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时间:2022-06-16 04:08:37

浅析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诊治愈病例80例,平稳后转至消化病房22例,转至重症监护室6例,死亡1例。结论: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5-0205-02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所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也属于这一范畴。其临床表现为呕血和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1]。上消化道出血不论是初次出血或长期少量出血,在急性出血阶段都应迅速止血,快速扩容,纠正休克,及时对症处理。在处理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操作,严密观察病情,估计出血量,判断出血是否停止以及进行各种止血措施等。本文作者在急救和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11年6-10月我院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67例,其中男68例,女30例,年龄19-80岁,平均43岁。

1.2 临床表现:98例患者中,少量出血者(失血在400ml以下)51例(52.0%);中等量出血者(占全身血容量的15%左右,约800ml)37例(37.7%);大量出血者(出血量达全身血容量的30%~50%,1500~2500ml)10例(10.3%)。

2 结果

急诊治愈病例80例,平稳后转至消化病房22例,转至重症监护室6例,死亡1例。

3 急救措施

3.1 一般急救措施:①急性大出血患者应卧位休息,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若出现体克,则应采取休克或下肢抬高30度,以增加回心血量。②立即给予鼻导管吸氧,以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状态。③建立静脉通路,并遵医嘱检测血型和交叉配血,做好输血的准备。④禁食,观察24小时出入量及血压、脉搏、神志、精神等变化,观察呕血及粪便量、颜色.有无肝昏迷先兆等,并制定好护理计划,做好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3.2 积极补充血容量:①接诊后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 一般选用静脉留置针, 尽快补充血容量。根据紧急输血指征: 改变出现晕厥, 血压下降和心率加快; 失血性休克; 血红蛋白低于70g/L或血细胞比容低于25%。②采取血标本检查血型和配血。在配血过程中, 可先输平衡液或葡萄糖盐水。遇血源缺乏, 可用其他血浆代替品暂时代替输血。应避免因输液, 输血过快, 过多而引起的肺水肿。常需在短时间内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路,保持静脉通畅,配合医生迅速地实施扩容,及时地补液补血。

3.3 止血措施:根据医嘱应用止血药或执行止血措施。①药物止血:静脉给予止血敏、维生素K、生长搀素及其衍生物、垂体后叶素、抑酸剂,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口服凝血酶、云南白药等。②留置鼻胃管,既可抽取胃内容物观察,又能注入器去甲肾上腺素、云南白药等进行局部止血。③气囊压迫止血:三腔两囊管一般用于确诊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其应用一般限于药物不能控制出血时作为暂时止血用,以赢得时间去准备其他更有效的治疗措施。④内镜治疗:内镜直视下注射硬化剂或用皮圈套扎曲张静脉,不但能达到止血目的,而且可有效防止早期再出血。⑤内科止血无效及反复出血而且部位明确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

3.4 出血是否停止以及再出血可能性的判断:经积极抢救病人的病情稳定后.应进行出血是否停止以及再出血可能性的判断,对于做好后续的护理工作和指导病人、家属的协助配合治疗极为重要。下列情况提示继续出血或再出血:①反复呕血、黑粪甚至呕血鲜红,粪质稀薄:肠鸣音亢进。②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经补液输血后未见明显改善或改善后又恶化。③RBc、Hb、MCV持续下降,网织红细胞持续上升。④在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BUN持续或再次上升。再出血的可能性判断一般包括:a. 48小时未再出血,再出血的可能性小。b.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与消化道溃疡出血比较。再出血的可能性大.c.出血量大,速度快者再出血的可能性大。d.由原发性高血压或动脉硬化者再出血可能性大。

3.5 急诊转手术治疗:如急诊治疗仍不能控制出血者, 则可转重症监护室进行更高级治疗或考虑手术治疗。

4 护理措施

4.1 一般护理:一般护理首先应准备好一切急救物品及药物,要做到“三及时”,即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及时、抢救处理及时。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及处理措施。同时加强基础护理,减少并发症。①出血期重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翻动[2]。轻者可适当在室内活动,为避免患者排便起身时晕厥倒地等情况的发生,应注意加强护士和家属的陪护以及加强巡视,去除不安全因素。②口腔、皮肤的护理:随时做好口腔护理,平均每日2次,防止口腔感染。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大便次数频繁,每次便后应用温水擦洗肛周,及时更换床单被褥,保持皮肤和床单清洁。注意观察受压处的皮肤情况。按摩受压部位局部组织以促进血液循环,以防湿疹和褥疮的发生。③饮食护理:出血期禁食,出血停止后。按序给予流质、半流质及易消化的软食,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饮食不当可诱发肝性脑病和再次出血,应注意做好患者的饮食指导工作。④保持室内安静,温度适宜,注意保暖。

4.2 输液与输血护理:宜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和输血。输液开始时易快, 但要避免因输液、输血过急而引起急性肺水肿。对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尤应注意。大出血者应做好输血准备, 输血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做好“三查”、“八对”,两袋血之间需用0-9% NaCl溶液冲管。库存血取出后室温放置30min, 防止发生输血反应。输血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听取患者主诉, 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如发生严重反应, 应立即停止输血, 给予相应的急救及护理措施, 并保留余血以供检查分析原因。

4.3 心理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因缺乏对疾病的正确了解,突然呕血和便血易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而加重出血。作为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和家属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护患关系,并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评价,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说明各种治疗措施,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配合治疗。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稳定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3]。

4.4 出院健康指导:向患者及家属宣教一些本病常识,帮助其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医学知识,学会识别早期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正确对待疾病,特别是肝硬化患者,情绪波动可引起出血,加重病情。合理安排生活,增强体质,戒烟戒酒.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定期复查。

5 小结

总之,上消化道出血起病急,病势凶险.易造成失血性休克和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作为护理人员。则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护理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应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与医生配合协调,正确及时的救治与有效护理,从而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李香玉, 许丽.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 中国社区医师, 2012,14(5): 310

[2] 朱承菊.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体会[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2): 9-10

[3] 黄丽英, 叶琛.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 19(5): 850-851

上一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手术的临床体会 下一篇:糠尿病低血糖昏迷的诱因\易感因素及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