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李石曾的“世界文化运动”

时间:2022-06-17 10:40:24

谈李石曾的“世界文化运动”

摘要:李石曾为了发扬学术、普及文化、改进社会,实现其理想的大同世界,1906年发起组织了“世界社”,他积极倡导世界文化运动,围绕出版、研究、教育和社会等四项事业奋斗了40多年,在推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世界文化运动;世界社;李石曾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李煜瀛(1881~1973),字石曾,笔名真民、石僧,晚号扩武,河北高阳人,他是中国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

一、李石曾“世界文化运动”的思想渊源

1902年,李石曾随驻法公使孙宝琦赴法,人蒙达顿尔农校学习。1906年毕业后,入巴斯德学院学习生物化学,结识了信仰无政府主义学说的法国地理学家邵可侣,他经常向李石曾宣讲克鲁泡特金所著的《互助论》以及陆漠克的生物互助并存理论,“先生闻而乐之”,李石曾深受其影响。《互助论》的核心内容是宣扬“互助”是生物的本能,主张以“互助自由联合”的方式,建立一个所谓“以共产主义和平等权利为基础的社会”。李石曾据此并结合儒家的大同思想,勾画出了未来美好的世界:“无尊卑之辨,无贵贱之殊,无贫富之分,无强弱之别,无知愚之论,无亲疏、无爱憎、无恩仇、无利害,营营而作,熙熙而息,团团以居,款款以游,是非大同世界乎!”李石曾认为世界文化运动的开展是实现其理想大同世界的方法,他认为:“全世界之交通,非徒以国为单位,为国际间之交涉而已。在一方面,吾人不失为家庭或民族或国家之一分子;而它方面,则又将不为此等种种关系所囿域,与一切人类各立于世界一份子之地位,要通力合作,增进世界之文化。”世界社就是李石曾推行世界文化运动的实验场。1906年,李石曾与张人杰、吴稚晖等人在巴黎市区达庐街25号发起成立了“世界社”。1941年,他在给杨家骆的信中说:“我组织世界社一欲其成为立体与动作的百科全书一因而无事不举,由出版而至于学术教育;由理论而至于应用经济;由戏曲的舞台而至政治社会的舞台,无所不为”,“故世界社有改进世界之希望并非过奢。换言之,世界社者世界之试验所,而世界社哲学亦世界哲学之试验所”。世界社的奋斗目标是使“人人知世界、爱世界、行世界、成世界,亦可谓为人与世界成为一体,此乃世界社哲学或世界哲学最大之目的!”《世界社简章》的宗旨是“传布正当之人道,介绍真理之科学。”李石曾后来所进行的世界文化运动都是围绕世界社的出版、研究、教育和社会四项事业来进行的,力求达到“发扬学术”、“普及文化”、“改进社会”的理想。世界社的宗旨和理想构架是李石曾一生所追求的总纲。

