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视域下地方高校图书馆男性馆员的生态状态分析

时间:2022-06-16 05:57:15

社会性别视域下地方高校图书馆男性馆员的生态状态分析

[摘要]基于社会性别理论视角,结合问卷调查方法,从劳动的性别分工、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高校人才流动和高校行政化四个深度,探讨地方高校图书馆男性馆员在社会性别文化背景下所承受的生存压力及其原因,提出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社会性别意识、发挥图书馆组织功能、营造科研氛围等途径缓解其压力。

[关键词]社会性别理论地方高校男性馆员 生存状态压力

[分类号]G251.6

引言

社会性别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中孕育产生的。最早明确提出社会性别概念的是英国社会学家安・奥克利,她在1972年出版的《性别、社会性别和社会》一书中对生理上的性别(sex)与心理和文化上的社会性别(gender)做了明确划分,她认为“性别是生物性的,而社会性别是文化性的”。1975年,美国大学生盖尔・卢宾提出了“性/社会性别制度”(the sex/gender system)概念,她认为“社会性别是社会强加的两性区分”、“它是性的社会关系的产物”。随着女性主义学术和理论的发展,社会性别概念所具有的标志性意义逐渐凸显,它解释了两性之间的生物差异如何转化为社会差异,并以此维持一整套不平等的社会制度,这种社会制度曾经在人类历史上非常有效地存在过,并依然存在。这一整套不平等的社会制度所维系和延续的便是父权制,它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宣扬男性中心主义,以实现社会结构内女性的边缘化及男性群体对女性群体的压迫。

然而,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男人解放运动”及相关研究却发现,社会性别文化在对女性不公的同时也使男性受到伤害。男性群体霸权的获得与加诸男性个体的压力与紧张,使得尤其是不占有资源、游离于权利体系之外或与社会性别文化不相符的男性个体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近年来有关男性图书馆员的研究对这一领域有所触及。研究表明,男性图书馆员情绪衰竭程度高于女性,他们在目标价值、社会信心、获得满意度、组织氛围及情感承诺等方面与女性存在显著差异,明显低于女性。尤其是男性普通员工的心理体验更加消极,问题更为严重。这便导致男性馆员的流失等后续问题的发生。虽然与公共图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在社会认同等方面更具优势,但高校男性馆员的流失已是不争的事实,他们的职业生涯面临诸多困惑。这些研究虽也提及了社会性别因素,但缺乏基于社会性别理论视角对男性馆员生存状态的审视。因此,基于社会性别理论对男性馆员群体的一支――地方高校图书馆男性馆员生存状态的分析,不仅是对他们在社会性别文化背景下所承受的生存压力的探讨,亦是对有关男性馆员研究的有益补充,并能对这一群体职业发展状态的研究有所启示。

2研究设计与统计

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作为图书馆行业的两大分支,由于服务功能、服务内容等方面的区别而各有发展的侧重点。同为高校图书馆,重点院校图书馆与地方(普通)高校图书馆由于依托的环境不同,其发展也是有差异的。依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环境的差异或变化影响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轨迹。因此,本文选取安徽省7所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男性馆员为研究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资料。共发放调查问卷109份,回收有效问卷107份。被调查者的年龄、职称-及学历分布较为合理: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10.3%,31 40岁的占43%,41-50岁的占32.7%,51-60岁的占7.5%;具有初级职称的占8.4%,中级职称的占76.6%,高级职称的占15%;具有大专以下学历的占8.4%,大专学历的占15.9%,本科学历的占68.2%,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占7.5%。3研究分析

人类产生伊始便存在按照性别分配劳动的分工方式,作为人类自身寻求有效的组织社会的方法,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跨文化现象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所谓的社会分工具有等级化的意义,即便这种等级化通过文化的浸染已内化为性别分工的信仰从而隐匿了其强制性,由分工等级化所带来的价值评判在社会成员个体的价值实现中无疑将扮演着武断与霸权的裁决者形象。除却在人类社会初期可以瞥见女性的身影,人类历史俨然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男性奋斗史,由此确立的社会性别权利关系和等级架构为男性的社会期待作了唯一的注解,实现这一社会期待成为每个男性个体的生存目标。虽然随着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社会性别文化不可避免地遭遇挑战、反思与解构,但其仍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之一,依然主导着人们的生活。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地方高校图书馆男性馆员们所承受的来自社会性别文化的挤压。

