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隈研吾作品中的材料表现

时间:2022-06-16 11:09:13

【前言】浅析隈研吾作品中的材料表现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建筑的形式飞跃在绝大部分意义上说其实是来与科技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透视法的出现使得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开始了教堂穹顶的设计;钢结构的产生带来了结构的根本性飞跃,由此才可能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建筑内部空间;然现代社会中,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脑辅助设计...

浅析隈研吾作品中的材料表现

[摘要]本文以隈研吾材料表现为主旨统领全文,揭示其对于虚假的材料运用方式的摒弃,进而,他转向关注建筑建造的过程和结果的真实性。同时不断探寻着建筑形态、和材料认知的新的可能性。他执着的发掘着地域性材料的独特魅力及其与结构的紧密关系。

[关键词]隈研吾材料结构

隈研吾是日本顶尖的建筑师之一,其1954年出生在日本神奈川县,1979年从东京大学大学院毕业之后,进入了户田建设公司,做了几年在建设公司的设计之后,1985年~1986年期间,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学习。在1987年与筱原聪子成立了空间事务所,并在1990年开始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即现在著名的隈研吾建筑事务所(Kengo Kuma&Associates),进行独立的建筑活动。

在当代建筑的浪潮中,隈研吾显得非常特别,他的建筑物优雅而精细,在当代建筑师正试图表达强烈情感愿望与形式组合的大环境之下,他却把目光慢慢转移到了被人渐渐所遗忘的日本传统与材料的表达当中。建筑原本就背负着从某种环境中显现出来的可怜命运。在当代的意识形态下可以说是一种被迫的从环境中割裂开来的宿命。但是隈研吾却希望颠覆20世纪发明出来的这种体系,寻找出建筑发展的新出路,并不断追寻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共通性。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建筑师试图找寻某种模糊的边界来拉近内外环境的交流互通。他的建筑创作试图去寻找建筑空间与材料、传统技艺与情感表达、社会历史与责任的平衡。

一、材料属性的展现

建筑的形式飞跃在绝大部分意义上说其实是来与科技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透视法的出现使得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开始了教堂穹顶的设计;钢结构的产生带来了结构的根本性飞跃,由此才可能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建筑内部空间;然现代社会中,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脑辅助设计正成为设计界的主导力量。我们建立三维模型然后在对其表面材质进行贴图处理,形成期望的电脑模拟效果图。这一切仿佛就是混凝土施工步骤的翻版,在现代社会中,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已经发展为一个极为成熟和合理的阶段,到处都能看到先竖立起结构框架然后再在其表面上贴上合适的装饰材料,这种设计施工顺序也成为了必然法则。建筑师只有先考虑好结构选型然后才能开始去思考运用什么样的材料来配合。这样一来,材料很显然的被放置在了整个建筑工程的从属位置了,受制于结构形式的要求,最后能够选择的材料也是很有限的。

二、对材料与结构的再认识

“我怀着寻求物质的具体性、并将其搞清楚的想法,去了很多地方旅行。结果,找到了几种令人深思的物质,真正实现了对物质的了解。”

在如此的建筑环境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要如何才能够对材料与结构有新的认识呢?隈研吾认为只有在丢下结构的包袱的情况下,建筑师们回归到材料本原来思考如何在设计的开端就了解和展示出材料的特性。在建筑设计中凸显材料固有的表现力与地位,促使在选择材料的同时去考量建筑结构的选型问题,他认为材料与结构应该是处于同一层面上,同一地位的。这样就不会出现所谓的先后关系,不会再是先有结构设计再考虑的内外装饰的情况发生了。

对于试图包裹一切的社会体系来说,一切事物都在与自然的接触中无形中多出了一层隔阂,比方说对于建筑顶棚的处理方式上,如果不把顶棚覆盖起来,钢结构的骨架就很可能集落灰尘从而影响使用者的观感。然而包覆起来以后我们又观察不到建筑的结构性,当然也摆脱了灰尘的困扰。但是这种包裹一切的风潮却让人觉得无趣。在安腾广重美术馆的顶棚处理上,为了达到木格栅能够轻巧的安置于屋顶之上,隈研吾通过氟树脂钢板立铺,然后在钢材卷边的地方安装了板状的杉木格栅。这样的结构对于防雨来说没什么好担心的,并且在连接的金属构件与屋顶之间留有了足够的呼吸空间,同时也考量了格栅的排布尺度问题,从而防止落叶掉落堵塞了这认为创造的间隙。游览者会陶醉于光线被几层结构分割开来的纤细粒子,流通的空气与不时变化的阴影也时刻在暗示着环境的变化。

