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组成与安装质量控制

时间:2022-06-18 12:01:12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组成与安装质量控制

摘 要: 针对地铁车站通风系统及其空调安装监理等实践工作进行分析与总结,阐述地铁通风空调的基本组成、主要特点、设备安装质量以及控制工程质量的方案与措施等。

关键词: 地铁;空调;安装;质量

中图分类号:TK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120143-02

地铁是一种新型的公共交通工具,其主要优点是运行快捷、不会受到天气等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等,是当前我国大城市的一种比较理想的公交方式。地铁通风空调系统是控制地铁环境的核心部分,承担了地铁线路的站台、站厅以及隧道正常工况的供冷、通风以及出现事故的通风、阻塞通风等主要功能,对于地铁系统而言显得至关重要。

1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基本特点

地铁作为一种非常特殊的地下建筑工程,其季节、区域的不同对于空气的处理也有不同要求,通常岛式站台的地铁站通风空调系统主要由五大子系统组成:

1)区间隧道通风系统。一般车站的两端上下行线都设置了一个活塞风道及其对应的风井,是列车在正常行驶的过程中借助活塞作用完成隧道与外界通风换气的一个通道。并且在隧道与对应的活塞风井间还配置了隧道风机,当没有列车活塞作用的时候必须借助这种装置对隧道进行机械通风。利用设置在活塞通风和机械通风风道上的不同组合风阀的开启与关闭以及隧道风机的开启与关闭的不同组合,组成各种不同的运行模式,以符合不同的运营工况需要。

2)车站隧道通风系统。新建的地铁通常在站台公共区的边缘安设了屏蔽门,使得车站的隧道空间得到有效隔离,停车位置便成为车站隧道,为确保列车停车的时候车载空调能够正常运行并及时将列车的制动发热量排除出去,在隧道内的轨顶以及站台下面设计了两条风道,相应的列车的发热点也设计了排风口。从而利用轨道排风机及其对应的管道使得热空气顺利排到地面。此外,轨道排风机必须能够在二千五百摄氏度下连续运转六十分钟,以符合风道火灾等特殊工况的运行要求。

3)车站的站厅、站台通风空调系统。车站的大系统的设备主要包括小新风机、排烟风机、回风机、排风机、组合式空调器及其对应的控制风阀。如果室外的新风焓值超过车站的回风点焓值的话,空调新风运行,并且关闭全新风的风阀,关闭排风机的风阀,开启回风风阀,此时回风与小新风利用组合式空调器的混合段进行充分混合之后进入站厅和站台。如果室外新风的温度低于空调送风点温度的话,此时室外新风不需要经过冷却,通过组合式空调器直接将凤送入到车站的公共区域。

4)车站设备以及管理用房的通风空调小系统。结合不同设备以及管理用房的使用功能并不相同,所设计的通风空调小系统其数量也不相同。车站小系统分成为车站的设备以及管理用房提供通风服务的轴流风机、柜式空调机组、吊挂式空调机组以及风阀等,其主要功能是控制各个房间的温、湿度等环境,确保工作人员以及设备有一个良好的工作与运行环境。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利用机械排风方式来排烟,便于工作人员撤离以及消防人员进行灭火。

5)制冷系统。新建的地铁工程的制冷系统都包括了大系统和小系统两个部分,大系统通常采取集中冷站供冷的方案,一方面有利于集中管理,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节能降耗。集中冷站的冷水经过冷冻水管通过区间隧道传输到各个车站。小系统制冷是利用在车站安设的小型风冷制冷机组所产生冷水,利用输送泵以及管道传输至对应的设备及管理用房中所安装的柜式空调器以及风机盘管,从而进行制冷。

2 地铁通风空调安装质量控制

2.1 风管及相关部件安装质量控制

安装风管以及相关部件安装的具置、标高应能满足管线综合的设计要求;必须确保安装质量,确保不会出现脱落和变形等现象;所安装的部件的方向必须正确,以便于操作,同时防火阀检查孔的位置务必设置在方便操作以及观察的位置,并且边长超过63厘米的防火阀必须单独设置支吊架,禁止将风阀本身的重量作用于风管上。此外,支、吊以及托架的规格、具置、间距以及固定形式务必能满足设计以及施工要求,禁止将其设置在风口、阀门以及检查孔(门)的位置。

2.2 空调设备安装质量控制

1)空气处理设备安装质量控制。一般车站内的空调处理设备大致分成空气处理机组以及组合式空调箱两种类型。在安装空气处理设备之前,首先必须对设备基础的标高以及具体尺寸是不是符合设备外观尺寸规定进行校核,组装空气处理设备之前,必须对各功能段箱体是不是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连接加以检查,连接各箱体的时候,必须确保箱体之间的密封垫的密封性,并对机组与基础之间的减震垫是否摆放正确,确保机组平整度符合规定。连接风管与机组的时候,必须确保机组没有承担外接管道的重量,进风管与出风管都应当设置支撑并加以固定。同时对机组的进水管与出水管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所有的冷凝排水管上都必须安装U型水封,并确保凝结水可以顺畅流出。

