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良好情绪和情感的培养

时间:2022-06-19 04:30:23

浅谈大学生良好情绪和情感的培养

大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和高尚的情感,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情绪和高尚情感,是摆在我们高校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探讨这一课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生良好情绪和情感的培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

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1.科学、进步的人生观是良好情绪和情感的基础。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大学生情绪愉快、稳定、充满热情和朝气。尤其是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对生活持悲观消极态度的大学生往往会变得消沉、痛苦;而积极乐观向上的大学生却能正视困难,相信自己有能力战胜它,不论是在什么情况下,即使身陷绝境,心中也仍然充满希望。

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主要是受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支配和影响,从社会历史发展中不难看到,凡是具有进步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人,必然胸怀宽广,目标远大,有着巨大的热情和忘我的献身精神;而一个没有正确人生观的人,必将目光短浅,一旦受到波折,就会牢骚满腹,心情沉闷。因此,当代大学生要培养自身的良好情绪与情感,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把自己的学习同社会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紧紧联系起来。

2.充分投入地体验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着各种美好的事物,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人,就能深深地感受到一切,享受到生活的乐趣。但也有很多人对这一切缺乏深入体会,只看到不顺利和阴暗面,整天牢骚满腹,这都是对生命的不珍惜和浪费。大学生应以对自己认真、负责的态度,激发兴趣,倾注热情,投身各项活动,深入体验各种丰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感受生命。

二、要走出错误观念的误区

1.改正容易引起不良情绪的几种错误观念。大学生中常见的,易引起不良情绪的错误观念具有以下共同特征:①绝对化。即凡事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其一定会发生或必不会发生。②过分概括化。即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片面认知方式。③夸大化。即认为某一件事一旦发生,就全完了,糟糕极了,非常可怕。这几种错误观念必须克服,才能培养起良好的情绪和高尚的情感。

2.认知对情绪起决定性的作用。要走出以上几种错误观念和误区,必须意识到认知对情绪的决定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即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着截然不同的情绪体验。如同样是竞选班干部落选,有的人痛苦、失望,有的人心情平静。同样是考试得了六十分,有的人十分满意、高兴,有的人则伤心不已。其原因何在呢?原来一个人是喜是悲、是忧是惧,既与他遇到的事有关,更与他对待这件事的观念有关。可见,对于同样的外界刺激,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的时间、情况下,由于对该刺激的认知和观念存在差别,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和情绪反应。因此,认知对情绪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往正确的方面引导大学生的认知,良好的情绪必将充满整个校园。

三、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情感

1.学习和科技活动。大学生在学习和科技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指引和启发,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其学习和科技活动越深入,求知欲就越强烈,对科学和真理就越热爱,理智感也就越深厚。

2.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一种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活动。自然界的名山大川、朝霞夕晖,社会生活中良好的社会风尚、高尚的思想情操以及优秀的音乐、绘画、文学、戏剧等艺术作品,无不给人以美的感受,唤起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振奋精神、心情愉快、乐观积极,充分体验到美的感受。

3.社会实践。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方式多样,如进行参观、调查、浏览等活动。大学生通过走出校门浏览风景名胜,参观、调查厂矿、乡村、可以领略到祖国的壮丽河山和灿烂文化,亲眼目睹祖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感,对祖国前途充满信心。大学生还可以参加青年志愿者协会,从而培养责任感和义务感。

4.其他实践活动。如在体育比赛中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奋进拼搏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关心帮助生病同学的班级活动中培养大学生助人为乐的情感和集体友谊感等等。

四、要注重不良情绪和情感的调适与消除

1.宽容待人、忍让克制。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上,宽容待人是一种较高的修养,是心胸开阔的表现;心胸狭隘的人不能宽容别人,这样既会被他人怨恨,也会使自己的心情不愉快,身心受到损害;而不能宽容自己的人则容易陷入自责、自怨、悔恨的情绪之中。有了宽容大度的胸怀,才会理智地克制和约束自己。其主要方法:①平心静声法。在激烈争论即将发生冲突时,通过有意识地降低说话的音量、放慢语速,就可淡化、缓和紧张冲突的气氛,渐渐心平气和。②冷静处理法。在怒火中烧时,先从1数到l0再开口,以加强自我克制。③暂离现场法。在感到即将控制不住愤怒时,可迅速离开现场,避开双方“气头”。此外,还可以通过换情换境来转移注意力,约束和消除不良情绪。

2.合理疏泄、消除压抑。可采用适当的途径,合理宣泄,把不愉快的情绪释放出来,消除压抑感。其途径主要有:①倾诉。在内心充满烦恼和忧虑时,可以向知心朋友或信任的老师、家长倾诉心声,也可以用写信的方式来倾吐心中的不快。②哭泣。在极为伤悲、委屈的时候,不论男女都不必强忍眼泪,尽情地痛哭一场,使之感到轻松、平静。③剧烈的活动。如较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体力活动、激烈的快节奏的喊叫等,亦有用于释放紧张的情绪,消除烦闷的抑郁。情绪疏泄要做到适时、适度,注意时间、场合和方式方法。

3.自我暗示、增强信心。暗示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刺激来纠正和改变人们的某种行为或情绪状态。暗示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自我暗示是指自己有意识地将某种观念不断强化,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它一方面可以增强自信心,促进自我悦纳、激励奋进,另一方面,自我暗示可以松弛紧张的情绪,克制愤怒,还可采用书面语言的形式来进行自我暗示。

4.放松调节、有益身心。当人感到身心疲惫、情绪紧张、焦虑、烦燥不安、心理压力过重时,采用放松技术进行自我调适,可以排除杂念干扰,平静心绪,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和消除不良情绪,实现身心放松。放松调节既可以采用动态方式,也可采用静态方式。动态方式是当人在烦恼忧愁时,进行体育锻炼等较剧烈的活动,从而释放紧张的情绪,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静态放松的主要方式有:①想象法。可先选择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然后全身放松。闭上眼睛,开始进行想象,一般是想象一些美好的景物、幸福的经历。②音乐调节法。音乐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有着明显的影响,优美的乐曲可以使人血压正常、肌肉松弛、脉搏放慢,使人感到心情宁静、轻松愉快。不同的音乐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③肌肉放松法。可采用站、坐、卧的姿式,但以卧式为主,在放松之前,先充分体验全身紧张的感觉,然后从头到脚依次放松。

5.积极交往、寻求支持。良好的人际交往可以满足大学生归属与安全的心理需要,消除孤独、寂寞,能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产生友谊,获得支持和帮助,对大学生情绪和情感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当大学生陷入情绪困扰时,除了重视自我调适外,还应当积极争取亲朋好友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商量解决办法,消除不良情绪,必要时还应及时到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

(作者单位:平原大学学院办公室)

上一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下一篇:试析劳权意识与大学生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