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6-17 01:03:56

农村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0)12-0117-01

一、化学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及表现

1、专职实验教师缺编

以我校为例,“普实”以后,学校各方面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建起了几间标准的实验室,添置了一些新的实验器材。但专职实验教师缺编,理化生三科都没有专职实验教师,上课的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还要准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药品。这样,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影响了教学质量。

2、部分教师及领导对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缺乏正确的认识部分教师乃至学校领导在思想上、行动上不重视化学实验课,对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是为了实验而实验,或干脆做做样子或当作摆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认为实验课重要,但准备实验时费时费力,忙了一阵子,有的实验还不一定就能做成功。觉得多上实验课是多找苦吃,就出现少做或不做实验的现象。

(2)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减负越减越重,师生苦不堪言。加上升学考题又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水平,认为只要照课本讲清楚实验,让学生背熟,在试卷上会做实验就可以了,大可不必费时去做实验。

(3)认为学习从化学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和性质以及如何用于解题是重要的,但实验本身及过程并不重要,只要口头讲清实验的做法或简单做一下给学生看看,给出实验结果就可以了,免得浪费时间。

(4)部分学校领导在“普九”中一味地侧重办学能力和条件等硬件设施的改善,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师资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实验教学的管理。致使不少教师不能适应实验教学的新要求,使得一些仪器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对实验教学的管理不善,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有些仪器管理人员经常不在岗,教师不能及时拿到仪器;实验做与不做,做得好与坏一个样,有的教师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实验课开出率就不能保证。

3、学生素质普遍较低,严重影响了化学实验课的教学

“普九”以后,小学进初中没有了升学压力,同时也取消了留级制,部分小学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上没有了驱动力,有的家长和老师放松了对学生思想、学习上的管理,尤其是边远乡村小学比较严重。于是厌学之风吹遍每所学校,小学低年级水平的初中生充斥着中学校园。

由于农村中小学生整体素质普遍较低,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课中,存在着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差,以及实验课秩序比较混乱等现象,致使课堂实验质量不高,效果不佳。

(1)大多数学生只凭好奇心盲目观察实验,凑热闹,而忽视化学现象的发生过程及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

(2)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普遍存在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现象,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不善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正确的描述和解释。

(3)少数学生因交通及信息闭塞,小时候与外界接触较少,内心孤僻,在实验课中胆小怕事,生怕弄坏仪器,于是缩手缩脚,不能按时完成实验任务。因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拿到器材后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

(4)有的学生只为了“好玩”而做实验,实验时乱做一通,做完了实验还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5)因农村学校和家庭的教育问题,致使学生行为习惯差。尽管老师实验前反复强调,但部分学生还是不能按要求使用仪器,实验步骤混乱,以致有时损坏仪器。实验完后也不能将仪器整理好便溜之大吉。

(6)由于仪器少、学生多,又没有专职实验教师,不能保证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往往是少数学生做,多数学生旁观,且实验课纪律混乱不易控制。

二、面对现实,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策

在农村中学化学实验课教学方面,既有实际的困难,也有教师、学生的思想认识,素质水平以及学校方面的管理问题。为了切实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我们只有面对现实,对症下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1、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化学实验课教学。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实验课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解决专职化学实验教师缺编,减轻教师负担,切实加大实验器材的经费投入,同时加强实验教学管理,使用好器材,完善和健全对仪器管理人员及实验教师的奖惩制度,在实验上适当考虑教师的工作量。还要真正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改变对老师的考核只重升学率和结果,轻视教学过程的现象。只有这样,也才能使教师在思想上、行动上真正重视化学实验教学,落实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

2、多渠道解决和克服仪器不足。以教学质量和声誉赢得社会各界有识人士的信任,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鼓励教师和学生利用身边废旧物品自制简单实用的教具;对废旧教具进行维修以物尽其用;同级各科任教师应协调合理安排好实验时间,尽量避免“冲突”影响正常教学进度。

3、加强小学教育,切实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黄金时期”。错过了这一时期的良好教育,势必会造成恶性的“连锁反应”,对初中阶段的学习不利。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表现出来的普遍素质较低,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动手能力较差就是由此带来的后果。因此,我们呼吁教育主管部门不要在素质教育问题上只打雷不下雨,切实从小学抓起,从学龄前幼儿教育抓起。

4、加强实验指导,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认真考虑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学生实验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教学时要事先做好示范,提醒学生怎么做、观察什么、注意事项等,要把技能、技巧传授给学生。实验过程中要巡回细心指导,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5、良好的纪律是顺利进行实验的保证。为了保持实验课有良好的纪律,提高实验课的质量,应该做到:

(1)教师一定要对所上实验课准备充分,掌握好上课的节奏,紧紧把握住学生的注意力。课前要注意检查每组器材是否完好,免得实验时影响学生情绪。

(2)选好实验小组长并严格培训,让他们起到小助手作用。

(3)组织全体学生在每次实验前认真学习实验课纪律、制度,讲清这些要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不遵守的危害性,让学生自觉遵守纪律。

(4)为解决仪器少、学生多而带来的混乱局面,可考虑课外时间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轮换实验,这样既便于教师指导,又能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动手操作,因此,也可使纪律得到保证。

总之,我们要敢于正视困难,克服困难,多方面行动起来,才能切实改变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上一篇: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下一篇:初中数学应考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