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初探

时间:2022-06-17 12:21:07

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初探

摘要:设计师将脑内的抽象想法通过与现实之间实物的联系,然后用最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形式我们通常称之为艺术设计。本文主要对现代艺术设计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阐述,并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方法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新意识;设计思维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艺术是人们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相关工具以及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技巧术,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和相互结合的情况下,进行的创造性的劳动。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同时,艺术也是生活的反映。而创新是艺术设计的本源和核心,如果艺术设计中没有创新意识,也就失去了艺术设计的灵魂。

一、现代艺术设计的概念

设计是一种有意识、有动机、积极主观地解决功能,创造市场,影响社会,改变行为的创造行为。现代艺术设计面向大众,更有别于传统设计概念的特征就是受到全球化的影响,设计包容的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现代设计更体现出高科技的运用。

现代艺术设计领域渗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衣、食、住、行、学习、工作、社会交流、旅游娱乐等。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已远不及人与物之间的普遍大量,现代设计正是解决人与人通过物进行交流的手段.人类的设计由来已久,从最原始的劳动工具发展到现代的高档艺术消费品,从解决基本的使用功能到如今的纯精神满足,设计活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设计满足精神功能的特征更显强大。

二、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方法

1、从创新角度看待现代艺术设计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经济文明也在不断地发展,相对的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要求变得大不一样,这种审美价值观和精神文明观的改变也带给设计师新的难题。很多老旧时代的艺术设计因为其存在的时代意义,拥有较深的传统观念的影响,这样的设计作品要面对新的发展和挑战对于设计师来说过于艰难。因为新旧交替,其中包含的文化、背景、历史意义都有所不同,为这样的艺术品注入全新的设计思维模式等于破坏了其原有的韵味,一不小心就可能毁掉艺术作品。但是,正是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种新的设计模式改变了以前过时的设计形式,将艺术设计推向了另一个发展的高潮,将艺术化变得朝理性化发展。这是一种对于人类来说更加舒适和安逸的发展模式,因为人类对于价值取向和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设计师为了赶上这样的思维模式,就必须想法创新,创造出更加帖服人类理想的作品。

任何设计都是先满足其基本需求之后才能想到其他要求,人类造物本身是为了方便,一开始出现设计仅仅只是为了满足生活某种需求或者扫清某种障碍,当这种设计满足这些需求之后才会慢慢朝着艺术的方向发展。例如,火柴的存在是为了点火,而后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火柴变得越来越落后、过时,于是设计师设计了打火机取代了火柴,成了新的取火工具。这是应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设计,也是一种改革和创新,但是这样的设计仍然没有脱离需求的层次。当打火机变得越来越普及,人们设计了更多带有装饰性价值的打火机,这个时候的艺术设计才算真正得到创新和发展,这时候的设计原则才被提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打火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形容为四个字,那就是“优胜劣汰”,当设计的产品不被人类所接收或者渐渐被时代的步伐所淘汰,那么艺术设计就走到了没落的边缘或者说是创新的起点。通过不断的追求,设计更加贴近于人的全新的作品,让人和物在这个时代的思想变得统一,从而达到一种引领时代潮流走向和人类审美水平的目标。

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结合

(1)精心选择与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中仍然具有时代意义的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有精华,也有糟粕,二者并存其中,在现代环境设计艺术中,我们要对这些浩如烟海的文化元素进行必要的选择与提炼,有针对性地选择继承。一方面,一些明显已经与时代要求不适应的诸如过于反映封建等级思想或重男轻女思想的元素则不应该继续出现在现代环境艺术之中,,还有一些明显不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内容也是如此;另一方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品不可胜数,有古典诗词、书法、京剧、国画;有故宫、长城、敦煌莫高窟、苏州园林;有绫罗绸缎、唐装、旗袍、中山装等。面对这么多遗产,既是我们的幸运,也给我们的选择与提炼增加了难度。在进行具体的设计时也要有所取舍,要选取最有代表性、最能体现中国风格的元素。

(2)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品元素的时代化

在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精心筛选和提炼后,设计者也不能对这些元素进行照搬照抄,而是应该视具体的设计意图,将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的新科技和新工艺揉合在一块,体现时代与传统的结合,不能是简单地仿古。如中国传统装饰要素多为不能适应于现代化都市的密集环境的木材、天然石材、陶瓦、土砖等。因此,在现代建筑环境设计中,我们应该运用现代的建筑材料进行装饰造型,但形式与立意还是应该参照传统装饰要素的合理设计理念,从而既能体现新代的进步,又能保证传统文化的意境和品质。

3、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才是艺术发展的方向

前面所提到的创新是在艺术作品被时代所抛弃的前提之下,或者说是因为某些因素变得不再被人们所需要因此需要创新。但是这种创新并非是一种摒弃,这件艺术作品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意义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在创新的同时还要考虑传统才是真正艺术的发展方向。在艺术设计中融入民族性的东西,这些带着文化内涵的东西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的,它们不过时、不陈旧,永远跟得上人类前进的步伐。但是一味地守旧或者只专注于一样东西也势必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加入新的思维模式,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艺术设计理念才是艺术设计的一种更新颖更具体的发展方式。

很多的设计师在设计作品的时候会带着浓厚的本民族色彩,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传扬民族文化而且这样的设计作品更容易被人所接受。但是一味地追求本民族的东西,作品会变得越来越单一失去吸引力,甚至有的设计师十分排斥外国文化,这样的想法其实是十分不利于艺术设计的发展。在面对异国社会的产物,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的态度,避免盲目排斥和接受,应该有选择的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来扩充自身的内涵,丰富作品的灵魂,加深作品的涵养。

将艺术设计不断的深入到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之中,摒弃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粗浅、狭隘、偏颇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传统文化形式上的简单嫁接和盲目照搬,要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灵魂;我们提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与思维方式相结合,保留中国本土设计的艺术本质和民族审美特征,设计出真正具有民族气息的高水平作品。应该以开阔的眼界和创造的精神,积极地汲取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设计师只有基于深厚的文化功底与独特的目光,从民族文化与艺术中引发创造灵感,创作出的作品才是属于民族的,才会成为惊世作品,也才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结束语:

如何正确地看待艺术作品的传统与创新,如何看待非本土文化对于艺术设计的影响,这些都是今后需要研究的问题。这个问题还需要无数的艺术工作者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努力来确定艺术创造的发展方向,只有不断地挖掘和探索才能找到艺术设计真正的发展趋势,找到艺术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吴姗.基于传统文化视角的艺术设计与广告创意研究[J].商业财经,2013(12).

[2]杨天明,薛立克.浅谈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美术大观,2007(03).

上一篇:汽车工业亟须“去身份化 下一篇:冶金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