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环境下新升本科院校图书馆品牌服务建设策略

时间:2022-06-18 06:08:10

数字环境下新升本科院校图书馆品牌服务建设策略

[提要] 本文论述数字环境下新升本科院校图书馆品牌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策略及其途径,以提升新升本科院校图书馆在数字环境下的服务质量,大力推进品牌服务建设进程。

关键词:数字环境;图书馆;品牌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2月28日

图书馆的品牌服务是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方式、理念、服务特色、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是图书馆员共同树立的服务准则,是图书馆员和读者在接触中表现出的一种动态的活动。它构建了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认同度、信誉度、知名度,增加了图书馆利用与服务的附加值。一个深入人心的品牌服务对于树立图书馆形象是最好的标识,具有广泛的榜样示范作用。故此,图书馆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宗旨,转变服务模式,建立特色化服务,创造自己的品牌服务。

一、数字环境下新升本科图书馆品牌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紧缺。新升本科院校图书馆基础较差、底子较薄,加上改制的时间不长,无论是设备、人员还是资源上都很薄弱,就是有点历史的积累,也远远跟不上由学校的快速发展所引发的现实需求。由于经费紧缺,许多新升本科院校仍然以购买纸质文献作为馆藏建设的核心,多媒体、数字化、数据库、网络信息资源及其技术等投入不足,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受到消极影响。

(二)人员素质存在较大差距。新升本科院校图书馆中大多数工作人员并非图书情报专业教育的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相对不高,职称学历结构不尽合理。甚至有些学校为了节省人员费用,大量使用临时工或勤工俭学学生,造成了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他们对数字环境下出现的新应用(如web2.0应用、web3.0应用、移动终端技术等)使用意识和使用方法掌握不足,相应素质等条件达不到图书馆数字化、现代化管理与服务的要求。

(三)品牌服务意识淡薄。新升本科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学生在校以学习实用技能、提高应用能力为主,而不像本科院校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另外,教师的工作重点也是放在教学上,科研的任务不重,因此决定了新升本科院校读者的信息需求较弱,文献信息利用率无疑也会降低。加之新升本科图书馆人员素质等问题致使图书馆品牌服务的建设意识和实践都相对薄弱与落后。

(四)共建共享工作几乎空白。新升本科图书馆之间自动化、网络化水平管理系统的不统一,所使用标准不统一,或对同一标准理解不同,因此无法建立一个统一、整合的服务平台,影响了资源共享,且文献资源更新的方式和速度还不能完全及时地满足用户需求的变化。新升本科图书馆普遍存在资源共享程度不高、时效性不强等问题。

二、数字环境下新升本科院校图书馆品牌服务建设策略

(一)正确定位。新升本科院校改制时间不长,在数字环境下的设备的投入上需量力而行。首先要尽量节省,其次要以够用为原则,不要求大而全。尤其在发展数字图书馆资源时,要充分整合自有的以及免费的电子资源,如随书光盘、学校购买的教学光盘以及网上可免费使用的电子图书、多媒体等资源,以及老师制作或购买的多媒体课件、毕业生的优秀论文、毕业设计等。还应紧密围绕学校学科、专业,学习需要,建立特色资源库。

(二)求变适应。思想决定行动,图书馆工作人员首先要确定服务意识,只有从思想上确立了服务意识,才能付诸行动。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员也要自我提升,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带来的重大变革之一是教学和学习过程从物理环境向虚拟环境(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构建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延伸。变革之二就是引发了信息获取方式的变革,导致了图书馆服务从传统服务向虚拟服务的扩展。故此,数字环境下品牌服务的建设离不开服务方式和服务层次的变革。

(三)合作共享。新升本科院校图书馆寻求资源共享既节省了资源购置的费用,又节省了硬件存储设备的投入。要充分借助外力,借助学校相关技术人员搞好图书馆的网络信息平台建设。要与学校网络中心建立良好关系,在保证网络畅通的同时,可以借助网络中心,计算机系部等的技术优势。还需加强与其他学校的合作,学习经验,取长补短。

