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18 09:08:03

雕塑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是笔者结合多年景观设计经验,以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的比较为基础,得出雕塑在其各时期所起的同比作用,及雕塑的人文内涵,和生态景观之间的关联。以供参考。

关键词:雕塑;园林建筑;假山;传统园林景观;帝王宫苑;城市景观雕塑

前言:

雕塑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的三维空间内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塑造可视的静态艺术形象的一个艺术门类.三维空间的体积是雕塑艺术语言最根本的东西,立体空间才是雕塑的生命根本之所在.雕塑艺术的时间观念和运动观念来源于艺术家和观众的社会共同经验和心理感受.

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孔夫子以山水的话语阐述着人对自然生态、美好环境的向往与追求,构成人类精神寄托和文化审美的雕塑艺术,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只有在雕塑的形态及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上进行变革的思考,才能创造出更多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融合共生的雕塑形态。雕塑的力量是最强的,同时对空间有很大的改变作用,园林小品改变并丰富着环境,雕塑改变环境、升华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心灵。

1 传统园林中的雕塑小品

中国传统园林雕刻,早期可以认为以石雕、假山、木雕、太湖石、黄石为代表,而且开始以一种较为抽象的面貌形式出现(见图1)。传统园林中的假山石就是其中的代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为传统文化的根基,以地域文化为特色,造就了具有典型的掇山理水样式的中国传统园林。讲到传统园林在国内有许许多多的典范。皇家园林中的雕塑小品较突出的以北京颐和园中的巨石为代表。虽然人们叫它灾难石,但由于这块石头来历的曲折使之成为经典巨石;同样中国寺庙园林中杭州西湖灵隐寺中―――飞来峰,也是具有神话传说的范例;再有就是私家园林中首推的就是苏州园林,无论是拙政园、留园还是网师园、狮子林等,其中的假山石布置也是相得益彰、妙趣横生。

中国传统园林中还有“特置”的山石,虽然不是人工雕塑物,也起雕塑物的作用。例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是以其自然形象供人欣赏。形态上,从石峰形体的凹与凸,透与实,绉与平,高与低来看都具有强烈的抒情韵律感,材料上,它的材料是天然形成的太湖石,高耸如云,极具嵌空瘦挺之妙,清秀附柔浑朴之美。它以高耸奇特而冠世,色彩上,数十万年的太湖水洗练出灰白透亮的太湖石,它蕴含着纯洁之美,柔和的色彩与苏州园林的整体格调相协调。

假山、石在传统园林中不仅是一种抽象化的雕塑,它更具有一种文人精神内涵,是一种点缀、装饰;更重要的是观者赋予了一种象征、一种精神、一种气节;并在园林中成为艺术精神及文化的角色,有时在园林中还是镇园之石。在传统园林中的厅,堂中陈列奇石,古玩佳品,体现出主人的情趣品味爱好,奇石更是诗人、画家吟颂、表现的题材。

2 园林建筑及帝王宫苑中的雕塑

作为园林五大要素之一的园林建筑,承载着文化、技艺及艺术的结合体。园林建筑代表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社会、科学、人文、文学、技术、艺术等诸多方面的结合体。分布在房檐屋脊上的石雕、砖雕、瓦当、木雕(见图3)更以神态各异的动物花鸟祈祝着宅园主人的幸福、安康。在古代园林建筑中集结了当时很多的能工巧匠。这些技艺精湛的工匠们为后人留下了一件件不朽的建筑艺术典范。屹立于屋顶、院落的雕塑更是代表着工匠艺人们的高超技艺。雕塑形象往往是一些神话传说中的瑞兽、吉祥的花鸟、象征五谷丰登的植物等等。而创造这些形象的“作者的意图主要在于从我们心中唤起与之同样的感情态度,同样的心智品质,这些感情态度与心智品质产生了动力,驱使他去创造”。

另一类就是帝王陵寝旁中的雕像,帝王陵园建筑中艺术水平较高的当属北魏及唐代。再如就属举世瞩目的秦始皇兵马俑了。在帝王墓道两侧林立的文武大臣石像,雕刻手法简练、流畅,寥寥数刀就把文官的矜持,武将的威猛表现得淋漓尽致,造型往往以单纯、质朴的线条为主,架构出简约而空灵的造型,在那些貌似简单的视觉形态中雕刻家们表达出既不抽象,而又纯粹的美感,对体量节奏的把握则刚柔并济。线条的洗练,锻造出体量突出的张力,更强调了雕塑的体量感。这些雕塑让人一见倾心,刀、凿、斧砌的雕琢,加之岁月的流逝,使周、魏、晋及唐代雕塑,产生出某种永恒的简约之美,能在霎那间与观者产生共鸣。

3 现代城市景观中的雕塑

城市景观雕塑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象征。城市雕塑是一种永久性的造型艺术,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时代、思想、情感、审美观念的结晶,是社会发展形象的历史记载。由于城市雕塑从属于环境艺术,是设置在城市道路、广场、公共绿地、公共建筑的室外雕塑(见图4),在城市环境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提高人类生活环境的文化品位,进而起到教育人民陶冶情操的作用。

我们在城市景观中的雕塑,不仅仅是孤立的艺术品,其艺术价值还应看是否与相邻的环境是否产生了协调的关系。众所周知雕塑大师罗丹的雕塑如单独放在某个广场就显得伸展不开。再如亨利,摩尔的雕塑如不把其置身于特定环境中就显得没有更多的雕塑语言,而一旦放在特定环境中则能与之融为一体,就能让欣赏者产生丰富的联想与奇妙的空间效果。

在我们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景观中的雕塑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三维模式的雕与塑。纵观当代雕塑创作领域内各种流派,新概念雕塑以多样的形式不断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他们在观念、形态及材料的使用上都与传统雕塑相去甚远。艺术家们多以广阔的大地作为背景创作出,超大手笔与视觉奇观的艺术形式是环境与雕塑艺术的有机结合。因其宏大只能通过俯视,鸟瞰来欣赏。在“景观艺术”中雕塑与景观的关系更为密切。它们相互补充相互衬托,景观中的雕塑更具情趣和意境,也更富表现力。雕塑依附于景观使其更深化了主题,增添了景观中的人文情怀。

现代城市景观中的雕塑,要充分表现其存在的生命力和价值,就必须依靠强烈明确的立体感。而这立体感是由“面”构成,而“面”与“面”的构成建立在交错面所构成厚重的体量时形成的形态―――雕塑。

结束语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园林雕塑艺术在继承古代优秀的传统基础上,不断地提高发展。雕塑与园林等诸多空间造型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所以广大雕塑、园林、建筑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进步,与时俱进创新设计理念从而开创出雕塑与城市、风景区、园林等完美结合的新时期。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当代中国建筑的地域性实践和探索之路 下一篇:断路器模拟器的制作与深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