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糖尿病的分期养生

时间:2022-06-17 10:14:54

浅谈糖尿病的分期养生

【项目基金】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中医传统养生保健方法系统整理研究》,项目编号:200707002

【中国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321-01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达3.66亿,比2010年的2.85亿增加了30%,每年死于糖尿病的有460万[1] 。我国最新对全国14个省市进行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20岁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糖耐量减低患病率为15.5%,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2]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同时指出我国糖尿病流行可能与生活方式有关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下人们体力活动减少,脂肪摄入明显增加,以及生活节奏加快、压力过大导致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都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关系。

养生是指通过顺时调摄、食饮有节、起居有常、节欲保精、形神共养等方法进行自我保健,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达到延年益寿、尽终天年的目的。本文依据糖尿病发展不同阶段(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的证候特点进行辨证养生调摄,从而对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延缓病情进展、防止并发症的出现起到协同治疗作用。具体论述如下:

1.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是糖调节已受损,尚不符合糖尿病诊断,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葡萄糖耐量减退(IGT)。此阶段患者平素嗜食较多,活动较少,体偏胖,情绪急躁,口干口渴,饮水量多,易饥,进食量大,汗多,小便多,易出现低血糖等。故平素调养要注意:

⑴饮食: 每天进食量在满足身体需要的同时不宜过大,是平常的七八分饱即可,嘱细嚼慢咽。

减少鸡、鸭、鱼、肉、海鲜的摄入,选择肉的顺序为鱼>鸡、鸭等禽类>瘦肉等畜类,限食肥肉;多摄入蔬菜、豆制品等;减少淀粉类食物摄入,除主食如土豆、地瓜、芋头等;粮食宜粗不宜精,或粗精混合,可以选择富含纤维与维生素较多的全谷类(燕麦、大麦、荞麦、高粱、糙米、玉米等)、豆类等。

烹调方式以蒸、煮、凉拌为主,切勿油炸,做到低盐、低脂。

同时限制饮酒。

腹形肥胖突出,进食量大、便秘不通者平素可以绞股蓝代茶饮。

⑵运动: 必须根据自身基础身体素质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运动量。

对于年轻体力尚可,无基础疾病的人建议选择活动强度稍大、耐力偏强的运动,但注意运动量不可过大,以不感到劳累为度,常包括跑步、快走、球类、游泳、器械等。此类强力运动对于减轻体重、控制血脂及血糖效果较好。

对于年龄偏大、平素身体素质较差的来说,建议进行轻缓、柔美的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五禽戏、慢走、自我按摩、肢体关节轻度小范围活动。此类运动周期偏长,短时间效果不明显,但对改善人体气血运行、经络疏通有较佳的作用,可提高人体免疫力,避免外感。

⑶情绪: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改善体内糖、蛋白质、脂肪代谢,有助于体内激素水平的良性分泌,有助于免疫力的提高。

尽量时刻保持快乐、平和、宽容、团结、知足的心态。

对于忧思郁结日久化火者不能改变的可以配合一定的药物治疗,中药可以选择丹栀逍遥丸。

⑷生活节制:生物钟要规律,起居有常,有节,避免过劳。

2. 糖尿病期

此期是糖尿病前期病人饮食不节,高粱厚味摄入较多、运动量少导致病情进展而来。临床症状及指征(实验室检查血糖、血红蛋白等)比较明显,可以明确诊断,遵医嘱服药。此阶段常见口渴多饮,消谷善饥,汗多且粘,腹部易胀满,小便偏黄等。故平素调养要注意:

⑴饮食: 控制每餐进食量,每餐主食摄入不超过二两,进食速度不宜过快。

减少肉类摄入,限食肥肉;多摄入蔬菜、豆制品等;每天一个鸡蛋(可以食蛋黄);尽量选择不易消化、淀粉含量少的的主食;粮食宜粗不宜精,或粗精混合,可以选择富含纤维与维生素较多的全谷类、豆类等。