3.1 劳动的性别分工对男性馆员的压力

虽然在任何历史时期,女性的劳动都没有仅仅局限在家庭中,但父权制的意识形态却将男性划归公共领域,女性则被有意识地划归为非公共领域,或只能在公共领域居于次要地位。社会性别文化建构的是两性刻板的性别角色,政治、军事、经济等具有支配性、技术性、高酬的工作理所当然地被视为男性工作,这种职业的性别隔离不仅是对女性劳动价值的贬低,更使得大多数缺少资源的男性个体承受“男做女工的社会歧视。下表对传统观念中应当由女性承担的工作作了统计:

以上10种“女性”职业充分体现了社会对女性的性别期待:擅长照顾工作,适合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图书馆纸质卡片的操作模式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为职业的性别隔离提供了理由,图书馆成为性别隔离程度较高的职业之一,并导致整个图书馆从业人员的自我评价普遍不高,自信心不足。虽然高校图书馆笼罩在“高等教育”的光环之下,但在这“象牙塔”的内外,都没有因此将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位划归为理性、睿智的男性工作,与表现为男性强势的高校教师职位之间并不划等号。本研究选取的安徽省7所地方高校图书馆中的女性职工约占职工总数的72.3%,而这早已是我国图书馆业的普遍现象。问卷调查中,当问及“图书馆馆员职位更适合男性还是女性”时,近86%的男性馆员并没有对“女性”选项作出选择;但当回答“您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从事何种职业”时,仅有3.7%的男性馆员选择图书馆馆员职位。两者之间的矛盾反映出男性馆员对于来自社会性别文化的挤压是有切身感受的,图书馆界男性馆员的流失问题大多基于此。但长期以来,图书馆领导者和男性馆员们都对这一问题持回避态度。回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正是笔者撰写此文的初衷。

3.2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对男性馆员的压力

社会性别文化对社会分工的规定赋予了两性迥然不同的社会角色,进而决定了两性在性别气质方面的范畴化,通过性别气质的差异凸显权利之分。美国激进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米利特认为,塑造典型的性别气质是使两性朝着有助于父权制方向发展的社会化过程,被赋予了较高地位的人趋向于充当主人的角色,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首先被鼓励去建立起符合支配功能的气质。自然这一切也符合阶级和阶层关

系。

父权制社会有意渲染两性在生理上的某些差异,通过一系列社会心理建构塑造符合统治、主导地位的男性特征:独立、积极进取、自信、有主见、果断、勇敢、坚强、富有竞争性、支配性、冒险性、攻击性、操作能力强等。然而,在安静的、相对封闭的图书馆工作环境中,图书馆馆员,尤其是身处一线岗位的图书馆馆员更加强调的是为读者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对待读者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度,以亲切和蔼的态度解决问题,协调与读者之间的关系等。这在以学生为读者群主体的高校尤为突出。与图书馆馆员职位相对应的馆员气质特征似乎更契合社会对女性的性别特征期待:做事得体,分寸感强,善良,贤淑温柔,对他人的情感十分敏感……善于表达脉脉温情等。此次问卷调查显示,近87.9%的男性馆员认为图书馆一线岗位职责与自身性别气质有一定冲突。社会性别文化要求男性表现出张扬的男性特征,但岗位职责要求男性馆员压抑自身的性别特征,两者的取舍成为男性馆员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3.3 高校人才流动对男性馆员的压力

自2003年始,教育部正式确立了对高等院校开展周期性教学工作评估的制度。这一饱受争议的制度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暂且不论,但它对于加速高校人才流动的作用却是毋庸置疑的。同时,各级各类重点学科以及学位点的评选、建设等也极大地刺激了各高校的学科建设力度。为满足学科队伍建设以及评估文件中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在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的要求,各高校采取多种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为与重点院校竞争,地方高校普遍推出“为引进人才的配偶解决工作”的条款,而图书馆就成了接收人才配偶的主要部门。这一现象诞生在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是地方高校获得发展机遇的衍生品,这在公共图书馆以及员工录用条件严苛的重点院校是鲜见的,也因此改变了地方高校图书馆男性馆员的职场环境。本研究选取的安徽省7所地方高校图书馆自2003年后调入的职工中,近74%属于这一类型。这一安排是完全符合社会性别文化规范的:丈夫是家庭中的主导者,妻子在丈夫的庇荫下获得一份职业(收入);丈夫是高校教师,妻子是图书馆馆员,符合择偶的梯度效应。婚姻中的性别不平等古来有之,传统观念确立了男性在家庭中的统治地位,他掌控着女子的命运,女性需仰视、依附于男性。这种观念由于其文化属性,早已渗透、融化于人们的观念中,积淀在社会文化心理结构中,其不公的本质被容忍、忽视。但这一安排更在无意中暴露了人们对图书馆工作的成见。现代图书馆强大的信息服务功能是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之上的,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也需要各类专门人才的投入,但人们对图书馆的认识还停留在纸质卡片时代。对现代图书馆高科技背景知识的缺乏导致人们对图书馆专业的认识偏差,各地方高校图书馆遭遇的人力资源建设困境正是基于此。图书馆本就屈指可数的人才引进计划屡屡被人事部门挪用,而人们对图书馆工作的成见也因此被一次次地加深。这一批以人才配偶身份走进图书馆的职工,不仅印证了职业的性别分工、两性社会地位的差异,更凸显图书馆职位在职场中的等级,使得男性馆员处境尴尬。