二、“世界文化运动”的实践及评价

(一)新闻出版事业方面

为使“人人知世界、爱世界、行世界、成世界”,李石曾在新闻出版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906年,李石曾与张静江、吴稚晖等人创办了世界社。编辑出版了《新世纪》周刊、《世界》画报和《近世界六十名人》等,翻译发行了《夜未央》、《鸣不平》等剧本。尤其《世界》画报的内容新潮、图文并茂,分“世界各殊之景物”、“世界最近之现象”、“世界真理之科学”、“世界进化之略迹”和“世界记念之历史”等五个栏目,颇得时人的青睐。在《新世纪》周报上,李石曾用“真”或“真民”为署名,发表了许多文章,鼓吹互助进化,希望恢复人类博爱之心,破除亲疏、利害成见,实现其理想大同世界,在留欧学生中影响很大。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石曾一面参与“自由世界协会”、“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及“集体国际”等组织,一面与一美国人合作,创办了《自由世界》月刊,分为中文、英文、法文和西班牙文版,李石曾为其撰写了大量文章,并在纽约自由世界协会发行了《自由世界论文集》。为把各国政府和人民支持中国抗战的信息传达到国内,鼓舞士气,增强抗战信心,并向国际社会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和暴行,李石曾个人出资,在法国巴黎的商业中心(BoulvardHaussman)一号大厦,筹建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海外通讯社――世界新闻学社,使中华民族能在生死存亡时刻直接向国际社会控诉日本暴行、呼吁国际给予援助,成功地支持了抗战。1939年,由他筹划创建的中国国际图书馆在日内瓦成立,对外开放阅览,该图书馆以李石曾家藏图书珍本为基础,并得到各方捐献,既宣扬了祖国文化,又便利西方学者的研究,贡献极大。1941年12月,李石曾、张静江在美国召开第一届“世界国际社会”大会,倡导世界文化运动,美国、法国及南美各国的代表都参加了大会,美国总统罗斯福夫人也出席了大会。1942年,李石曾在美国用英文发表了《世界学典引言》(Introduction t0 World Encyclopedia),受到国际学界的重视。1945年,他组织人编写了英文版“先秦思想”学典,刊行先秦诸子丛书。同年,为编纂“美术”学典,杨家骆发现了与云岗、龙门石窟鼎足而立的大足石刻区,李石曾立即让杨家骆组织专家考察团前往考察,其结果轰动了整个史学界和艺术界,为大足石刻登上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奠基铺路。李石曾在亚、欧、美三洲建立了“中国学典馆”、“法国学典馆”和“美国学典馆”,还计划筹设“世界学典合作社”,组织人员编纂“犹太学典”、“黑人学典”、“美国学典”、“法国学典”,但后来没有成功。他还与朝鲜同人合作,建立起“世界学院朝鲜学典馆”,馆址设在上海愚园路749弄51号,理事长为李石曾,准备待朝鲜独立后,迁到朝鲜去。由于经费和人员所限,李石曾组织人编纂的已经完稿的约100种2亿余字的百科全书,绝大多数未能出版。1946年1月,李石曾出任世界书局总经理。他组织人员精选善本,加上圈句,或加校勘记,或加评述,影印了《十三经注疏》、《经籍纂诂》、《说文解字段注》、《说文通训定声》、《四史》、《资治通鉴》、《昭明文选》以及《诸子集成》、《元曲选》,历代古人诗词专集等,使卷帙浩繁的线装书,变成平装普及本,既便于阅读和携带,售价又低。颇受读者欢迎。在李石曾的领导下,世界书局共出书5000余种,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出版的教科书成三足鼎立之势。

(二)科学文化研究方面

在推进科学文化研究方面,李石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先后创办了世界学院,人地学院,戏曲学院等,推广“远东生物学研究会”、“美术研究会”,并且为大同乐会提供了大量的赞助。1920年,为振兴民族音乐,培养民族音乐人材,郑觐文在原上海琴瑟乐社基础上发起成立“大同乐会”,会址设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1004号郑宅,1922年迁入嵩山路36号,其宗旨是“专门研究中西音乐,筹备演作大同音乐,促进世界文化运动”,故定名为“大同乐会”,被李石曾、蔡元培等视为推动世界文化运动的得力助手,故从资金和舆论上给与大力支持。大同乐会设有研究、编辑、制造和干事等部门,

着重发掘、整理、推广民族音乐,如柳尧章由琵琶曲《夕阳箫鼓》改编的合奏曲《春江花月夜》至今盛演不衰。

李石曾在科学研究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他创立和领导了国立北平研究院。该院于1929年正式成立,李石曾任院长。国立北平研究院是李石曾“一生精力最多,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机构之一。”到1936年,该院设有物理、化学、生理、动物、植物、地质、镭学、药物、史学等9个研究所,拥有严济慈、李四光、竺可祯、王大珩、李膦玉等一大批科学家。

(三)教育方面

李石曾在教育方面的活动围绕介绍留学和设立学校两方面进行,他对介绍留学用功甚巨,把此事业视为自己的生命,他曾说:“我是不从事政治生涯的,政治上无论如何腐败,我可忍下。若有人破坏我留学事业,反对我教育运动,充其量我可以牺牲一己之性命以办事。”1912年,李石曾、吴玉章、吴稚晖、张继等在北京发起组织“留法俭学会”,并设预备学校于北京,送80多人赴法俭学;1915年,他发起组织勤工俭学会,以“勤以工作,俭以求学,增进劳动者的知识”为宗旨;1916年和1917年,他在巴黎和国内分别主持成立了华法教育会,该会很快成为留法勤工俭学活动的总枢纽机关,从介绍学生赴法、联系入厂、入校,到发放维持费等都由其负责,该会目的约有四端:“一日扩张国民教育,二日输入世界文明,三日阐扬儒先哲理,四日发达国民经济。”在华法教育会倡导和组织下,大批学生陆续抵达法国。从1919年3月至1920年间,来自全国18省的20多批青年先后赴法,共约1700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达到高潮。这场运动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出国留学的含义,无论在留学史上还是在政治史、革命史以及文化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爆发了经济危机,物价高涨,法郎贬值,失业率不断升高,勤工俭学运动遇到重大挫折,学生们越来越难找到工作,很多人无法继续勤工俭学。李石曾又于1920年在北京成立了中法大学,并在里昂建立了中法大学的海外部――里昂中法大学。从1921年到1951年的30年间,到里昂中法大学注册的中国学生人数为473名,有四分之一获得博士学位,60人获得工程师文凭,他们后来成为我国科学界、教育界和文化艺术界的中坚力量。在当时中国国内政局动荡不安、战乱频仍、师资匮乏、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里昂中法大学所采取的这种移校于境外、借鸡下蛋的办学形式,不失为中国留学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创举。里昂中法大学在促进法国学术文化在中国传播的同时,也向法国人民介绍了中国文化,加深了法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促进了中法两国的科学、教育方面的交流。

