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研究综述及展望

时间:2022-06-16 12:18:08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研究综述及展望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美国为刺激经济推行了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启动了一系列全新的政策工具,对世界各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主要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政策效应及其对新兴市场经济的影响三个方面的内容文献进行梳理,并在全球经济复苏好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面临退出问题的背景下提出相应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政策效应 政策退出

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研究背景

2008年全球经济陷入金融危机重创,为稳定金融市场,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应对危机。在传统价格型货币政策无明显的调控结果和各国对刺激经济复苏的强烈需求环境下。在世界经济居重要地位的美国于2008年9月开始施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此后,欧元区、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也先后推行各自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2012年9月,美联储继前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又推出新一轮QE3。并于同年年底进一步“加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逐步加深,这些举措自然会对全球经济产生广泛影响,在这样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及效应等货币前沿问题展开研究,充实和完善了货币政策相关理论。本文将通过梳理已有有关研究文献,综述相关成果的同时探究新背景下有待拓展研究及解决的问题。

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相关研究综述

(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概述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从理论上讲在为其提供大量流动性资金,刺激经济复苏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强调的是通过影响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直接输出流动性。简单而言,即中央银行在经济陷入衰退,出现信贷紧缩危机情况下,通过开启印钞机大量印钞并在公开市场大举购买国债,为资产扩张提供资金的方式,因其量化宽松的显著特点得名(靳玉英、张志栋2010),它是一种全新的货币调控政策。

(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关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哪些渠道及作用机理,进而对刺激经济产生作用等问题,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Bernanke(2000)和Clouseet(2003)认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可通过影响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来实现其刺激消费和投资的目标,同常规货币政策比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管理具有更高的可信度。Michale(2009)发现在利率趋于0的条件下,央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会引导市场参与者重新调整各自的投资组合,增加更高收益率资产的持有比重,从而达到刺激投资的目的。叶菲(2011)应用VAR模型得出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的货币供给数量可通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汇率、国际贸易3条传导机制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肖娱(2011)的研究得出,美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各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并指出通过利率渠道和外汇储备渠道的作用效果尤为显著。

归结起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通过心理预期、利率、调整投资组合、汇率和外汇储备这五大渠道作用于实体经济。深入研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国及其跨国传导机制,特别是通过明晰政策作用渠道方式,确定影响因素的大小有助于提升实施政策的有效性,对被冲击国家采取应对外部货币政策压力积极措施有重大意义。

(三)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应研究

Sousa和Zaghini(2006)借助SVAR模型,选取美国短期利率、货币供应量、汇率、工业产值等经济变量,考察欧洲地区对外国货币政策冲击效应,结果显示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会带来欧洲地区货币供应量增加、物价水平提高以及工业产值和汇率的短暂上升。庄佳(2009)认为美国采取这种扩张的货币政策促进我国产出增加,并发现在中长期该正溢出效应有逐步增加趋势。肖芍芳、黄洁文(2012)结合事实数据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给出了我国出口额、工业增加值,货币供给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变量面临冲击时长短期趋势。

由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践相对不多且时间并非很长,对于政策在短期、长期中的效应仍是个尚存争议的论题。众所周知,经济环境复杂多变,面临着大量不确定因素干扰,这也就使得准确研究政策效应面临更大挑战,若能在研究中试图考虑不确定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或许会更具有参考意义和价值。

(四)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尤其是对中国的影响研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世界主要经济体新增的流动性试图在全球市场寻找获利机会,像中国这样具备较好投资盈利条件的市场无疑成为流向目标,因此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他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实行宏观管理关注的重点。刘元发(2010)指出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施压于中国的通货膨胀、国际热钱纷纷涌入、推进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大了政府实施宏观政策调控经济的难度。李永刚(2011)从美国采取的第一轮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的效果出发,研究发现这一系列量化措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并将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有深远影响:人民币被迫升值、催化资产泡沫形成并膨胀,加剧通货膨胀压力,贸易战频频发生等,在此基础上他给出了中国应对这些不利影响的策略选择——坚持外汇储备多元化,加强国际资本流动监管,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李全海(2012)从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入手,结合实际数据实证得出美国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一方面有利于我国外贸环境及条件的改善,推进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另一方面则削减了我国吸引外资规模和速度以及外贸出口增长速度,增加我国劳动者的就业压力。相关研究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为例,并努力拓展分析其对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造成的影响,这为各国综合运用各种政策组合,缓减冲击,在构建防范不利影响的“防火墙”方面提供依据和参考。

三、总结和研究展望

现有研究多是基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自身及其他经济体作用或影响的总体把握,实证研究方面多是构建SVAR模型,对关注的宏观经济变量进行考察,对不确定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至今未形成较系统的研究,而且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关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尤其是传导机制、效应方面的研究均面临更大挑战,值得肯定的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对稳定金融体系和重塑市场信心上发挥了作用。

在美国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各种创新型政策工具的灵活运用以及这些工具的有效性研究有助于更全面系统考察政策效应。此外,关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特别是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冲击效应有待进一步探讨,这对被冲击国家保持警惕并准确选择相应措施维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具有实际意义。随着经济形势好转,通货膨胀预期抬头,各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会陆续选择退出,因此政策退出机制、退出效应是当前研究重点,包括退出背景分析、推出时点选择、退出工具运用及其作用机制、退出步骤等具体策略做系统研究。结合我国实际经济状况,对退出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全面预测,为削弱这些不利冲击制定合理有效政策措施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靳玉英,张志栋.非传统货币政策解释——以美国的该政策实践为例[J].国际金融研究,2010﹙10﹚.

[2]叶菲.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传导机制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18).

[3]李永刚.量化宽松对世界新兴经济体影响及中国对策[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5).

[4]肖芍芳,黄洁文.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效应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2(12).

作者简介:刘立清(1986-),女,壮族,广西柳江人,现就读于广西大学商学院,研究方向: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

上一篇: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研究的文献综述 下一篇: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第三产业就业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