3.4高校行政化趋势对男性馆员的压力

行政化,以学术术语作解,便是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学者们认为,所谓“高校行政化”是指高等学校按照行政体制的结构和运作模式来建构和运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虽然以国家意志的形式为改变这一饱受诟病的管理模式指明方向,但在“泛行政化”的社会环境下,高校的“去行政化”只能是渐进式的探索与改革。

本文主旨并非讨论“高校行政化”与学术性组织的特性之间的冲突,或以行政职务作为个人价值判断标准的是非,而是从社会性别的角度解读这一管理模式,揭示其中隐匿的社会性别文化对男性馆员的影响。行政化体制下的高校以党政人员为实质主体,再加上“官本位”传统观念的沿袭,教而优则仕、研而优则仕便成为一种主动积极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而以教师身份进入行政管理队伍,在学校则是合情合理的事情。高校行政化所推行的指标化、量化学术管理模式,尤其为教学岗位的男性高职称人员的擢升提供了便利。统计显示,尽管高校女性教师在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已接近50%,但在副高、正高职称中所占比例明显低于男性,以教授一级的男女比例为例,2004年男性教授占80.7%,女性教授占19.3%,比例之差为61.4%。差异形成的原因颇为复杂,在此不复赘言。在科研能力与科研传统都乏善可陈的地方高校图书馆中,男性馆员面对如此的管理模式显然底气不足。这一现象是主、客观原因综合作用所致,却也为男性馆员优化生存环境提供了机遇。本文意在指出地方高校图书馆员工的行政擢升中,图书馆缺少教学部门的优势。而在行政能力展示方面图书馆亦缺少各行政职能部门的便利,在高校行政体系中游离于权利中心之外。因此,在高校以男性为主体的中、高层干部队伍中,具有图书馆背景的屈指可数。从院系调任至图书馆领导岗位的多,而从图书馆调任院系或行政职能部门处级岗位的寥寥无几。另外,高校图书馆是教辅性质的业务单位,并非纯粹的行政部门,行政编制的配备自然要少于各行政职能部门。因此,在科级行政职务的设置方面,较之各行政职能部门的员工,图书馆员工得到的机会也要少得多。此次问卷调查显示,男性馆员中担任各级行政职务的仅为33.7%,认为在图书馆获得行政擢升的机会多的男性馆员仅有3.7%;同时,有高达91.3%的男性馆员认为图书馆职位在学院中的实际地位不及行政人员或教师。

在高校这一象牙塔式的封闭小环境中,行政化管理模式实际践行了“父权制”社会的性别权利关系和等级架构,男性馆员遭遇的行政擢升的种种障碍,使得他们在价值认同方面处于不利地位。4思考和建议

作为地方高校教职工的一员,男性馆员虽然拥有相对优越的生活境遇,所感受到的来自社会性别文化的挤压却是真实存在的。如果不及时排解,这种负面情绪随时间推移而累积,必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甚至影响其个人生活。如何有效缓解这一群体的压力是图书馆、学校及社会不应回避的话题。

4.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经济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图书馆被“边缘化”的当下,与生俱来的道德责任不知不觉被过分的功利追求和短期效应所冲淡甚至悄然失落,宝贵的精神财富正远离图书馆人。鉴于此,2005―2006年图书馆学界发起了“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讨论,大声疾呼重建图书馆的社会责任与图书馆员的职业意识和道德等。这对于全体图书馆人是一个警醒。高校图书馆不仅担负着服务师生的基本职能,更有面向社会、服务公众的社会责任,这对于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地方高校图书馆来说更是发展的机遇。男性馆员应抓住这

一契机,将“服务与智慧”并重的图书馆精神、“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转化为职业信仰,在建立爱岗敬业与职业尊严重塑之间良性循环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加强社会责任感,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履行自己的职责,实现自己的价值。