(四)社会事业方面

李石曾主持了一些重要的社会事业活动,如银行、工厂、农场、疗养院和博物院等。1909年,他在法国创办了中国豆腐公司,生产出豆浆、豆腐和另外几种豆制品,受到了惯于喝牛奶的巴黎人的欢迎,并获得巴黎万国食品博览会荣誉奖。这既是中国豆腐制品技术传往国外的开端,同时也是他倡导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缘起,他组织豆腐公司的工人业余求学。1912年,李石曾与吴稚晖、张静江、蔡元培等在上海成立了以改良社会风气为目的的“进德会”,会员要信守“不食肉、不饮酒、不嫖妓、不纳妾、不、不做官”的会规。1929年,李石曾被推举为中国农工银行的董事长后,在就职典礼上他说:“本人之意见以为欲谋生产力之发达须放大眼光,促进世界农工事业之进展,始符大同主义。则吾人将来希望,期将中国农工银行改为世界农工银行,吾人之努力,方为有价值有意义。”他还积极主张选择天然优美的环境,创办新型学校,以陶冶师生的思想、情操和品德。1923年10月他在北平西郊温泉环谷园设立温泉天然疗养院及温泉初级中学及温泉小学;1918年在西山碧云寺设天然疗养院;他还主持建立了北京中法大学第一、第二、第三农林试验场。

在如何对待世界文化、处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上,他从文化互助的理论出发,主张“吾能尽撷其精华,兼容而并收之,则所以供滋养助发育者,愈丰且厚。吾惟其精华之是择,精华愈富而愈适于用者,愈视为可亲而有利,初不问其为何国也”,“此吾人所望于中华教育之进步,能兼采世界各国之所长,融为一炉而陶铸之。”李石曾曾多次强调,中国的文化是组成世界文化的一份子,有世界文化的地方就有中国文化,爱护和保存中国的文化就是保护世界文化。他对故宫文化的保护和发扬即是一例。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后,清帝溥仪被驱逐出宫。李石曾考虑到清宫藏有大量珍贵文物,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就会流失,所以他主动请求负责办理清宫善后事宜,任善后委员会委员长。1924年12月10日,李石曾召开善后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点查宫物件规则十八条》。经过努力,使“故宫文物、图书数十万件,由于先生之毅然负责,得以公开展览且能保存至今日,未有散失,……使中华文物,得传之于世,并公开于民众,其功绩诚不可没,为千秋万事之事功也。”李石曾不仅为保存故宫文物做了大量工作,而且还为宣扬故宫文化不懈努力,他希望“故宫将不仅为中国历史上所遗留下的一个死的故宫,必为世界上几千年一个活的故宫”1925年lO月10日,他主持成立了故宫博物院,并在乾清宫前举行了隆重的开院典礼,李石曾“先生且亲书‘故宫博物院’大门额匾”,故宫博物院从此开始对外开放,不仅对中国人民开放,而且对世界开放。”

三、结语

李石曾为世界文化运动奋斗了40多年,散尽家财,费尽心血,建立的各类组织多达数十个。但这一浩大的工程具有空想性,他过分夸大了文化运动的作用,认识不到彻底变革社会制度的必要性。世界文化运动仅靠以李石曾为首的几个人也是根本无法取得成功的。即使这样,李石曾领导的世界文化运动还是在推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历程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尤其他在如何对待世界文化及如何处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上的态度和做法,至今仍给我们以诱导和启迪。

上一篇:中西文化定义综述与评析 下一篇:浅谈哮喘的中西医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