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口语教学

时间:2022-06-17 04:25:08

浅谈初中语文口语教学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把重心偏向于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其听说能力的训练。所以,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不难发现,大部分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相当低,当他们被要求回答问题、陈述自己的观点时,往往张口结舌,辞不达意,即使是一些语文成绩较好,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也不能幸免。加强口语教学显得十分重要。

一、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实际,上好每一节口语交际课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各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都有专题的口语交际内容。充分利用好这些内容,不但能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逐渐提高,也能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以提高,更让学生能够与社会紧密联系,使他们的视野得以拓宽,为他们日后走上社会提供很好的场景模拟。

1.激发兴趣,全员参与,让人人都有话可说。

口语交际课如果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容易形成部分学生参与,别的学生看表演,甚至刚刚开始没多久就冷场的局面。

对于这种情况,我采取的是重点抓优等生和后进生,从而带动中间层的方法,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务使全员参与,人人都有话说。课堂中,我让一些胆子较大,口语较好的学生先演示,然后指名让较差的学生进行评论,并及时地加以引导。对较差的学生,多一点鼓励和表扬。这样,口语较好的学生的才能得到了展示,较差的学生通过评论,也无形中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而老师的表扬,不但让差生得到了鼓励,也极大的触发了中等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发言,这样,全员参与的目的也就到达了。经过持续不断的训练,口语较好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就能更上一个层次,而以前口语较差、不愿说话的学生也能大胆说话,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2.模拟交际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模拟一个接近生活实际的交际场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使学生身在课堂却如置身于真正的生活场景,使他们的表达欲望增强,从而达到口语训练的要求。

如上《沟通・与家长进行一次对话》这一课,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家长不让学生上网,学生要说服家长。我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学生,一组扮演家长,让他们充分准备后展开对话。这样的话题学生会有很多话可说的,关键是让扮演家长的学生多从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家长的思维来思考问题。这样的情景模拟,调动了学生的日常经验,使他们对话题兴趣盎然。通过模拟场景,不但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也使他们体会到了父母的心情,情感教育的目的也达到了。

3.与时代紧密联系,与学生实际紧密联系,使他们有感而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与我们所选的话题他们是否感兴趣有关。教师在选择话题的时候,要多去关注学生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他们在哪些方面最有发言的欲望,把它们作为口语训练的话题,课堂参与度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比如上《模拟争辩》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对“火星文对语文学习是否有害”进行辩论。火星文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很合他们的口味。在课堂上,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学生都能围绕自己的观点滔滔不绝、有理有据的说出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的目的就达到了。

4.及时评价,及时指导

口语训练课不能只图有个热热闹闹的气氛,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上《推选奥运会吉祥物》课时,不是真的让学生把吉祥物推介给奥运会组委会,辩论的双方谁胜谁负,也不是我们应关注的。要使口语交际课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应及时把握课堂的中心内容,及时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评价,对他们的处理方法加以指导,这样,既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还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使他们兴趣更大,对自己的信心更足。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不能过多地进行批评甚至指责。我们应多一些表扬和鼓励的话,让学生看到希望,让学生愉快的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在以后的训练中加以改善。

二、口语教学与写作相结合

有意识地把口语交际训练渗透到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其口语交际能力。

1.写作前讨论素材及写法

学生面对教师布置的作文,往往十分头痛,觉得无话可说,或是有话不知如何说,这其实就是素材积累和写作方法的问题。作文材料积累是很重要的,学生生活经验欠缺,心中没有材料,要下笔如有神,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的做法是平时组织学生开展一系活动,诸如收集素材比赛、讲故事比赛、辩论会等等,促使学生自己去收罗材料,在这些活动中,既让学生收集到了有用的素材,也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能力。

写作不能只是把素材随意堆砌了事,它还涉及到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的问题。对于同一个话题,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尽相同。在写作练习前,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在立意、谋篇布局方面的想法,然后大家一起来进行讨论。这样,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更一步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开拓其思路,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2.写作后学生参与评改

把教师批改变为组织学生参与批改,这样做可以极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其写作水平。新课程标准就强调:学生“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在写作完成之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相互批改,并要求学生指出批改的理由,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进行讨论。当然,一开始学生会无从下手,教师可先作示范,告诉学生评价一篇文章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拟题、立意、结构、内容完整性、语言运用等,教师还可以挑出优中差三篇文章在各方面一一对比,让学生了解评价作文的方法,学生掌握方法后,便可对别人的作文进行评价,在批改别人的作文的过程中,自己也学到了一篇好文章应具备的各要素,学生评改可以是自评,也可以是互评,评完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对自己评改过的作出说明,甚至可以就某篇文章进行讨论或辩论,让他们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也提高了。

3.加强口头作文训练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经常进行口头作文的练习。口头作文是写作训练中的重要一环,它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更重要的是能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交流学习,使学生更能审明题意,打开思路,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当然,经常进行口头作文的练习,对促使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是很有裨益的。

上一篇:用诵读开启语文之源 下一篇:南宁市多个地段初中毕业生可免试入读示范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