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三维目标”在化学教学中走向实效

时间:2022-06-17 06:00:49

让“三维目标”在化学教学中走向实效

摘要:《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模块,目的是使学生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被统称为“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它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

关键词: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正确理解“三维目标”

(一)新课程实施中应处理好“知识与技能”与“过程与方法”的关系

无论对哪一门学科而言,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如果不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因此,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当然,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在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所采取实施的“过程与方法”,对于“知识与技能”结果性目标的逐步整合与达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与优化作用。如果把“三维目标”比喻成一棵树,那么“知识与技能”相当于树叶,“过程与方法”相当于树干,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当于树根。然而在当前普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教育工作者尤为看重“知识与技能”,对于“过程与方法”尚有一定的认识与实践,而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极为忽视。

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作为课程目标,确确实实都应该关注这三个方面。而且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对一个人的一生意义更加深远。不是说知识、技能不重要,知识、技能仍然是新课程重要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更重要。当然,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

二、“三维目标”在化学教学中的落实

在“二氧化硫的性质”一课的导课环节中,教师截取了一段空气质量日报的视频,启发学生思考:当看到二氧化硫为首要污染物时,想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没有。学生思维非常活跃,积极思考,提出了许多问题,主要有:①SO2是从哪里来的?②SO2有什么性质?③为什么把SO2作为首要污染物的一项指标?④如何防止SO2污染?

在“二氧化硫物理性质”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设计了分组实验,让学生观察事先收集在试管中的SO2,并小心闻闻气味,然后倒扣在水槽中,观察SO2的溶解性,让学生对SO2先有一个直观的、感性的、初步的认识。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完善SO2的物理性质。

在“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教学环节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根据S的化合价,推测SO2有什么化学性质?

②根据SO2是非金属氧化物的特点,推测SO2可能是酸性氧化物还是碱性氧化物,可能有什么性质?

③如何验证你的想法?

④你知道SO2还有其它性质吗?

问题提出后,老师给了学生一段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然后由学生总结出SO2的化学性质,即氧化性、还原性、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后,再由老师引导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通过日常生活,有些学生知道SO2还具有漂白性。学生们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一性质并进一步通过实验了解了它的漂白特点——不稳定性。学生知道SO2具有漂白性之后,提出问题:“在前面的实验中SO2使滴入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退去,是酸碱中和的结果还是SO2漂白性造成的?”老师因势利导继续组织学生动手实验,得出“SO2漂白具有选择性”这一特点,它不能漂白指示剂。最后回到引课的几个问题中来,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通过对“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过程的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到,“三维目标”在本课的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全面的落实。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合作探究的方法,了解并掌握了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通过对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方法(猜想—实验—结论)和问题意识。通过二氧化硫以及其它化工生产和化学物质对社会发展利与弊的分析,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辩证看待问题的思想。

三、“三维目标”在理解上的误区

在化学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时还应注意,“三维目标”是课程目标,不一定在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上都有所体现,它的实现需要一个相对长久的过程。因此不能把“三维目标”简化为一个平面的三类目标,在每一节课中过于贪大求全、牵强附会,以求“三维目标”平均达成。应实事求是,每节课应有侧重的某维教学目标。另外,“三维目标”的达成途径不仅在课堂,还要发挥研究性学习、学生实验、课外活动的作用,完成学生能力的逐渐增长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的任务绝不单单是让学生考上一所重点大学,而是为了学生长远全面健康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民族的复兴,社会的进步奠定基础。

上一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一篇:以草为织因编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