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2-06-16 09:57:41

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摘要】本文从传统文化道德规范探讨“感恩”意识实质,分析当代背下大学生感恩意识淡漠的现状与成因,并指出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最后分析如何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感恩;感恩意识;培养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意识是每个大学生都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原则修养。针对部分高校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通过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和社会的和谐进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感恩意识概述

“感恩”一词源于英语“Grace”,表示上帝带给人类的爱与恩典,及由此产生的感恩。在中国汉语体系中,感恩作为一种为人的内心意志,已延续几千年的历史了,其最早是出自于晋朝陈寿的《三国志・吴书・骆统传》:“令其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而儒家赋予感恩意识的内涵是最深刻的,儒家文化认为个体要努力实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道德品质,通过忠、孝、节、义来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程度,其内在本质就是感恩。i《说文解字》对感恩的解释是:“感,动人心也;恩,惠也。”《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感恩的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谢”。它包含两层含义:懂得感恩和学会报恩。懂得感恩,即懂得和领会别人给予自己的恩情;学会报恩则是指要懂得回报他人,回报社会。当前教育理论界比较认同的感恩的定义:“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ii

二、 当代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必要性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iii感恩教育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题中之意,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和谐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但处于90年后的大学生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生活,对“知恩图报”等中国的传统美德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不仅必要而且必须。其次,高校是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和实施感恩教育的基地。通过实施感恩教育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乃至施恩的人文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思想情感和健全精神人格的塑造,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

再次,感恩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构建和睦的家庭关系,使得学生能养成尊老爱幼,体谅父母的好习惯,能促使他们珍惜现有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更加积极向上,以回报亲人。

最后,感恩意识的培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党的十六

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9大目标和主要任务,其中第五个任务是“增强全民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其目标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成因

从上述论述可知,感恩意识的培养具有现实的必要性。现代社会中不乏心存感激,对家人,对社会予以回报的人群。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出现感恩意识淡薄和缺失的现象。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把父母的付出和老师、同学以及社会的帮助看成是理所当然,对亲情、友情、师生情等缺乏感恩意识,生活中缺乏宽容和理解,尊重和互爱。造成上述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具体而言,可归结于如下因素:

首先,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由于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又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其思想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家庭条件不好的人往往有较多的自卑感,抑郁感等,认为社会是不公的,而条件较好的人由于从小养尊处优,往往眼高手低,

其次,对于广大家庭而言,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生活条件的改善,90年后的大学生们大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一味的宠爱和溺爱以及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使得他们从小缺少锻炼,很少懂得对他人的关爱和体谅。

再次,对于高校教育而言,很多学校更多是关注对学生基本知识的灌输和教育,注重教育的功利性,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育人并不是学校工作的重心,容易导致对学生品德教育和感恩意识培养的忽视。

最后,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出现,使得民众趋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知恩图报,无私奉献等感恩观念受到了冲击。同时,高科技产品的出现占用着学生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亲情丢失与感情淡漠,感恩意识的培养无形中被压缩了空间。此外,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走向世界,西方的不良思想也涌入我国,西方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思潮,亦对整个社会感恩意识的推行产生影响。

三、 培养和增强感恩意识的途径

感恩意识的缺失将给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极为消极的影响,其危害不可小视。因此,必须在分析感恩意识缺失的成因后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首先,在学生个人方面,应主动养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宽阔的胸怀和宽容的心态,理解和关爱他人,正确认识到父母、师长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学习和生活,将感恩意识付诸于行动。

其次,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是子女最初的老师,因此父母要避免对子女的过渡溺爱,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如让孩子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让子女在劳动中正确的理解和体会父母的辛劳和爱,更加热爱家庭,珍惜家庭生活的幸福。同时,父母应以身作则,尊老爱幼,对他人对社会心怀感恩,为子女树立好的榜样。

再次,在学校教育方面,各高校应重视对学生品德和感恩意识的培养,构建一个完整的感恩教育体系。第一,学校应提高对学生感恩意识培养途径的重视。感恩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部分,是一项复合工程,需要学校各方面力量的努力。有些学校在机构设置方面,将德育与就业管理合并为一个科室,既负责学生的德育教育又负责学生的就业指导,人员、时间和精力的缺乏使得这个科室很少注意学生的德育工作,而降工作重心放在就业管理上,即使是在实行德育管理的学校,其德育教育也仅局限于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并且以理论笔试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德育教育的好坏,这使得出现了很多成绩好的人其品德和感恩意识并不强的现象。第二,在德育教师配备及教师自身素质方面,学校应引进专门的德育教师,教师应注重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向学生讲解感恩意识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中国自古以来不仅有“施恩不图报”的美德,更有“知恩不报非君子”的古训。同时以言行传教,用自己尊重学生、和蔼可亲、爱岗敬业的高尚人格魅力影响学生,鼓励学生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积极参加社会义务活动,在劳动中学会感恩,懂得感恩。

最后,从社会的层面来讲,要从各方面加强对感恩意识的重视。政府作为社会环境改造的组织主体,应担负起德育的社会环境改造职责,倡导感恩,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感恩氛围。这首先要求政府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在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同时,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感恩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

总之,在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过程中,要将学生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种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四位一体,各方面齐抓共管,大力合作。这样,常怀感恩之心,常为感恩之行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任现品.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J].孔子研究,2005.(1):93-100.

[2]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10

[3]徐辉,黎万和.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03.4(3):213-215.

作者简介:雷兰菊(1974.10--),女,湖南郴州,湖南省湘南学院护理学系专职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研究

上一篇:对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下一篇:对新时期地方专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