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的护理心得及体会

时间:2022-06-18 07:52:11

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的护理心得及体会

作者单位:136000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保健科随着我国经济、卫生、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老年人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老年人对护理的需求将急剧上升,而老年人自身血流缓慢,血管弹性差,脆性大,给临床护理带来了许多困难。而外周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确保所制定的治疗方案顺利实施,减少各种输液并发症的发生,是每一名护理人员应该重视的问题。通过长期对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的观察护理,心得与体会如下:

1做好外周静脉输液护理前与老年患者的沟通

11历代名医一再提倡“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及时调节好患者的心理,是治疗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保障。老年患者由于病房环境陌生、安静,使其感到焦虑、恐惧、不安,个别老年患者因对所患疾病无正确认识而自暴自弃,不肯积极配合治疗。护士在工作中首先提高自身说教能力,认真做好移情减压,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存在问题,及时对症解决。在将行静脉穿刺时,要因地制宜、结合患者实际的开展好解释工作,说明静脉穿刺的必要性,表明利害,把老年患者存在疑问的地方给予热心的解答,从根本上消除其恐惧感,从而积极配合外周静脉输液工作的开展。

12护士在开展外周静脉输液工作前,要努力增强自身业务知识水平,事无巨细的把工作中存在的难点进行重点攻关。扎实自己业务水平的同时,还要注意在对老年患者进行外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的精神面貌展现,阳光向上的形象,处事不惊的态度,可以对老年人心理产生极大的渲染效应,使静脉输液工作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得以顺利开展,也会在心灵层面促进老年患者的康复。

2做好外周静脉输液护理中对血管的观察与选择

由于年龄增长,机体衰老日益明显,健康的体力状况日渐下降,患各种慢性疾病的机会随之逐渐增多,伴有神经血管病变。老年患者血管壁厚,管腔狭窄,脆性增加,弹性差,血管不易固定及回血缓慢,凝血较快,皮肤松驰等。在穿刺之前,仔细观察血管条件,根据应用的药物种类、时间,对选择血管、穿刺位置、进针角度、次数进行全面的推敲与琢磨,再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穿刺时观察外周静脉弹性的程度,有无肿胀。血管选择,原则上由远到近,避免选用靠近关节、硬化、感染的静脉,下肢静脉不作为常规穿刺的血管选择,对深而不显、细小空虚静脉可行局部热敷。对每条血管在一个位置穿刺不超过三次,避免反复回针,保证一次穿刺成功。

根据老年患者血管质量不高的特点,穿刺前将止血带扎于具穿刺部位上方10 cm处。若扎的过近,松开止血带时,止血带弹力会震动穿刺部位,针头刺破血管,导致穿刺失败。也可用非握拳穿刺法,即用左手将患者的手固定成背隆掌握空杯状,使血管突出于该部位,易于穿刺。静脉穿刺的角度一般为20度。对指、趾背侧静脉穿刺10度~15度进针,对血管壁厚、血管较硬、易滑动的,主张40度进针。对长期输液的患者,由于血管质量低,利用末梢血管,采用手足背静脉逆行穿刺法,能改善指掌关节向心穿刺不易固定的问题。

3做好外周静脉穿刺后的护理观察

输液前要熟悉药物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了解有关输液的适应证、药理作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及监测指标的知识,了解药物用量的换算、剂量和对老年患者用药剂量的限制,严格掌握滴速,合理排序。老年人心肺功能较差,而且自身调节储备能力不足,特别是快速输液或输液量过多,容易发生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肿等。临床上,无心、肾、肺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滴数可控制在50滴/min以内。如高血压、冠心病、明显心肌缺血及肺心病或其他心脏疾病患者,滴数可控制在30~40滴/min。此外,在老年人输液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随时正确而灵活的调整滴数。

在输液过程随时巡视,及时发现输液不畅或不通,沿静脉走向有无条索状改变或血管变粗、硬结现象,穿刺点周围皮肤有无发白、发红、发麻、疼痛、肿胀等,特别注意病情危重者在下肢输液时,因皮肤松驰,外渗时往往滴速正常,不易发现,且有增加静脉栓塞和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稍有不慎,后果严重。应做到重点巡视,严密观察,认真、准确填写输液巡视卡。对出现静脉炎者,及时更换输注血管,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

拨针时,将手指指腹顺静脉走向按压穿刺部位3~5 min,压迫范围以皮肤和血管壁的两个穿刺点为中。输液后将患者肢体略抬高40~60 min,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减轻因输液时间过长引起的不适。避免药液在小血管内存留时间过长,刺激血管引起静脉炎,另外也防止慢性渗出。

对应用留置针者要有计划地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要严格判定血管条件,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快、准。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应每日用碘伏消毒1次,并盖以无菌敷料。连续输液者,应更换输液器1次/d,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一旦发生局部并发症,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拨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的痛苦。

综上所述,对老年患者进行外周静脉输液治疗时,应特别注意到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大,对机械损伤和抗化学性能力下降,产生静脉损伤的并发症较多。一定要严密观察全身状况、血管条件、心理特征,并根据病情采取系统有效的护理措施,认真做好血管保护。

现代科学日新月异,发展很快,护理人员应继续学习,扩大知识面。把工作当中的经验教训及时总结下来,与时俱进,全面改进工作效率与质量,为社会主义医疗服务事业做贡献。

上一篇:注射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 下一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介入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