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本对话的四个层面

时间:2022-06-17 02:05:43

对话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此,有人不禁要问:文本是客观事物,人能够和它对话吗?其实,由一篇篇具体的课文组成的文本,不仅仅是客观事物,更是像对话中的一个人,就像一个“你”一样在自身说话。这是因为,一篇篇文章浓缩了作者的某些情感、思想和人生体验,我们阅读这些文章实际上就是来解读作者的情感、思想和人生体验,也就是和作者进行的一种间接对话,或者说是和作者进行的一种心灵对话。作者求之以知音,读者求之以会意,双方同时臻于一种新的境界,于是我们便读懂了文章,也就是和作者达成了心灵沟通,取得了情感共鸣。因此,文本是我们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对话伙伴。阅读的本质,其实就是读者通过文本与古今中外的作者进行对话,通过文本与同时代的其他人乃至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进行对话,通过文本与历史和未来对话。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任何读者都必然会带着自己的个人色彩到阅读过程中去,因此,与文本的对话形成四个不同的层面。

一、知识与文化层面

我们知道,一个中国读者可以对《红楼梦》中的宝黛爱情悲剧给予充分的理解,并掬一捧痛惜同情之泪,但是一个美国读者可能就会对此困惑不解:同处一院,两情相悦,何来如此多的苦痛而终致生死一别呢?民族情感、知识结构、文化观念、社会心理等差异,导致了文本解读的隔膜。再如历来人们都认为茅盾的《风景谈》是通过写延安的风景来谈政治,来讴歌解放区军民的崇高精神生活。但是有的读者却从文中的几次议论中读出了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类”这样一个普通而又永恒的哲学命题的阐释,因而认为它是一篇哲理散文。这篇散文的历史意义在于说明为捍卫祖国而战的抗日军民是伟大的,但它的永恒意义则在于说明胸怀崇高精神的人是伟大的,精神卑琐者是渺小可鄙的。可见,与本文的对话是与读者原有的知识、文化密切相关的。而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则是读者的语言知识、阅读知识、写作知识、文化知识的贮藏与丰富的过程,是很有价值的。

二、阅历与经验层面

老作家萧乾曾把阅读比作经验的汇兑,笔者觉得颇有道理。我们知道,人生阅历往往不能跨越年龄的自然规律,对刚刚成年的不谙世事的中学生来说,阅读就是从别人的书中讨教生活的感受和经验。生活既有物理时空中饮食起居的现实性,也有超乎现实、重在内心体验的心灵性。因此,对于人生阅历有限的中学生来讲,阅读是一种丰富其人生阅历、拓展其心灵生活的对话。比如,你会背诵《登幽州台歌》,可让你解读陈子昂的诗人情怀,你恐怕会望而生畏。然而,那次笔者爬“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的蒙山,一路鞍马劳顿后,终登峰顶,极目远眺,但见远山紫雾升腾,数点飞鸟出没其中。油然而生万千感慨:天地之浩渺,宇宙之无穷,生命之卑微短暂。一时间万念皆息。我想:我们的人生同样需要有一种高度,一种空旷才能去与天地对话,与永恒对话。此刻我想起了陈子昂,想象他登临幽州台的那一刻。那一刻他肯定也如我此时一样:兴奋、欢乐、慷慨、悲怆,各种情愫齐集心头,一时间恸哭人生,难以释怀。登山的体验,才让笔者对文本有了深度的解读。

三、人格与精神层面

读者从文本中读出来的东西,就对话的双向交互性而言,实质上就是自身人格力量与精神品位的折射和闪现。作家陈建功说:“我读屈原,感到自己的卑琐;我读陶渊明,感到自己的势利;我读李白,感到自己狭窄。”在读与感之间为自己的卑琐、势利、狭窄而愧疚与不安,就是人格对话所催生的精神增长和心灵提升。让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精神的甘醇会如春风化雨般侵入其心田。试想一下:当学生与孔子对话,观赏人类最瑰丽的智慧花朵的时候,当学生与庄子对话,徜徉在风光无限的山阴道上的时候,当学生与司马、三曹、李杜对话,沉醉在姹紫嫣红的百花园里的时候,怎能不受到伟人人格魅力的感染,又怎能不构建和丰富起自己的精神王国。

四、艺术与审美层面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这首著名的绝句,有人在现实生活眼光的观照下作出这样的责难与修改:“千里莺啼,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究其原因,乃是作为对话一方的读者未能以一种审美的态度,或缺乏一种审美的能力去与读者开展对话造成的。改变这种现象的主要途径,也只有在与文本的实际对话中不断提高艺术与审美能力才能实现。再如阅读鲁迅的《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如果没有必要的语文素养和艺术细胞,单从字面来解读,会认为作者犯嗦无聊的错误。其实不然,文章开头突兀而起,平中见奇,这种“平”到古朴、近拙的笔法,反转过来就奇崛、隽永了。读者需要从艺术与审美层面来与大师沟通:“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其实是作者无聊寂寞心境的外化:连树都是如此单调!作者如此写表明他的内心是希望一棵是枣树,那么另一棵最好是别的什么树,可是另一棵树竟然也是枣树,那么环境的单调无聊自可想见,而环境的单调无聊乃是寂寞无聊之人以寂寞无聊之内心观照之的结果。入选课本的文本有着丰富的审美价值,我们教师应适时点拨引导,促使学生赢得诸多审美感召,丰富审美实践,提高艺术修养。

上一篇:人工智能的威胁 下一篇:“情意智趣”一线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