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时间:2022-06-16 08:23:31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特定社会文化群体,大学生肩负着传承思想学术、创造文化成果、服务社会大众的重要使命。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强化其爱国精神与民族认同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别是建设文化强国进程,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所谓人文素养,一般是指经由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和学习所具备的知识水平、研究能力,以及由此而体现出的内在修养和品质,如道德水准、价值取向、文化素质、审美情趣、心理素质、人际交往等。在中华文明漫长的演进过程中,孔子及其所创的儒家学派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提出修己安人之学。他们不仅注重完善自我,还倡导关怀社会他人,关注天地自然,如孔子主张“为仁由己”(《论语•颜渊》),认为君子应当具备美好的德行和精深的学识;孟子提倡仁、义、礼、智“四端”说,要求“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朱熹等学者也围绕“尊德性”与“道问学”的问题,阐述了治学、为人的途径、方法。在《论语》、《诗》、《书》等儒家经典中,贯穿着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的传统文化观念,它们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共通的价值取向。大学生研习这些传统文化典籍,通过内省自修,不仅可以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和审美情趣,还能净化心灵、健全人格,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与稳定的心理素质,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传统文化教育还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爱国精神与民族认同感。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务实致用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植根于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构成了中华民族浓郁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无数先进的中国人面对家国危机选择了前赴后继,自觉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体现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凝聚力是使成员保留在群体中的血缘、地域、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的合力。具体到中华民族而言,即是个体对中华民族共同社会规范、价值准则的信奉,个体在中华民族共同利益问题上所产生的相互依存性,以及个体与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在国际化的背景下,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加深大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伦理规范和价值准则的认知,提高其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将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爱国精神与民族认同感。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因此要善于运用传统作为革新的动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高校开展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增强大学生精神力量,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中应有之义。只有使大学生乃至全民族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满文化创造活力,享有传统底蕴丰厚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风貌,才能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二、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其分析

近年来,教育部《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司[2000]36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先后出台。在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热”兴起并持续升温,“百家讲坛”的热播,传统文化经典的畅销,各种“读经班”、“国学班”的层出不穷,都昭示着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条件已经初步形成。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当前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教育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应该说,近代特别是自“五四”运动以来,传统文化经历了一段漫长而痛苦的调适期。而号称“破四旧”的,更令传统文化饱受摧残。经此劫难,传统文化在国人心目中也不复神圣尊严。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社会亟待发展与人才极度匮乏的矛盾,也使这一时期的教育在客观上带有一抹明显的功利色彩。重专业知识轻人文素养,与单方强调道德说教而忽视文化传承,成为传统文化教育领域中的两大误区。在此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群,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带有传统文化观念淡薄、相关知识匮乏等时代烙印,而当他们以家长、知识分子乃至教育者的身份参与到社会文化生活中时,无疑会对传统文化教育产生消极的影响。传统文化教育趋于弱化、形式化,还有其现实的因素。由于一些高校领导单纯看重招生率、就业率指标,未能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教育的战略意义与重要价值,而仅仅将其视为拓宽大学生知识面的业余课程,因此在设置课程时,往往没有结合学校自身定位,充分考虑学生在专业、年级、兴趣等方面的特点,在选择教材讲义时也过于单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家财政在高等教育上的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增大,但经费增长的幅度与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仍然存在矛盾。具体到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就体现在教研经费投入总量仍然很少,教研工作缺乏充分的资金保证,致使传统文化教育难以行之有效地开展下去。在学科建设上,一些高校缺乏长远规划和宏观布局,使传统文化教育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教研活动也举步维艰。同时,师资水平的参差不齐也是当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应当说,在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师资中,绝大多数教师具备文学、历史、哲学等专业学科背景,但也有部分教师本身“教非所学”,传统文化底蕴欠缺,甚至对传统文化存在错误认知和取向,而即便是知识储备充足的专业教师,也往往因为同时担负其他教研任务,而难以保证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传统文化教研活动,长此以往,势必会对教学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部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僵化,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许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仅停留在简单的认知层面,而很难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使传统文化教育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此外,随着西方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不断渗透,加之社会传媒的推波助澜,一部分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社会不良文化一味认同甚至趋之若鹜。上海交通大学一项调查显示,在过节问题上,68.77%的学生选择喜欢过“洋节”;相较于对西方节日的熟悉,仅有50%左右的学生能够正确回答中国传统节日的日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未来走向,持乐观态度的人数仅占29.91%[1]。有课题组曾就大学生信仰问题在某市两所本、专科高校展开随机调查,结果发现,被调查的大学生普遍存在信仰缺失、责任感缺位现象,他们虽对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并高度认可其当代价值,但这种了解和认可也只限于理论和心理上[2]。另外,在美术等艺术类高校大学生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漠视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欠缺等现象[3]。一些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不高,践行传统美德的能力较差,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扭曲,出现了毒害室友、追求享乐等不良事件,从而折射出我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某些严重缺失。

三、高校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作为传承优秀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高校是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中枢。必须以高校教育为重心,联合社会、家庭和个人,形成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合力机制。首先,结合学校定位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机制。研究性大学、教研型大学、专业院校等应明确自身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处地位和应承担的职责,对自身类型、办学特色、办学目标和水准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各类高校应建设好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课程教材、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要素在内的课程体系,并因地、因时制宜,选择开设传统文化类的通识课程,同时注重学科渗透,充分挖掘相关专业课程的人文内涵,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以使大学生具备较为系统的传统文化认知能力与方法,增强其民族自尊心与文化认同感,增加文化创造活力。编写校本教材或讲义,开展研修活动。如外语类院校可以英文讲授传统文化课程,立足本土文化,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增进国际理解。高校可通过举办讲座、文化沙龙、研修班等方式研读经典,改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以有力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评价体系应进一步完善,形成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其次,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研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十之后,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其中明确提出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和相关高校应积极贯彻党的会议精神,加大传统文化相关课题的科研力度,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点项目给予优先扶持和政策倾斜;组织优秀学术队伍整理、点校重要的传统文化典籍,并联合专业出版社刊印出版;积极推进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产业化建设,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提高国内外文化交流水平,以孔子学院等机构为中介,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同时,不断提升传统文化任课教师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鼓励其参加各种形式的在职、脱产培训,建设一支传统文化学识深厚的专家型教师队伍;完善教师聘任、培训、奖惩制度,以充分保障教师权益。最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在众多体现办学理念和价值诉求的校园文化标识中,尤以校训最为凝练,很多校训都直接取自传统文化典籍,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的“乾卦”和“坤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4]14,“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4]22。体现出对民族精神和文化价值的传承。高校应不断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完善校训、校歌、校徽等文化标识建设。同时,可以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等为依托,引导高雅艺术进校园,开展有关书法、篆刻、戏曲等富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借助国学网、国学论坛、高校联盟等网络平台,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以进一步丰富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当然,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环境还有赖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各级政府和党组织应通过不同渠道宣传主流文化、高雅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同时,以社区、单位等为中介,普及传统文化知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家长的传统文化修养,倡导家庭参与其中;大学生也应注意培养个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对传统文化充满“温情与敬意”[5],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发展和保护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历史地看待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增强对异质文化的理解、尊重与包容。各类高校只有在合力教育机制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才能不断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而有助于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李燕工作单位: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人文学院

上一篇: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论文 下一篇:美国教学下多元文化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