在探寻材料自身表现属性的潜力,找寻合理的建造施工方法来最大程度的发挥材料的优势。在修建梼原町地域交流设施的时候,隈研吾第一次接触到了杉木这种材料,但是1994年他却从没有过建造木结构建筑的任何经验,同时对于质地松软的杉木来说根本达不到作为结构框架的需求。他希望是表达一种透明性的木盒子但是单纯依靠杉树很难表达,最后通过很多的研究实验用钢管与杉木共同组合完成使命,钢材和杉木的结合,正好让两种材料特性有了互补。从而达到了结构与材料的同步设计过程。到了2006年隈研吾在后来的梼原町政府办公设施中再次运用了杉木,这个时候他显得不再那么缺乏经验了,使用杉木做成了两层格子状的结构体系,使得这个建筑成为了当时日本最大的木质结构的政府办公楼,最大跨度达到了18米,这也很大程度上显示了日本木结构建筑的品质保证。

在安养寺木造阿弥陀如来坐像收藏设施的建造中,隈研吾观察到基地附近的一个土墙的夯筑技术,从而尝试着使用它,夯筑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早在中国殷、周时期就出现了,技法也很是简单,只要在木质的模具中灌入土、稻梗、石灰,再用棒子夯实,等待其凝固就可以了。做好大约300m2见方的土块,然后在工地上一块块的垒砌起来,垒砌的时候给土块的侧壁留有了空隙来通风换气。同时夯土块良好的温湿度调节作用也使得其本身既是结构体又是空调设备。

由此看来打破后现代主义这种包裹建筑的方式,显现出建筑本原的面貌的方法,我们可以理解为解除后现代的实际方法。从上面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去除包覆,回归材料与结构的真实性被明确的表现在隈研吾的许多作品中,同时,材料的独特属性才能真正才建筑中显现出来。

三、材料的抽象化与真实性

在隈研吾的作品中我们很容易去发现其结构与材料的显性表达,同时还能体会到其运用材料的属性来抽象出某种意向,这以手法使得原本单一的材料属性突然有了别样的效果出现,给人一种震撼体验。

建筑形象有时很难用片面的画面来表达,建筑是具有深度的实体,而类似照片的呈现很大程度上是经过美化处理的效果,达不到真实反映建筑空间的效果。20世纪里照片是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的,但是现在发展为去追求一种照片所不能表达的光的感觉。在运用这些去包裹化的原始材料的来抽象化的时候回惊奇的发现二维影像所难达到的境界。隈研吾钟情于日本的传统材料,这些质朴材料的有其固定的物质性,很难去抽象化处理。但是隈研吾却利用自己的独到处理方式,就如那须历史探访馆项目里,他把稻秸草这样的充满乡村气息的材料特质发挥到了极致。为了去控制建筑的透光率,隈研吾与瓦匠久竹章先生经过多次的探讨,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终于找到了一种办法:通过建筑胶黏剂把稻秸草和强化的铝合金材料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做成类似干鱼片的般质感的可以移动的板墙。整个很是轻巧,只用一根小指头就能轻松的移动它。这种可以移动的土墙达到了类似木墙的半透明表达。材料的创新运用比起单纯的贴面处理来的更为自然与贴近环境,他用这种乡土材料营造出了一种轻盈的、暧昧的、抽象的感觉。虽然很难去抽象化的材料还是被他很是巧妙地转化了。同时抽象后的材料反而映衬出了材料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日)隈研吾.十宅论.朱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日)隈研吾.负建筑.计丽屏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3](美)Botond Bognar,Kengo Kuma Selected Works,Princeton: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2005

[4]吴耀东.日本现代建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上一篇:电脑脚转换开关 下一篇:对公共环境的理论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