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理论对单词教学与识记的应用

时间:2022-06-18 12:52:38

概念隐喻理论对单词教学与识记的应用

【摘 要】单词教学是英语教育的第一步骤,也是英语学习的第一环节。然而在多数学生当中对于单词理解识记都认为难有方法突破。本次研究将从概念隐喻角度来分析词汇构成,将对于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都起到指导性作用。

【关键词】单词教学;单词识记;概念隐喻

高等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对于英语的教学研究已经十分深入广泛。但在单词教学当中却鲜有突破与创新。单词记忆是英语学习的基础环节之一,然而对于各个年龄阶段的习得者都是困难的一方面。笔者在个人教学过程中发现,单词记忆对于大学生,尤其是英语基础差的学生认为难以攻克的第一关。本次研究是通过概念隐喻理论在单词习得过程中的使用,以促进在课堂教学与学习过程的发展。

一、概念隐喻的发展

隐喻的研究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已经有了几千年的研究,但初始为修辞性的作为,仅仅看做语言使用的修饰(Aristotle,1954)。1936年由Richards著作了《修辞的哲理》(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一书,提出了“思想就是修辞性的”(Richards,1967:58)。这就为隐喻研究翻开了新的一页――隐喻的互动理论。互动论的提出,对于隐喻的研究推进了更深入更科学的层次。而从1980年lakoff和Johnson出版《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开始,才把隐喻纳入了认知语言学并作为独立学科研究。在国内,学者束定芳在2000出版《隐喻学研究》(Studies on Metaphor),详细得把国外最近隐喻学研究介绍到国内,由此开始了国内隐喻研究的热潮。学者梁晓波在2002年发表了《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阐述了认知语言学在词汇教学中的可应用发展。

语言作为人类表现认知的媒介之一,充满了隐喻性的构造与表达。而词汇或词素是语言表达完整意义的最小单位,期中的隐喻构造也极为丰富。

二、词汇构成中的概念隐喻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学生已经具备成熟的抽象思维,从构词的根本形态上去记忆并理解词汇将更有助于他们的学习。本次研究简单得从概念隐喻分类来看词汇构造的认知内涵。

(一)结构隐喻的体现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间的、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赵艳芳,1995:67)。结构隐喻让我们通过相对具体、结构相对清晰的概念系统去认知和理解那些相对模糊并且抽象、的概念。人类以自己的身体为基准作始源域(source domain)映射许多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许多的合成词汇都由此构成。例如“head”的合成词,常见的有headquarters; headmaster; headline,head(头)在合成词当中都抽象概念为了“首位的;总的”意义,因为“头”无论从位置或作用都处在上部的重要位置。以身体为概念结构来映射的隐喻有许多,如“footnote”,汉语意义也对应为“脚注”,有“底部的”概念意义。

除此之外,还有更为抽象的构成。如“sharp”一词的意义有许多,“急剧的;锋利的;强烈的;敏捷的;刺耳的”。因此搭配也十分丰富可以形容变化、刀刃、变化、动作、声音等。虽然意义多样化,但都有相似的概念内涵,可以看做三角结构当中指向一种极端倾向的且小、细、尖和频率高的方向。这样通过讲述抽象概念的认识,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且记忆词汇。

(二)方位隐喻的体现

介词为方位词,对空间概念做指称。空间感作为人类最直接的情境认知之一,也被用来映射到了许多概念之上,如“upright”,从空间的“向上”概念引申为了“正直的”。“downcast”从空间的“向下”概念引申为了“气馁,悲哀的”之意。

再如“over”一词作为构词元素有“在……之上”与“跨越之意”。“Over”在作为词素构词时,就发展处了许多综合意义,如“overall”,“over-”+“all”在所有之上,就是“从头到尾全面的,全部的”。而另有一些词结合了跨越之意有超过的意思,如overact;overbear;overdo。有许多介词作为词缀的单词都包涵着方位隐喻的概念构成,如“in-(em-,en-)”;“on-”;“out-”等等。

(三)本体隐喻的体现

本体隐喻通常是以实体为基础来映射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帮助理解与表达。例如“tide”一词本意为潮汐,还有“潮流,趋势”之意。这里“潮流,趋势”这种抽象概念就用“tide”这种实体来体现抽象概念,因为潮汐和趋势都有有朝某个方向推动的状态。本体隐喻既以实物来作本源域,从词汇的角度来看,此本源域都是以名词形式出现。而由此名词到派生词的变化,也包含了隐喻机制。英汉还有类似的隐喻表达,例如“具体化”和“embody”。“体现”一词包含“体”字,我们以身体来表达一种成为形象的意义。英文对应词“embody”用词缀“em-”加“body”来构成词,同样表达“具体化”的意义。

综上所述,词汇教学与词汇记忆是一项复杂且持久的程序。传统教学并不可取代,但从认知角度来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并且记忆单词,是有创新性可言和逻辑性可寻。因此,概念隐喻理论在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尤其是大学生的自学过程当中,都有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Aristotle.Rhetoric and Poetics[M].New York:The Modern Library.1954:6.

[2]Lakoff,G.and M.Johson.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the Universtiy of Chicago Press.Ltd.1980.

[3]梁晓波.认知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35-39.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赵艳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103)3:67-72.

上一篇:质性研究与生存质量评定量表联用评价食管癌术... 下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