先提出把奥运火种从希腊运至纽约,再横贯大陆进行接力跑时,组委会炸锅了。管人事的说,这会占用太多的人力;管财务的说,这开销实在太大;管安全的则说:“要是有个疯子往火炬手身上泼汽油或一个狂人在山坡上放冷枪,该怎么办。”投票结果,尤伯罗斯以1:7惨败。

尤伯罗斯这回坚信,大多数人反对的就是正确的事情。一周后,尤伯罗斯召开了一次会议,“我们得组织一次横穿全国的火炬接力。”底下没有人反对,他们太了解尤伯罗斯的脾气了,他们知道即使反对也已无济于事了。

组委会先接洽被美国反垄断法激怒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成功地物色到了主赞助商。然后尤伯罗斯开始实施自己的创意,让每个火炬手向当地慈善机构捐款3000美元,用于在当地建设体育设施、推广体育活动、培养体育人才。他们强调,这不是“商业化”,并说服了起初持反对态度的萨马兰奇。萨马兰奇反过来又说服了同样持异议的希腊人。火炬接力最后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美国人为自己能当一名火炬手而感到自豪。

改写奥运历史

尤伯罗斯的一系列举措,不仅改变了奥运会赔钱的历史,而且还在苏联等国联合抵制洛杉矶奥运会的情况下,努力让包括罗马尼亚在内的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比赛,并为汉城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基础。无论是场内还是场外,洛杉矶奥运会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彼得・尤伯罗斯创造了一个奥运历史上的转折点――此前承办者惟恐赔本赚吆喝,此后大家都把举办奥运会视为摇钱树,引发一轮又一轮申办大战。

上一篇:热捧奥运广告 勿忘税收成本 下一篇:捐赠也要进行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