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学习资源 促进习作教学

时间:2022-06-16 03:30:05

整合学习资源 促进习作教学

新课程改革已走过了五六年,作文教学的研究也开展了不少。可是,在笔者身边,仍有一些学生不太喜欢作文,仍有一些家长对此一脸无奈,仍有部分老师抱怨批改作文低效,故引此话题以作自我提醒,把握新课程精神,整合学习资源,进而提升学生习作的兴趣和能力。

一、作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一)对话

在话题开始之前,让我们走进两个场景倾听两组对话。

1.地点:教室 时间:某一堂课

学生:老师,这周的作文本还没发下来。

教师:为了迎接复习考试,周记暂停一次。

学生(欢呼):耶!

2.地点:某学生家里 时间:某一次家访时间

家长:老师,我的孩子每次打开作文本,都不知道该写什么。

老师:怎么会呢?

家长:她写作文至少要两个多小时,有时还写不出来。为了让她在写周记时有素材写,每周我都带她去玩。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辅导。

(二)调查

作文并不容易,这是笔者最大的感受。我们的学生在听到暂停写作文时,一片欢呼;我们的家长,面对孩子的无话可写,一脸无奈;我们的老师,面对堆积的作业,抱怨批改。

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作文?据询问调查,学生反映了以下两个问题。

1.关于内容:我没东西写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独自在家,把电视看看;带上倦容,带上心烦,打开书柜,把小说翻翻。”面对寂寞无聊的体验,平淡无味的人生经历,我们如何强求学生写出精彩的充满童年乐趣的生活?因此,家长和教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有话可说,他们才会喜欢作文。

2.关于语言:我写不好

但凡语文老师都知道,许多学生常常是心里有话不会说,有的说不出,有的说不准,有的说不好。不会用词句表达,写不出文章,没有成就感,怎么会有写作的兴趣呢?

(三)思考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已走在路上,我们的教学理念在不断提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读完这段话,我们深深感受到: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课程改革下的写作教学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较以往的写作教学更加明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所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如果我们的写作教学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那么学生们一定能够轻松地踏入习作的大门。

2.表达,要关注生活

无病,是做作;无为而写,是虚假。作文应该是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生活。如今,教育界有两种作文现象值得我们注意:一种是小学生作文的成人化倾向,另一种是小学生作文的文学化倾向。

孩子的生活就应该用孩子的语言来表达童真和童趣。小学的作文教学还学生本真的语言,还学生作文“生活运用”的价值,让学生关注现实,才是让学生热爱生活,有为而作。

二、平台,在资源整合中搭建

“问君哪得习作乐,为有源头活水来”,资源的整合就是我们的源头活水。

如何激发并不断提升学生习作的兴趣?我们的研究策略的落脚点是有机地整合各种资源,让学生有东西可写,从而达到快乐习作的目的。

(一)与教材其他板块进行整合

教材是理念转化为行为的一个重要中介。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设计体现了极强的综合性,既关注生活,又激发学生的兴趣。

人教版语文教材共有八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每个单元的习作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与阅读内容统一为一体的,阅读教学与习作练笔形成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如“观察与发现”的主题单元,要求学生在平时观察的基础上,写一篇关于观察的习作或是将观察日记整理成一篇习作;“我国的世界遗产”的主题单元,则要求学生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科技成就”的主题单元,则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写自己的奇思妙想。

(二)与其他学科教学进行整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的领域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作文教学也应该综合学科资源。

今年春游,除了在长桥公园赠送宣传卡,我们还去了中国丝绸博物馆。学生在参观中领略了中华五千年悠久的丝绸文化和高超的生产技术,了解了栽桑养蚕和缫丝的秘诀,聆听了蚕的传说,还拿起梭子坐在古老的织机前,亲自体验手工织绸的艰辛,用针线、笔体会制作扎染、手绘等手工艺品。学生们回到学校后,交流了参观的感受,还编制了小报,对蚕产生了初步的兴趣。与此同时,学校轰轰烈烈地开展全年级的养蚕活动,每个学生都有一份蚕。科学老师在课堂上讲如何育蚕,如何喂桑叶,如何清理蚕屎,如何测量长度等知识;课后,要求学生每天观察蚕,测量蚕,记录蚕,最后上交蚕茧,学习简单的缫丝。

(三)与学生实际生活进行整合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加以训练。

多种多样、别致有趣的训练形式,不仅能使学生在兴趣中写作,在写作中尽兴,而且把作文与生活、作文与活动、作文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作文的综合能力。

(责编 莫彩凤)

上一篇:让学生作文有话可说 下一篇:轻松起步 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