4.2加强先进性别文化学习,增强社会性别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关两性性别的二元对立对于个体发展的束缚已逐渐为人们所警觉。社会性别理论强调两性的社会文化差异,揭示出两性的社会角色及其所处的社会地位都是由社会文化所造成的,并形成了一整套确定两性社会角色和地位的社会制度和结构。父权制为维护男性群体主导地位而推崇的性别文化,通过两性性别的刻板建构实现对女性的压迫,同时也是对男性的压迫,损害和破坏了人的发展潜能。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的目标是使社会性别的建构更具弹性,使得两性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尽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社会性别文化依然以两性性别的刻板建构为主流,但积极学习社会性别理论,有助于男性馆员面对来自传统文化观念的挤压保持清醒头脑,调适心态,消解负面情绪,以积极的态度审视自己从事的职业。

4.3发挥图书馆的组织功能,增强归属感

图书馆一线借阅服务功能的特殊性,使得员工之间的交流机会十分有限。加之不少高校在学生扩招背景下多建有新校区,两校区图书馆间的沟通更为不便。因此,图书馆应将建立和谐的内部氛围视为工作重点之一。有研究表明,同事之间的和谐关系能极大增强人的幸福感。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工会活动等,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增进相互间的感情,有利于男性馆员疏解压力。同时,建立多标准的评价体系,通过评比增强员工的自我认同感。其次,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展示现代化图书馆的风采。再者,教辅部门的职能定位使地方高校图书馆与学校内部的核心体系偏离,对于员工负面心理的产生是有一定关系的。在此可以借鉴美国公共图书馆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力,丰富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加大与学校管理体系的融入程度。如:地方高校的管理模式使得教务管理、学生管理等部门任务繁重,图书馆可适当分担一部分管理任务,打破图书馆于借阅服务功能的狭隘观念,增强集体效能感。在这一过程中,男性馆员应充分发挥活泼、开朗、交往能力强等性别优势,积极参与各类活动。这些举措对于增强男性馆员的归属感,激发工作热情,消解不良情绪是有帮助的。

4.4营造科研氛围,提高自我效能感

高校行政化带来的量化学术管理模式使得科研能力成为高校内部衡量个人价值的重要指标,学术论文、科研项目在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使个体获得极高的自我效能感。并且,相较于行政擢升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科研成果与个体主观努力的相关性更为密切。科研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这或许是改变人们对图书馆职位成见的最有效途径。但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图书馆综合科研水平远落后于本校的各教学部门,而这在有着良好学术氛围和科研传统的重点院校图书馆却不是大问题。职业准入制度的长期缺失等原因导致地方高校图书馆员工素质普遍低于院系,而教辅部门的职能定位,使得其服务、辅助功能成为主体功能,科研能力并不被看重,这便导致学术氛围淡薄、学术交流欠缺。鉴于此,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者应为馆内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员工创设良好氛围,建立学科带头人或类似院系教研室的科研小团体等,通过良性竞争与激励机制,为员工注入科研活动动力。同时,解除外部障碍,为图书馆员工的科研活动创设条件。如,笔者所在的安庆师范学院规定图书馆不具备独立申报科研课题的资质,图书馆员工如有申报意愿,则需要挂靠院系。但各院系并无义务与图书馆共享学术资源,更不愿意被占用指标,这使得图书馆员工申报科研课题较之院系教师多了一重障碍。类似的不合理规定在其他地方高校也有存在。图书馆与学院领导应采取措施,鼓励图书馆员工的科研热情。男性馆员应以此为契机,提高自身科研能力,通过科研成果的获得提高自我效能感,进而促进图书馆人职业形象的优化。5结语

社会性别理论的研究表明,传统的社会性别文化通过性别建构的二元对立,指向两性不同的社会期待,保证了“父权制”社会男性群体对女性群体的权利关系。这便给处于不利地位的男性施加了极大压力。图书馆馆员职位是传统的“女性工作”之一,地方高校图书馆男性馆员所遭遇的社会认同不利,虽不如男护士、男性幼儿教师所受的冲击大,但也不可小觑。在自身价值实现与社会性别文化偏离的现实中,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男性馆员们真切地感受到压力的存在,难免消极情绪的产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图书馆是物与人的合体,不仅各类资源服务功能的发挥与人的能动作用密切相关,图书馆人本身也是对图书馆文化属性的最佳诠释。本文对地方高校图书馆男性馆员在社会性别文化背景下的生存状态的分析,旨在引起全社会对他们及图书馆界男性馆员群体的关注。同时也应看到,图书馆男性馆员是男性霸权社会处于不利地位的男性的缩影,如何排解来自社会性别文化的挤压,提高生存质量,也是他们自己以及全社会不应回避的话题。

参考文献:

[1]林聚任社会性别的多角度透视[M].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03.9.

上一篇:“211”及广东省高校文库建设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数据监管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