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学校违纪学生的转化工作

时间:2022-06-17 08:51:02

论职业学校违纪学生的转化工作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存在问题多,有“问题”的学生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面对中职学校学生中经常发生的打架斗殴、谈情说爱、盗窃、顶撞老师、逃课旷课、仪表不端庄、肆意破坏公物等违纪违规事件,如何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是广大职教工作者面临的严峻课题。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以“日常教育”为主导,以制度保障为补充,能有效解决中职学校违纪学生的教育转化这个难题。

【关键词】违纪学生教育转化 心理健康 处分 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学生犯罪现象有所增加,无一例外都是从违犯学校纪律开始,逐步走上犯罪道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使学生防微杜渐,在学生违纪、犯罪苗头一出现时就进行教育转化工作,使之违纪、犯罪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让学生健康地成长起来,这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笔者在实践中,分析职校学生违纪原因,逐步摸索和总结出了一些教育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学生违纪现状

在学校政教处,对违纪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根据笔者对学生违纪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概括目前学生违纪的现状。

1.学习性违纪

这一类违纪行为较为常见且比例最高,表现为违反学校有关学习和考试等相关规定,经常迟到、早退、旷课、考试作弊等。而考试作弊又是学习性违纪中最突出的一种现象。统计显示其比例占违纪总量的60%左右。这些违纪行为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和学习秩序。

2.生活性违纪

这是学生最常见的违纪行为,主要表现为酗酒、打架、偷盗、赌博、晚归、外宿、不请假离校、在外租房、恋爱非法同居等。

3.心理性违纪

主要指学生心理人格障碍、失常,在病态心理或变态心理情况下发生的违纪行为。这一类型较隐蔽,往往表现为自杀和伤人等突发事件。

二、学生违纪原因分析

学生违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结起来不外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主观上表现为:遵纪守法意识淡薄,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水准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等。客观上表现为: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不良思潮的感染、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不良文化的侵蚀等内容。出现违纪现象时,对违纪学生根据其违纪事实和认错态度给予相应的处分是必要的。然而处分只是一种工具,只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对违纪学生进行教育转化才是其终极目标。笔者认为,造成学生品行差而违纪的心理不外乎:过度的自尊心理、自卑心理、恐惧心理、应付心理、厌学心理、逆反心理等等。他们与其他同学一样都有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和爱护的心理需要,但由于学习成绩差,各方面表现不好而难以达到家长和老师期望的要求,因而经常受到指责、惩罚和冷落,部分学生由于家长长期溺爱而形成骄横傲慢、惟我独尊,谁也惹不得的过度自尊心理,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反感。他们要么以消极态度对待生活、学习和各种活动;要么走向另一个极端——玩世不恭,“破罐子破摔”。对自己周围人们的态度和言行极为敏感,怀有敌意,用不正确的态度对待老师、家长、同学的善意批评教育和帮助,甚至戏弄师长,不诚实,不讲信用,肆意破坏学校的教学秩序,不愿维护班级和学校荣誉,甚至危害社会。

三、违纪学生教育转化的具体方法、措施

1.管理新理念奠定转化基础

实际工作中,在对违纪学生的处理上管理人员的理念很重要。这关系到教育转化的效果。在对违纪学生的认识上,应坚持“处分只是工具,教育才是目的”的观点;在对违纪学生的处理上应坚持“事实服人,处分服人,教育服人”的原则。

2.设计加速转化实现以“学生为本”的相关规章制度

学校应建立齐抓共管的学生工作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应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对学生的关爱和对学生权益的尊重。学生对学校的处理决定可以提出申诉,学生受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须经学校行政会讨论,决定对违纪学生的处理应更加严谨规范公正合理。

3.强化针对性教育

一是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情况加强工作的针对性。把学习校纪校规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加强对违纪学生的思想教育。二是狠抓考风考纪,以考风促学风。通过标语、广播、考前动员营造诚信考试氛围,采取与学生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制作专用的学生考试证等措施对学生进行考前教育,在考试的过程中加大监考力度和巡视力度,严肃处理考试违纪学生。三是对一段时间内集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研究,及时拟定教育转化的对策,因人、因事、因情节做区别处置。

4.转变教育理念

在处理违纪学生问题上把处理和处分有机结合。其实在处理违纪学生时,可以采用谈话、家访、学生书面检查、书面保证、公开检查、自我反思、适当惩戒等多种形式。只要学生接受了教育,愿意改正错误,就应该给他改正错误的机会而不必给予处分。只有对情节严重、影响较坏、屡教不改者才根据事实给予必要的处分。我们可以用教育、用期待来代替处分,这样效果会更好。不必动不动就处分学生,甚至随便做出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对于受到多次处分依然固我者,如果继续采用训斥和处分的手段则会加速该学生的堕落,只有采用迂回的策略进行情感的教育才会使这类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

5.正面激励,引导品行较差的学生走出不良的心理误区

违纪学生多为品行不端,品行较差往往学习也较差,这一点更容易使之产生羞辱感,表现为烦恼、不安、苦闷、反抗,在同学面前感到脸上无光,自卑感强,这就使一部分学生显示出消极性急躁,情绪不稳,或者自我感觉失败至极,漠然面对学习生活。对此,要根据“以人为本”理念,从尊重学生为前提,紧紧抓住处于未成年期的中职生自我意识的强烈觉醒和作为集体、社会主人翁的社会性思想意识的萌发开展工作,尽量找出该生的长处加以褒扬,鼓励其发扬;用他人成长、成功的事例,用人生的价值如何体现去影响他,因势利导,校正学生偏激、消极的心理。

6.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结合长期的实践,个人针对学生违纪的预防和教育转化提供几个方面的建议。从新生入校抓起,集中培训角色转变后的心理认识,并使之懂得守纪重要性,预防心理性违纪行为的发生。采取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评,进行一对一访谈,及时甄别学生心理问题的性质及严重程度,提前心理干预可减少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违纪事件。对心理问题不太严重的给予心理干预和治疗。通过开设《心理辅导与训练》等选修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发放心理健康宣传资料,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形式保障心理性违纪学生的教育转化。

7.理性引导违纪学生

处置违纪学生时,老师最易犯的失误是发怒。发泄怒气,只能使学生敬而远之,甚至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或行为,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多说话,让他说过程、说想法,越详细越好,我们一边仔细听一边思考其动机,查症结、抓关键,思索对策。我们须对他们的人格、权利、义务、意愿、情感、要求、意见表现出尊重,他们才愿意信任你。只有这样,才能启发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鼓励他们告别过去,痛改前非,回到集体中来与大家一起共同进步。另外,学生行为的矫正,决非一躇而就的易事,需提防行为的反复,这就需要班主任进行一段时间的侧面跟踪,观察效果,对正确的行为及时表扬肯定,对反复的行为及时提醒批评。

总之,使违纪行为学生转化的教育,过程是复杂的,方式是多样的,情绪是理性的,时间是久远的,理念是积极的,责任是义不容辞的。我们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怀着一颗炽热有爱的心,才能胜任使违纪学生意识错误、改正错误并努力进步这项艰巨而神圣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曹煜纯:《浅谈违纪学生的教育转化问题》,2003.5.

2.刘秋平:如何有效地做好违纪学生的转化工作》,2011.11.12.

(作者单位:551200贵州龙里中等职业学校)

上一篇:培养低年级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 下一篇:在解决问题中建立并应用“模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