烹调方式以蒸、煮、凉拌为主,避免油炸高温,减少脂类摄入。

同时避免饮酒、吸烟。

腹形肥胖突出,进食量大、便秘不通者平素可以绞股蓝代茶饮。

⑵运动:适当运动,基础疾病较少的人建议选择活动强度稍大、耐力偏强的运动,但注意运动量不可过大,以不感到劳累为度,常包括慢跑、快走、球类、游泳等。此类运动对于减轻体重、控制血脂及血糖效果较好。

对于年龄偏大、平素身体素质较差的来说,建议进行轻缓、柔美的运动,同前。

⑶情绪:尽量时刻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开导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不要因为扣上“糖尿病”的帽子而有心理负担,避免出现消极情绪、抗拒治疗,同时使其了解随着病程的迁延会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增加。

主张患者多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保持愉悦的状态。

⑷生活节制:生活规律,有节,避免过劳。

⑸日常护理:尽量避免皮肤划伤、烫伤等。

嘱患者多做一些自我按摩:如双手叠加在肚脐部,顺时针按压120次,再逆时针按压120次,增加肠胃蠕动,提高机体免疫力;坐位时双手搓马面经(即膝盖至大腿根部)50次,双手交叉揉搓,促进周围血液循环,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定期查眼底。

泡脚水温度不宜过高,鞋袜要以棉质舒适柔软为首选,避免糖尿病足的出现。

3. 糖尿病并发症期

此期是由于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迁延不愈,出现多系统损害,以心、脑、肾、眼、周围血管、周围神经多见。本阶段多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物模糊不清;糖尿病性心脏病,心悸,胸闷,气短等;脑血管病变,头晕头痛,出现肢体障碍等;糖尿病肾病,腰酸腰痛,下肢乏力水肿,小便泡沫,蛋白尿,肾功异常;糖尿病足,足部溃烂,伤口不愈,无知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肢体麻木,有蚁行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下肢冷凉,知觉减退。若出现这些症状患者应及早就医。平素调摄注意:

⑴饮食: 控制每餐进食量,每餐主食摄入不超过二两。

限制肉类摄入,若出现糖尿病肾病尤其注意;多摄入蔬菜等,减少豆制品摄入;每天一个鸡蛋(可以食蛋黄);每日一袋奶;尽量选择不易消化、淀粉含量少的的主食;粮食宜粗不宜精,或粗精混合,可以选择富含纤维与维生素较多的全谷类、豆类等。

烹调方式以蒸、煮、凉拌为主,避免油炸高温,减少脂类摄入。

同时避免饮酒、吸烟。

⑵运动:此期患者运动要以轻柔舒缓为主,如太极、五禽戏、八段锦、气功、散步等,避免进行强力运动。

⑶情绪:尽量时刻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开导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避免出现消极情绪。

主张患者多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保持愉悦平衡的心态。

⑷生活节制:生活规律,有节,避免过劳。

⑸日常护理:尽量避免皮肤划伤、烫伤等,若出现伤口溃烂不愈,要重视起来,早日就诊。

平素多做一些自我按摩:如双手叠加在肚脐部,顺时针按压120次,再逆时针按压120次,增加肠胃蠕动,提高机体免疫力;坐位时双手搓马面经(即膝盖至大腿根部)50次,双手交叉揉搓,促进周围血液循环,延缓并发症的出现。若经脉不通,全身紧痛患者可做针灸、推拿治疗。

定期查眼底。

泡脚水温度不宜过高,鞋袜要以棉质舒适柔软为首选。

参考文献

[1]刘烨,张琳,洪天配.2011年糖尿病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热点回顾[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6):27-30.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节选(一)[J].中国社区医师,2011.

上一篇:浅谈新时代下的护理公关艺术 下一篇:患者数据均值质控法在临床化学室内质控中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