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06-17 06:08:09

预警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预警管理的护理模式在精神科临床护理方面所具有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3年2月~2015年2月某院所收治的288例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行以预警管理作如下分组:常规组144例患者,全部行以常规护理;预警组144例患者,全部基于常规护理再行以预警管理,对比预警组与常规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患者行以护理后在自杀自毁、行为暴力以及跌倒等事件上的发生几率,预警组为5.56%,常规组为13.20%,预警组远远少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家属满意度,预警组为95.14%,常规组为82.64%,预警组远远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警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应用价值显著,推荐临床应用。

关键词:预警管理;精神科;临床护理;临床应用

精神科的护理,因其病情的特殊性和疾病发展的未来不可预见性,使得护理工作处处充满风险。本文基于风险管理,试对预警管理模式进行简单的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从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所收治的288例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男性156例,女性132例,年龄为40~55岁,平均年龄为(48.78±5.71)岁。全部患者均入院时间均超过30天,依照CCMD-3标准进行确诊,均患有精神疾病无误。随机进行分组:预警组与常规组。两组患者在疾病类型、入院时间、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明显不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为常规组行以入院后的常规护理:检查、责任制护理、心理护理。为预警组行以基于常规护理的预警管理。预警管理包括:识别护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密切关注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认真安检、对探视人员与陪护人员进行强化管理、建立健全风险预防机制,以及加强完善护理记录。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几率与患者家属满意度。意外事件包括:自杀自毁、暴力行为、噎食、晕倒、跌倒以及猝死。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7.0对意外事件发生几率、患者满意率等计数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全部计数资料以(n,%)表示,以χ2值检验。P<0.05,则差异的统计学意义显著。

2结果

2.1意外事件发生几率

预警组意外事件总发生率为5.56%,常规组为13.20%。对比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患者家属满意度

预警组满意度高达95.14%,相较之下,常规组则较低,仅有82.6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预警管理的内容

(1)要加强对护理风险的识别能力。护理人员应该积极查阅有关护理意外事件的报道或记录,结合本院患者的特征,对潜在的风险进行预见性的识别,避免同类事件在未来的发生。(2)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言行举止,通过患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来确定患者的病情轻重[1]。每半小时至少巡房1次,巡房完毕后仔细登记。帮患者服药后观察其反应,对于高危患者进行交接班重点关注。(3)要认真做好安检,无论是新入院患者,还是探视家属与陪护人员,都要进行随身物品的严格检查,锋利器具如刀剪或玻璃,还有皮带、打火机等都要排除,以免进入病房后给患者带来危险。(4)为患者家属积极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意识到探视时机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以提高病患家属与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5)要建立健全风险防御机制,针对自杀、出走、损害物品的患者设定“三防”预案[2]。时刻安排人员进行监视,每日两次搜查危险物品,对“三防”患者行以极为严格的防护安全措施。(6)要从护理部-病案室-科室三个层级进行加强管理。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一位护士长进行病案室的文书督查,通过对资料和护理记录的归纳和分析将信息编纂为培训教材,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3.2预警管理的重要应用价值

综合本研究的结果可以发现,在行以预警管理之后,精神科的患者在自杀自毁、噎食跌倒、暴力行为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从13.20%下降了1倍有余,低至5.56%,可见预警管理对于降低护理风险的显著作用。由于预警管理相较于常规护理更加完善,更加以患者为中心,护理人员操作更加严格,对患者更加人性化,因此获得了极高的患者满意度(95.14%)。通过强化风险意识、加强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上的责任感,可以使护理人员的职责更加明确,技能水平更加专业,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柳柳,杜鹃,刘寿娟,等.预警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628~2629.

2彭晓岚,万碧珍.预警管理在精神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医学信息,2015,28(2):137~138.

作者:王丽 单位:湖北省沙洋县人民医院

上一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探讨 下一篇:风险管理对精神科护理安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