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的优劣对居民行为的影响

时间:2022-06-18 12:30:01

城市公共空间的优劣对居民行为的影响

摘要:公共空间既是城市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连接城市各功能的重要枢纽,城市公共空间的质量对居民的行为会产生显著的影响。本文将说明居民的活动及其特征并通过对街道、广场、步行街等公共空间尺度的阐述来说明具有合理空间尺度的城市公共空间才能给居民丰富的激情感受,给人们交往提供机遇,构成富于生机与活力的城市生活。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居民行为户外活动交往尺度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中面向公众开放,供公众使用,供公众进行各种活动的空间。城市形体空间由建筑物、道路、树木等实体构成,而由这些实体组成的外部空间即为城市空间。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城市街道、广场、绿化带、公园、水景等城市开放空间、城市干道和其他类型的公共空间。尽管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构成对人们交往的质量、内容和强度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和塑造能影响人们相遇、交谈以及观察和倾听他人的机会。这些机会既有其自身的价值,同时由于它们构成了其他形式交往的背景和起点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在公共场合中人们对于他人活动的反应所做的观察分析充分证明,只要有人存在,无论建筑物内,城市中心还是娱乐场所,人及其活动总是吸引着另一些人。人们为另一些人所吸引,就会聚集在他们周围,寻找最靠近的位置。新的活动便在进行中的事件附近发生了。因此,掌握人们的活动规律与尺度,并以此合理的对公共空间进行规划设计,对于吸引人们发生活动、产生交往从而打破冷漠、枯燥的城市生活,让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丰富多彩具有重要意义。

二.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必要性活动是指上班、购物、等人、候车、出差 、递送邮件等,大部分与步行有关;自发性活动是指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驻足观望有趣事情、晒太阳等,都在人们时间允许有适合场地适宜的天气时自愿发生;社会性活动,因为它一般情况下是由前两种活动发展而来的,所以也称为“连锁性”活动,包括儿童游戏、、互相打招呼、交谈、公共活动等,以视听来感受他人,是一种被动式的接触。必要性活动是在各种条件下都会发生的活动,自发性活动需要适宜的户外条件,当户外空气质量不允许时,就只能发生必要性活动。这里主要研究的是公共空间的优劣对发生于向公众开放的空间中的社会性活动――“连锁性”活动的影响。

如图1(选自扬•盖尔《交往与空间》)所示,当户外空间的质量不理想时,就只能发生必要性活动。当户外环境质量好时,尽管必要性活动发生频率基本不变,但由于环境质量更好,它们显然有延长时间的趋势。然而另一方面由于场地和环境布置适于人们驻足、小憩、玩耍等,大量自发性活动也会随之发生。在质量低劣的城市公共空间,只有零星的活动发生,人们匆忙赶路回家;在良好的环境中,情况就截然不同,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就此展开。

三.交往尺度的建立

了解人们的心理活动及行为尺度,是对于研究各种形式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对人们交往行为的影响的先决条件。

1.心理尺度

据对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得出,人有要求界定自身活动空间范围的本能,在个人家庭内的私人活动及在社会群体的公共活动都发生在与其心理界定相对应的物质空间之中,这就是心理上的领域感。奥斯卡•纽曼在《可防卫的空间》中提出的带有私密、半私密、半公共和公共空间的分级化组织的住宅区正说明了这一点。如图2,这种清楚的结构加强了自然的监视,有助于居民们了解谁“属于”这一区域,并有利于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做出一致决定。

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可以通过空间划分来界定具体空间的领域感,从而给人一种安全感,进而产生在这一领域发生活动的欲望。这就要求设计师们尽可能发挥空间构成元素的作用,不是将它们堆砌在空间之中,而是注重自然元素和人造元素在城市中的空间关系,使空间具有层次性和可识别性,促使人们在这一空间中发生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从对人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人在边缘或建筑物四周比站在外面的空间中暴露的少一些,这样既可以看清一切,自己又暴露不多,个人领域减少至面前的一个半圆,当人的背后受到保护时,他人只能从面前走过,观察和反应就容易的多。结合人的这种心理标尺,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应当尽可能地在公共活动空间中划分出一个半私密的个人空间,以此来促进人们的商业和休闲行为。

2.行为尺度

当前大尺度的城市开发使城市的公共空间在失去亲和力的同时也导致了很多社会问题,这些大型项目都企图以功能和环境的完整将自身独立于整个城市系统之外,其最显著的弊病在于忽视了人的行为尺度,导致了社会服务设施的严重脱节。

2.1视觉

从视觉角度分析,在0.5-1km的距离之内,人们可以看见和分辨人群。在大约100m远处,在更远距离见的人影就成了具体的个人。在大约30m远处,面部特征、发型和年纪都能看到。当距离缩小到20-25m,大多数人能看清别人的表情与心绪。

2.2听觉

听觉具有较大的工作范围。在7m以内,耳朵是非常灵敏的;大约在35m的距离仍可以听清楚演讲,比如建立一种问-答式的关系,但已不可能进行实际的交谈;超过35m,倾听别人的能力就大大降低了。如果距离达1km或者更远,就只可能听见大炮声音或者高空的喷气飞机这样极强的噪声。