三、数字环境下新升本科院校图书馆品牌服务建设途径

(一)高度整合信息资源。数字环境下信息资源整合主要包括:(1)数据库的整合,是将分散异构数据库进行无缝链接,在逻辑上形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这种整合方式是剔除多个相关数据库内的重复信息后形成的一种新的虚拟性数字资源体系;(2)系统整合,是通过对应用系统和数字资源进行分解和重组,使其在组织结构和表达方式等方面趋于一致,构建一个统一的数字资源管理平台;(3)检索方式整合,是指检索服务平台可提供全方位的检索方式,可以支持多种检索运算符以及组合检索,从而方便用户精确定位信息;(4)技术整合,是对多种应用于资源整合的技术进行合并,取长补短,有效解决信息孤岛问题;(5)协议标准整合,是针对各种不同的数据组织方式和网络通信协议,通过一定的中间技术手段,使采用不同访问协议和不同数据标准的数据库在同一界面内实现集成检索或者整合检索。

(二)提供多层次的信息服务。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用户信息服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面向读者的服务,包括读者个人信息的挖掘、服务信息主动推送、采集读者提供的资源数据如书评、评级、封面、目次、摘要、推荐、书目合并、Tags、Tag云、RSS(新书通报、专题)、自动推荐、同兴趣读者(书友)、评论、推荐、个人藏书、个人收藏和关注的图书、续借、预约、图书编目等。利用读者进行图书馆数据资源的整理与更新,或像Library Thing那样,协助读者共同来做图书馆的FRBR。二是面向图书馆管理者的服务,包括数据交换、数据协作、MARC数据转换、Wiki式书目编目(同一书目多个MARC版本)、FRBR协作等,利用这些功能的API实现图书馆之间的联合编目,达到去中心化的书目信息共建共享。另外,对于书商或数字资源提供商还可以提供书商和出版社注册服务、新资源服务等。

(三)设立学科馆员制度。数字环境下学科馆员任务基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学科导航库建设。学科馆员则可以发挥信息搜集优势建立学科导航库,帮助高校师生快捷、准确地找到所需材料;(2)参与对信息资源(数据库)的选择和评价。在数字资源的选择评价过程中,学科馆员应充分发挥其专业学科知识的优势,积极参与其中,在选购前进行充分的试用和评估。同时,需与对口系部专业的专家教授,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充分征求专业用户的意见和需求;(3)基于数字技术的个性化服务。学科馆员要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的技术手段,主动向重点服务对象提供满足个体信息需求的个性化服务,开展专题和定题服务、跟踪服务,有针对性地满足科研活动的需求。在基于用户兴趣的信息调查和实情调查基础上,对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整理、筛选和分析,使其形成系统综合、准确适用的学科情报研究报告和学科专题文献资料综述,供特定服务对象使用。许多数字图书馆都拥有个性化服务和个性化推荐服务功能,如:“My Library系统”、“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系统(DLPers)”。这些系统除能学习用户行为,自动采集用户兴趣,动态跟踪用户兴趣变化,从中分析出用户的新偏好,主动推荐相应的资源外,还能通过用户交互式或查询知识评价、培养用户个性、引发需求、促进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开展内容完备,形式多样的信息素质教育。数字环境下用户信息素质教育主要包括网络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信息检索教育,信息意识培养以及信息伦理教育,内容涉及各学科信息资源使用介绍、全文电子图书使用技巧、全文电子期刊介绍、光盘数据库检索界面介绍、学科网络导航介绍以及图书馆新进资源介绍等,总之,信息素质教育不仅需要完备的内容体系,还需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举办课程、讲座、参考咨询、答疑解惑、信息素质教育大赛,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系统等多种形式开展信息素质教育。

主要参考文献:

[1]浅谈图书馆服务品牌的建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7.

[2]容海萍.图书馆打造服务品牌浅议[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6.

[3]赵海霞.基于用户需求的数字化整合服务网络模式探讨[J].情报资料工作,2007.6.

上一篇:CA认证技术在电子政务上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