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研究的典范

时间:2022-06-18 05:07:04

影响研究的典范

摘 要:乐黛云先生的《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发表于1980年,当时的中国学界正在开始新一轮的尼采研究热潮,因此该文章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它运用考据实证的方法,以翔实的材料为支撑,以事实的考订为核心,公允地论证了尼采在现代中国不同时期、不同作家以及不同作家阵营之间产生的不同影响,堪称影响研究的一个典范。

关键词:影响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接受研究

20世纪有两位德国哲学家对中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他们中的一个决定了20世纪中国社会政治的转变,而另一个则决定了中国的文化史,这两位伟大的哲学家便是马克思和尼采。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诗人和作曲家。其代表作品有《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善与恶的彼岸》、《权利意志》等。在风起云涌的20世纪,尼采促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两次觉醒:20世纪上半叶他有力地冲击了中国的封建专制文化,而后,他又以新的思想穿透力再一次冲击了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新变种――左倾教条主义,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对自己生存的历史与现实环境进行了再一次的痛苦反思。

中国现代作家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都积极地接受与传播尼采的哲学与美学思想,借鉴尼采的思想资源实际上成了中国知识界进入现代性思考的重要一环。中国现代作家不仅热心解读尼采的学说、翻译尼采的著作,而且还将尼采的思想融入进自己的文学创作之中或模仿尼采的格言式文体进行文学创作。对尼采著作的翻译活动肇始于1904年。这一年,王国维在《叔本华与尼采》一文中以文言文的形式翻译了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两章(分别题为《灵魂三变》、《小人之德》)。1915年到1919年期间《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尼采的文章,到前后,中国知识界翻译尼采著作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矛盾、鲁迅、郭沫若、徐志摩、林语堂、郁达夫等都曾翻译过尼采的作品,可以说这一时期对尼采译介的主要力量来自中国现代文坛,正是通过这些翻译与传播,尼采的学说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乐黛云先生的《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写成的。该于1980年《北京大学学报》第3期,当时中国学界开始了新一轮的尼采研究热潮,因此该文章在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它运用考据实证的方法,以翔实的材料为支撑,以事实的考订为核心,堪称影响研究的典范。该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写作的目的,即试图通过分析德国思想家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进而实现客观全面地评价某一历史现象的目的。接着作者对尼采的思想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并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尼采学说在中国的译介及接受过程:1904年尼采由王国维介绍到中国,他指出尼采学说的目的是要“破坏旧文化而创造新文化”,随后鲁迅、陈独秀、蔡元培也对尼采学说进行了传播并将他的思想标榜为反抗封建统治的武器;后,尼采的作品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但随着革命的发展,革命的方向渐渐清晰明朗,于是尼采的影响便逐渐减弱以至消亡;到了四十年代,尼采对中国“产生了全然不同的作用”,尼采学说被法西斯分子利用改造,变成了其维护反动统治,鼓吹战争,镇压群众的工具。最后,乐黛云指出,从尼采学说的传播和接受过程可以看出尼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随着时代和政治需要的不同而产生变化。

在接下来的章节里作者具体论述了尼采对鲁迅、茅盾以及郭沫若的影响。在谈到鲁迅时,乐先生将尼采对鲁迅思想上的影响分为了三个阶段:五四前、五四后和三十年代。通过分析鲁迅的部分作品和他所塑造的文学形象,文章最终得出结论:鲁迅身上的“尼采痕迹”是显而易见的,鲁迅笔下的一些人物都带有尼采式的强者的色彩。在借助尼采的文化批判思想对中国封建思想与伦理进行激烈批判的过程中,鲁迅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文化“斗士”,因此尼采对鲁迅思想影响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茅盾曾经系统地研究过尼采,他的著作《尼采的学说》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尼采的生平和思想,茅盾善于批判地吸收尼采的思想,在尼采那里他找到了破坏一切旧习俗旧传统、唤醒民众的利器,所以说尼采对于茅盾的影响也是积极有益的。郭沫若也非常赞赏尼采的思想,他更加强调发扬尼采所提倡的内心的创造精神,他最具影响力的诗集《女神》(1921)的基本主题就是尼采式的破坏意识与创造精神。针对四十年代国统区出现的尚“力”尚“战”的战国策派,作者在文章的第四部分进行了批判,并指出陈铨所理解的“超人”为何与鲁迅所理解的“超人”有着本质的不同。在文章的最后乐先生指出:“任何外来思潮发生影响的过程都是这样一个选择、鉴别、消化、吸收、批判、扬弃的过程。人为地照搬或抑制都只能是表面的,不会产生什么真正深刻的影响”。这一结论点明了该文章的核心思想:一国文学或一种外来思潮的流传往往不是直线、等量的过程,总会出现一些变异,接受者必然会根据本土需要对放送者的作品有所选择、吸收和排斥,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拿来”。鲁迅早期对尼采的推崇和30年代与尼采思想的决裂恰好是接受者主动变异的例证。由于中国现代社会与尼采思想诞生的环境与时代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现代作家接受尼采思想时必然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姿态,吸收不同的成分。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这篇文章在掌握翔实材料的基础上,将研究对象放到一定的历史背景中加以比较和考察,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客观公允地评价了鲁迅、郭沫若、茅盾所理解的尼采思想以及其与以陈铨为代表的战国策派在本质上的不同,体现了深刻的历史意识,其研究方法完全符合影响研究的模式,同时也符合乐先生在文章开头提出的客观全面地评价某一历史现象的写作目的。在具体分析时,乐先生并未局限于传统的渊源学的研究,还涉及到了接受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她注重接受者一方的主观能动性,从接受者一方出发考察其对尼采思想的解读、接受及改造动机,认为接受者并不是机械地接受外来的影响,而是根据本土需要吸收、接纳、改造外来的影响因素,因此她这里所谈的影响并不是一方完全主动的施与和另一方全盘被动的接受,而是经过接受者筛选和改造过的“影响”,这完全符合影响研究中对影响的定义。所以说,《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成功地运用影响研究和接受研究的研究方法,对哲学思潮影响文学的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堪称比较文学研究实践中一个成功的案例。(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乐黛云.《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2] 文治芳.《论乐黛云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山东大学,2009

[3] 陈.刘象愚著.《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大漠风沙红颜泪,琵琶一曲一千年 下一篇:多元文化视角下的迷茫与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