2.3距离与交流

在1-3m的距离内就能进行一般的交谈;非常亲密的感情交流发生于0-0.5m这一很小的范围;较轻一些的接触则发生于0.5-7m这样较大的距离。几乎在所有的交往中都会利用到距离这一因素。例如大家相谈甚欢,之间的距离就会缩短,拉近彼此椅子的距离向对方靠拢,而当谈话进入尾声或兴致淡薄了,距离就会拉大。

总之,在各种交往的场合中,从人们交谈时相互之间的距离及互相攀谈的热烈程度之间的关系,可以推广到对于空间尺度的感受。了解了人们的行为尺度才能塑造出令人感到温馨和亲切宜人的公共空间环境,促进人们的交往。

四.城市公共空间与交往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下面将以以下几种城市公共空间为例说明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对交往的影响。

1.城市街道

街道是一种基本的城市线性开放空间,“是由其两侧的建筑所界定,由其内部秩序形成的外部空间,具有积极的空间性质,与人关系密切;它作为构成城市空间的主要要素,不只表现于它的物理形态,还表示两点或两区之间是否有关系,表示人的动线和物的活动量等,而且还被普遍看成是人们公共交往及娱乐的场所。”

简•雅各布斯说过,街道“在宏观上是线,微观上都是很宽的面。街道尤其是人行便道,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是城市中富有生命力的‘器官’。”这段话尤其强调了城市街道空间绝不是冷冰冰、缺乏生活情趣的工程堆砌体,而应该把街道作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作为居民生活的场所,如大多数人每次步行的活动半径通常为400-500m,根据不同情况,人们可能看清别人和活动过程的距离在20-100m的范围之内。如果希望从家中或者只走上500m就可以看见别人和活动,并且步行就能达到最重要的服务设施,就必须精心地将各种活动和设施集中安排。只要空间和设施的布局稍有分散,或者距离略大,就会令人索然无味,不可能有丰富的感受。显然,仔细推敲每一处立面的下部、处理好人行道对恢复街道的生活机能,使之更富有活力和人情味,为居民的休憩、邻里交往、儿童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2.广场

街道和广场在整个人类定居的历史中都是最基本的因素。所有城市都是围绕它们组织的。如果说街道是建立在人类活动的线性模式基础上的,那么广场的设计则是以眼睛感知能力的范围为依据的。

因此,确定广场空间尺度最适宜的方法常常是使空间的边界与社会性视域的范围一致起来。这样就为范围广泛的活动提供了场所,为了做到这一点,最好一次将几种社会性视域组合在一起。例如观看活动的最大距离(70-100m)就可以与看清面部表情的最大距离(20-25m)组合起来。

凯文•林奇在《场地规划》一书中把25m左右的空间尺度作为在社会环境中最舒适和得当的尺度。他还指出,超出110m的空间尺度在良好的城市空间中是罕见的。南欧中世纪城市广场的长和宽都接近或小于这两个数值,这很难说是巧合。

然而,目前国内有不少广场尺度巨大,而服务设施如公共厕所、饮水站等大多零星的散布在广场的周边,这就导致人们要获得这些服务必须穿行很长一段距离,而根据人类行为学的研究成果,这种穿行如果超过200m就会引起不适。从视觉角度分析,《城市设计学――理论框架应用刚要》一书指出,城市广场若要取得好的建筑场效应,必须把握好城市广场和建筑的空间关系,不同性质的广场对建筑场的强弱有不同要求,除绿化休闲广场以外的各类广场建筑距最佳视点跨度应小于300m(或可理解为一般广场规模控制在9万平方米以内)可以产生均衡场。

3.步行街

城市中户外的社会生活是城市中最吸引人的因素,因此城市公共空间应当反映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提供良好的环境为城市户外社会活动创造宜人的条件。以商业空间为例,商业步行街的出现使商店的含义由单一的购物场所演化成了一种集购物、展示、观览、娱乐、社交、餐饮为一体的商业文化活动空间,并使人们进入商场直接购物这种被动式空间变成了在休闲消遣中轻松购物的主动式空间,它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商业生活方式的变化。因此,针对这种消费心理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步行街的设计应当反映出顾客在这个商业空间中的主体地位、价值和支配手段,提供安全舒适的购物环境,导入各种休闲文化,延长人们停留的时间,营造一种是人不受阻碍和推搡、舒适自在的行走的步行空间。

五.结语

面对高速发展的城市,建筑的很多原则一度被抛弃,盲目扩张的城市规模和日益冷漠的城市环境一直困扰着设计师,在这种情况下,城市中永恒的主题――人以及人的生活的意义开始逐步出现。只有以人的行为尺度为标尺,在城市空间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居民的活动尺度以及活动规律,城市的公共空间才会保持永久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扬•盖尔著 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熊明.城市设计学――理论框架应用纲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韩晓燕 朱晨海.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格致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杨小军 蔡晓霞.空间•设施•要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高桥鹰志+EBS组著 陶新中译.环境行为与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扬•盖尔 拉尔斯•吉姆松著 汤羽扬 王兵 戚军译.公共空间•公共生活,2003

上一篇: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下一篇:从类型学眼光看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