2)风机安装质量控制。安装风机之前,应着重对风机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是不是与施工图纸参数相符合进行认真核对,并且风机的左右式必须没有偏差。风机进入到设备基础之前,必须对叶轮、机壳以及其余部位的具体尺寸、进出风口的准确位置是不是能够满足设计要求进行仔细核对;同时还应对叶轮的转向是不是满足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校验;检查风机是不是存在腐蚀、变形以及碰伤等问题,检查进出风口是不是已经有盖板遮盖严密,并检查产品的出厂合格证书以及质量保证书是否齐全,并确保风机的基础、具体尺寸等满足设计要求,检查设备基础上的预埋件的具置以及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好风机之后,必须确保风机的机轴和风机扩散筒的轴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也就是两轴线位置相同。

2.3 制冷系统安装质量控制

1)制冷设备安装质量控制。车站内所有制冷设备都必须安装在冷水机房,而在安装这些设备及管道之前必须结合机房内的面积大小以及净空标高的具体实际,进行合理布置,以确保所安装的设备以及管道能够符合系统稳定运行的要求。安装制冷设备之前,必须对设备基础的尺寸是否存在偏差、基础高度是否符合设计规定等进行核对,以确保设备基础外面光洁、平整,预埋件以及与预埋孔的位置等都能满足设计要求。在安装冷冻以及冷却水泵的时候,应确保泵体与基础两者的中心线处于平行的位置,所安装的地脚螺栓的位置必须准确无误。安装冷水机组的时候,应确保机组的冷凝器以及蒸发器进水口、出水口有充足的空间,有利于管道以及附件的安装工作,并且便于日后的操作与维修工作。机组的周围必须留出足够的检修场地,以便于日常检修、保养工作。

2)冷却塔安装质量控制。安装冷却塔的时候,塔体必须与基础预埋件牢固连接;塔体的周围必须畅通无阻,以确保空气的流通;确保冷却塔的进水管以及喷嘴位置准确无误。如果存在多台塔体并联的话,必须在塔体间安装连通管,以确保多台塔体之间的水盘水位处于相同的高度,以免因水盘水位高度不相同而留下质量隐患。

2.4 绝热保温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绝热保温工程之前,务必对绝热保温材料的尺寸大小以及质量是不是满足要求进行检验;并在铺贴绝热保温层之后认真检查是不是已经覆盖严实,尤其必须对风管的上部进行认真检查,避免由于施工人员偷工减料,或者在施工人员操作方面以及容易漏贴的位置出现遗漏保温的问题。在完成安装吊顶上部的风管以及水管之前,必须仔细进行复查,以免施工人员在吊顶上部进行作业的时候,对已经完成的绝热保温层产生二次破坏,导致系统投入运行之后,出现凝结水的问题。

3 控制通风空调系统安装质量的监理方案以及措施

在施工期间对通风空调系统的安装质量进行控制所采取的监理方案以及措施是主动与被动控制有机结合,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强化对通风空调设备以及对应材料质量的检验工作。进一步强化对设备与材料的质量检验工作,以确保通风空调安装工程的质量。在采购风机、风阀以及空调器等关键的大宗设备或者材料过程,业主应当委托专业的设备监造公司进行监造,确保设备的前期制造以及运输质量。安装通风空调的单位及其监理单位必须严格控制好设备与材料的进场关,对于不满足质量要求与标准必须清理出场,杜绝质量不合格的设备和材料混入,以免产生施工质量隐患。认真搞好设备与材料的检查以及验收工作,检验的手段主要包括书面、外观、理化以及无损探伤检验等。

2)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是保证工序质量的基础;强化工序控制,对于工序活动的操作者、设备与材料、施工机具、工艺以及环境等进行严格控制,使其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强化工序质量的检验工作,综合统计与分析工序质量状况,随时掌握工序质量动态;设计合理的工序质量控制点并加强管理,确保工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3)结合具体实际,严格控制关键技术。结合具体实际,严格控制关键技术,并提出科学合理解决的方案,是确保通风空调安装质量的关键,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例如大宗设备的吊装以及运输技术,复杂结构件的焊接技术等,施工之前必须确定好关键技术,包括组织机构的有关人员、相关机具设备等,制定相应的技术文件、实施细则、检查以及评价工作等。施工工程中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技术人员的检查、评价以及调整,对不符合要求的人员必须及时进行调换。对于关键技术所使用到施工机具必须进行严格控制,主要包括对机具的能力进行检查、鉴定以及控制,并认真做好的施工机具的维护以及保养工作。对实施关键技术所运用的工艺、方法也必须严格控制,主要包括工艺方法、工艺的实施、检查、评价、试验以及改进等。

参考文献:

[1]武世强,地铁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及施工常见问题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11(04).

[2]佘光华,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节能研究[J].制冷与空调(四川),2008(02).

[3]王丙湘、栾文彩,浅议地铁通风空调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的控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6(02).

上一篇:桥梁隧道工程中FRP材料的应用 下一篇:水库防洪作用分析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