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支架”理论培养口译技能意识

时间:2022-06-17 09:59:24

运用“支架”理论培养口译技能意识

摘要:口译技能意识的获得是顺利从事口译活动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的获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和系统的训练。建构主义的支架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和训练口译中的技能意识。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口译;技能意识;培养途径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是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是借建筑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来形象地说明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引导教学的进行,使学习者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习者自己,最后撤去支架。这种教学思想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理论,主要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支架式教学模式由以下几个教学环节组成:(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临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进入情景,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景;(2)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让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3)协作学习:通过小组协商、讨论的方法,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4)效果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和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口译技能意识

较之于笔译,口译强调译者的参与。由于说话者的有声语链瞬间即逝,口译工作有很强的“当下性”,要求译员根据讲演者和现场听众或者主题的需要,把所听到的词、词组或句子记住并迅速做出的准确的判断,加工成意群,然后作为一个意义整体记存起来,在说话者话语结束的2-4秒钟内用目的语自然地传达发言者的思想。

巴黎释意学派认为翻译的关键目的在于“释意”,只要译者做到恰当地“释意”即可,不苛求结构与语义的对等或对应。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口译者能发挥的空间不大。如果他们没有扎实丰富的语言及语言外知识与极强的应变能力,“释义”难以做到。此外,翻译尤其是口译中,必须而且应该关注语言之外的各种要素。这些要素可以统称为 “不在场性”。 “不在场性”是根据后结构主义提出的“在场性”概念衍生而来。“在场性”表示“传统”的主导地位,而“不在场性”是指一切可以影响在场者谈话内容、谈话态度、指导思想、谈话策略的因素,包括定论,定见、偏见成见等,可以是文化心理或意识形态,也可以是既定或内定的政策方针。可见,口译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而口译教学“要让学习者拥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坚实的知识底蕴,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而掌握双语思维和转换技能。”

很多翻译理论学者强调翻译的“技能意识”,认为促使译者翻译游刃有余的,不是实践的数量,而是技能意识。“技能意识建立得越早,登堂入室的那一天就会来得越早。”技能是指学习者在特定目标指引下,通过训练而逐渐熟练掌握的对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运用的操作程序。按照性质,技能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智力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抽象思维因素在其中占最主要的位置。培养智力技能要进行科学系统循序渐进的练习,要求教师精讲多练;要举一反三,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口译中所需的技能属智力技能,口译教学中要有效地指导学习者进行这种技能训练。而事实上,造成译者表现不佳的原因有时并不是语言素养的欠缺,而是缺乏技能意识,训练不到位。

三、培养途径

根据支架式教学方法,在教授口译时,教师仅是学生训练口译技能的“教练”,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教练”的指导与帮助下独立训练。在训练时教师要注意循序渐进,举一反三;注意形式的多样化,提供有益的指导和中肯的建议。训练结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反思,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结合。具体步骤是:

1.制定 “最临近发展区”。根据学习者原有的双语交际能力与水平,帮助他们制定出“最临近发展区”,给出略高于现有水平的任务,着重训练他们从两种不同的语言中提取交叉信息和运用知识的方法。这要求教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现有语言水平、双语交际能力及其语言潜能有较全面的了解,有针对性地为不同的学生制定适合他们实际情况的 “奋斗目标”。这种目标应适中,目标太高易挫伤学习者的积极性,尤其自我效能感较弱的学生。这里的“适中”指学生经过主观努力能够完成的、能够从中体验成功的、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能够提高学习动机的目标。

2.帮助学生搭建“脚手架”。口译中任何“不在场性”因素都会影响口译的顺利进行。因此,口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习者对训练项目作深入的理解,提请注意翻译任务中可能会碰到的语言和语言外障碍,介绍有关演讲者和听众的情况,如相关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帮助学生从永久记忆中找出有关主题的知识,进行知识和心理的前期准备工作,尽量减少“不在场性”可能发生的负面效应。要求学生积累不同民族的民风、民情、民俗的知识,关注国际局势与国际热点问题、热点人物,逐渐引导其养成关注“不在场性”的习惯,帮助搭建学习的“脚手架”。

3.引导学生独立和协作学习。根据对口译练习任务的主题及其发生的特定环境的理解,引导学生独立进行翻译练习。这是口译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无须过多地介入,只须认真观察,发现学生个体差异和风格,以进行有效的点评。这里的“独立”并非指“学生个体”,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协作学习,相互合作,共享集体思维成果。

4.科学地评价学习。教师的评价应注重学习者的认知过程,注意把整个学习过程与效果结合起来考虑,多肯定多鼓励。成功的体验会使学习者信心大增,并逐渐形成元认知,养成自主学习习惯,进而获得口译所需要的技能意识。这时,教师可撤去“脚手架”,让学生在实际翻译中获取更多经验,不断提高口译水平,最终在译场上口若悬河,游刃有余。

作者单位: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琦,张建伟. 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1:49-51.

[2]吕俊,侯向群.翻译学―― 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46-149.

[3]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69-74.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86-91.

上一篇:我国应投建公益性的现代化农批市场 下一篇:批发市场功能应有新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