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平台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18 04:22:17

基于移动平台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中的应用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和学生之间基本无交流。而以移动平台为基础建立学习资源库,在课前预习发现问题、课堂解决问题和课后反馈的模式下进行交互式教学,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使学习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教师和学生更好的交流与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移动平台 交互式 教学模式 计算机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29-02

1.背景

基于移动终端的个性化学习,简称“移动学习”(M-Learning), 最早起源于1994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无线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移动学习起步于2002年北京的“移动教育理论与世界”研究项目。2006年,我国建立了第一家互联网支持的“移动学习资讯网”。近几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分别建立了移动学习网。交互式教学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Brown 和 Palincsar 提出的方法,以交际法为基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促成者或独立参与者,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方法转变。

作者以所在学校2012年秋季学期2012级中药1班的学生为授课对象,以《计算机基础》为例,探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移动平台环境下的交互式教学模式。

2.基于移动平台的交互式教学模式

2.1课前准备

教师先给班级里每个学生发放一份有关课程和学生情况的调查问卷,用以了解学生整体情况。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内容包括学生已具备哪些计算机基础知识、通过课程学习想达到的目标、自主学习知识都通过哪些途径等方面。通过对收回的51份调查问卷统计分析,了解了班级学生的大概情况,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时主要是通过网络教学视频、学习交流贴吧论坛等方式。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本课程选择了制作微课视频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从根本上为提高教学质量夯实基础。

2.2教学环节

教师适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进行合理的交互设计。课前,教师把一个涵盖本次课堂内容的问题利用飞信、短信、班级QQ群等平台发送授课信息给学生。学生在查询到课程信息后,为了能够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会主动探究学习内容,利用网络平台相互交流,阅读教材和查看教师预先提供的课程课件,教师尤其会提醒学生观看教师精心准备、共享在各移动平台的重点难点知识部分的微课视频。重点和难点知识部分的微课视频是移动平台交互模式的核心。制作微课视频时,利用 PowerPoint的VBA和触发器、Flash的ActionScript 脚本和微课制作工具Camtasia Studio等软件设计交互式的学习视频。在制作课件时,不是教材搬家,充分注意了图片、PPT、和动画等教学资源的优势,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合,注意到了移动环境下交互式学习的效率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展开不同的教学流程,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个体优势。微课视频的个性化特征,完全个性化的终端,支持功能强大的个人定制,智能地提供符合个性化的服务,实现了真正的因材施教。

课堂上,把学生分为5-6人一组进行分组讨论。学生还可以以老师的身份到讲台上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式、协作讨论式、实验研究式及几种形式的综合,实现学生与教学内容的交互、学生与教师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最后教师再对知识进行概括性的总结,完成课堂教学内容。课后,学生利用移动平台及时把所学内容效果反馈给教师,并对本次课堂内容及效果进行评价。

2.3课后评价

课程全部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及闭卷考试,并统计本班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调查问卷依然采用无记名方式,内容包括对课程的整体看法、是否已经达到学习目标、是否培养了主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是否培养自己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评价。对收回的51份有效问卷统计分析,学生的教学效果评价如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采用移动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兴趣、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思维与创新意识、促进师生间交流等方面都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在学期结束后进行的全年级期末闭卷考试中,2012级中药1班的《计算机基础》平均成绩为76分,明显高于全年级的61分。笔者还统计了该班参加2013年3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情况。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NCRE)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考察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它虽然不以评价教学为目的,但以应用为主,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生掌握及应用计算机知识的水平。参加本次考试的共35人,有29人考试合格,通过率为82.9%,远远高于本次考试的总体通过率――15%。

3.教学作用

移动平台中的手机、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等为获取与传播学习资源,交流、学习提供了方便,实现了交互式教学活动。弥补教材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移动平台的便捷性,随时随地进行访问与学习、提问、交流。视频和课件等资源动态化设计,随时扩充新的知识内容,保证了学科内容的先进性。多元化交互教学的模式具备教学主体与教学条件的交互、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尊重个体发展、倡导创新能力培养等特点,极大地提升了教学价值,激发了学习潜力,是顺应时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完成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进度、学习质量的管理。将抽象概念与理论直观化、趣味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领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记忆,有益于难点和重点的掌握,为学生创造最理想的学习条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分组讨论的形式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模拟事物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提出设想、进行探索、相互论证、发现规律,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结束语

基于移动平台的交互式教学模式为高等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更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更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随着教育信息化不断完善与发展,移动交互式教学模式必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也应看到,交互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知识、能力水平要求更高,制作微课视频耗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也更多,如何制定相关制度确保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能够长久实施,还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张天荣等.普通高校网络课程中交互式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6

[2]王振铎等.移动平台下软件开发教学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2.10

[3]任真等.借助 Flash 构建交互式教学模式.[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2.12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课件在电子技能与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培养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