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小企业内部控制浅析

时间:2022-06-16 03:13:41

保健品小企业内部控制浅析

摘要:保健食品市场潜伏着不可忽视的危机:质量良莠不齐、行业信誉度差、管理相对滞后。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生存发展,急需通过内部控制规范自身管理水平,防范来自外部和内部的风险。

关键词:保健品;内部控制;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管理者及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风险就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信息报告质量真是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管理当局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有必要建立一系列标准、规则、制度来规避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但目前我国小企业由于缺乏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而疏于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即使制定出来制度由于缺乏操作性也形同虚设。企业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就保健品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其特别薄弱环节并提出建议。

一、保健品行业现状

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可以看到它走过一条曲折的道路,曾经有过兴旺,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但天花乱坠的广告使保健食品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随着《食品卫生法》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而后进入整顿和平滞阶段,随后又进入复苏阶段。重新进入兴旺阶段的保健食品似乎又“好了伤疤忘了痛”,保健食品市场鱼龙混杂企业欠缺自我规范、行业自律。2012年爆出的毒胶囊事件,又深深地刺伤消费者的心灵。保健食品市场存在着“乱象”,使公众对保健食品的信任度大幅降低,行业陷入信誉危机。

二、目前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意思薄弱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带有强制性质,而对其他中小企业鼓励执行,那实际情况是一些企业根本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一些中小企业,公司组织架构混乱,历史形成一切大小事由一人决定。企业领导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了解,经营行为无章可循随意性大,把”利润最大化”挂在口头,落实在行动上。由于缺乏内控管理,各种风险成为现实,利润最大化往往事与愿违,企业常为此交“学费”。具体业务发生前无章可循,事后补救成本巨大。

2.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核算不规范,账目混乱,在利润最大化的要求下,财务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少缴税。出于逃税、避税的考虑,决策者甚至要求会计人员做两套账,想方设法截留和隐瞒各种收入,资金体外循环。违法成本相当高,企业也为此付出惨痛教训,教训过后依然不改,继续心存侥幸。

账实不符,家底不清,会计信息不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还因账务混乱无法准确及时与供应商核实往来账款,严重影响公司声誉,导致企业风险不可控。

重大的财务报告缺陷,由于存在账实不符,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及时性无从谈起,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只能是虚假的,严重误导使用者,干扰市场秩序。

3.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业务层面没有合理的业务流程和有效的控制方法。由于欠缺现代企业意识,用人原则是任人唯亲,公司高层和一些关键岗位人员互为亲戚,关键业务一人办理全部业务,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自己监管自己。

质量是企业是生命,对于保健食品行业尤甚。但因为采购是关键岗位,老板只信任“自家人”,导致采购一人全权办理,无计划、无合同,供应商选择随采购人员喜好,供应商是否具备相应资质,提供的原材料有无质量检测证明,企业并不关心,购入原材料不能做到每批检验,产品质量没有保障,保健品行业爆出重大质量问题就不意外了。

三、企业内部控制建议

1.合理设置内部职能机构、完善组织架构控制

公司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环境的最高层次,健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将为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使企业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分离,形成制衡。企业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任何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避免“一言堂”、“一支笔”现象。

关注内部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和运行的高效性,内部机构设置是否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是否以发展目标为导向,是否满足专业化的分工和协作,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否明确界定各机构和岗位的权利和责任等。

2.完善会计系统控制、加强财务报告控制

加强法制教育,上至决策者,下至财务人员及具体业务经办人员积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思。企业负责人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承担责任,财务部门负责财务报告的编制,企业内部参与编制的各部门应当及时行财务部门提供真实的编制信息。

重点关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对财务报告产生重大影响的交易和事项的处理按规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批。定期进行资产清查、债权债务核实。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规定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账薄记录编制财务报告,做到内容完整、数字真实、计算准确,不得漏报和随意进行取舍。

3.完善业务流程、强化风险控制

利用各种渠道、途径培养员工的风险识别意识,加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管理,明确流程中各环节、相关岗位的衔接方式和操作标准。质量是保健食品企业的生命线,从源头入手监督产品质量,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确保公司战略目标实现。

制定各业务层面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如采购环节,建立采购申请制度,采购部门汇总平衡库存物资后编制采购计划,依据授予的请购权,按权限和程序审批执行。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对供应商提供物质的质量、价格、交货及时性、供货条件极其资信、经营状况等进行实时管理和综合评价。建立严格的采购验收制度,确定验收方式,明确验收标准,出具质量检验报告后方能入库。

物质供应过程管理,及时跟踪合同履行情况,对有可能影响生产进度的异常情况及时提出解决方案,确保各业务的可追溯性,尽可能避免风险发生。

参考文献:

[1]弓璐璐.我国保健品行业现状分析.搜药网,2009.

[2]彭韶兵,冯建.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浅析药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 下一篇:美联储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后对银行业机构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