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推进农村能源事业健康发展

时间:2022-06-15 10:37:14

创新机制推进农村能源事业健康发展

编者按:2012年1月5日,湖北省召开了全省农村能源个工作会议,宜昌市、恩施州、团风县等在会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当地取得的成果和先进经验,本刊特进行刊载,以期读者借鉴交流。

2000年以来,恩施州探索并大力推广以“五改三建两提高”为核心内容的生态家园建模式(农业部称为“恩施模式”),沼气池建数量快速增长。全州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52万户,占总农户的56%,占适宜建池户的74%,户用沼气池保有量在全国地市州位居前列,在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和武陵山区居第一位。近几年来,在省农村能源办公室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按照“以管提效,以效促建,建管结合,综合利用”的发展思路,坚持“三个立足”,创新体制机制,实现了沼气池建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和效益提升的转变,放大了沼气池建的综合利用效益。主要做法如下:

一、立足质量安全,抓规范化管理

具体体现在“一统一、三加强、三提高”。

1、全州沼气建统一按照国家和湖北省沼气建标准严格执行,确保沼气池建质量。

2、加强沼气技工职业道德教育和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培训,着力提高他们的建能力和水平。大力推行分级培训制度和考试考核制度,全州已有农业部颁发施工资格证书的技术人员3600多人,壮大和稳定了沼气建技术队伍。

3、加强农户培训,着力提高沼气安全、正常使用率。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板报、科技赶场、发放沼气安全使用手册或挂图资料(农户签收)、与农户签订安全使用责任状、制作宣传壁画等形式,多渠道、多层次普及沼气安全使用知识,确保一户有一个明白人。

4、加强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通过实施世行贷款项目和碳基金项目,打造了一支既能胜任国内项目建管要求,又能适应国际规则的建管理队伍,恩施州项目及资金管理工作多次得到世行检查组和财政、审计部门的好评。

二、立足综合效益,抓模式推广

在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上,紧紧围绕“实施三州战略、推进绿色繁荣”的发展战略,沼气建始终坚持与新农村建相结合、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基地建相结合。加强了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种养模式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猪-沼-茶”、“猪-沼-菜”、“猪-沼-果”等示范面积逐步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在此带动下,全州已创建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7个、国家级有机食品示范基地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基地1个,州级农业标准化基地10个。经过连续三年打造,全州10个农业循环经济示范村于2011年底通过了州生态能源局组织的验收。

在强化后续服务提升服务水平上,按“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物业化管理”的思路,初步探索形成了“州有协会、县有服务中心、乡有服务部、村有服务网点”的四级综合服务网络模式。已经建立了州、县、乡三级体系,建立并完善了1200个村级服务网点,村级网点有效覆盖率达到60%以上,“恩施超市”服务模式得到不断完善。为巩固网点、稳定队伍,力求每个县市都要培植2~3个后续服务示范样板和典型,探索走专业化、市场化道路。

三、立足先行先试,抓机制创新

1、在联合国成功注册并顺利实施了世界首个户用沼气碳基金项目,开创了生态补偿机制先河。2011年8月22日,世行官员、中国农科院专家、省能源办领导在恩施市三岔乡举行了我州户用沼气碳基金首期减排收入发放仪式,3万多个产生减排的项目农户共获得减排净收益204,9万元,半年减排期户均收入在50元左右,

“建池有补贴,用气挣美元”是碳基金项目农户最形象的总结。2011年12月,接受了第二期减排核查工作,目前现场核查工作已经全部结束。2012年上半年有望获得16个月的减排收入,每个农户将获得150元左右的现金补偿。第三个减排期(2011年度)的监测工作已经结束,第四个减排期(2012年度)的监测工作刚刚启动。

恩施州户用沼气碳基金项目于2006年开始申报,先后完成了基线调查、确定方法学、编制项目计文件、项目立项审批(国内、世行)等工作,2009年2月19日正式被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批准,2011年5月11日,第一笔核证减排量312371屯经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正式签发。具体分配比例为:78%支付给农户,其中以技术服务方式支付10%到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由其向项目农户提供免费服务,剩余22%作为州及县市项目办管理费。

本项目是由中国农科院专家董红敏和李玉娥主持开发,项目提出的新方法学获得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批准,这是联合国第一个根据我国专家提出的由该方法学开发并获准注册的农村户用沼气CDM项目。它为户用沼气进入清洁发展机制领域克服了技术上和方法上的障碍,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本项目的成功实施,表明恩施州农村沼气已从注重建转变到注重管理和发挥其综合效益上来,

“恩施模式”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调动农民建、管理和使用沼气的积极性。由于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恩施州农业局获得农业部2010―2011年度科技进步(科研类)一等奖,州生态能源局陈树生同志作为项目参与人也同时获奖。目前,该项目正在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

2、启动了“用气奖励”试点工作。由于恩施州户用沼气保有量大、农户居住分散,后续服务专业化、市场化机制尚不健全,农户自我管理、花钱买服务的意识淡薄,在有替代能源作支撑的前提下,一个小小的故障就可能造成沼气停用。怎样鼓励农户加强管理、尽可能多的使用沼气,是一直在探索的课题。在省能源办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借鉴碳基金项目建做法,通过深入调研、积极争取,提出了建立农村沼气用气奖励的农村生态补偿机制,

“支持开展农村沼气用气奖励试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写入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的意见》(鄂发【2011】25号)。恩施州恩施市已于2011年11月份率先在龙凤镇向家村启动沼气用气奖励试点建,其他县市也正在陆续启动,一年后,35个村4250户沼气用户在正常使用沼气后将获得现金奖励。拟通过试点,探索改变国家投入方式,逐步由建池补助转变为建池后的用气奖励,有效地促进沼气用户加强管理,发挥沼气建最大效益,推进农村能源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上一篇:利用污水大规模培养微藻生产生物柴油技术研究... 下一篇:沼液浸种与沼肥种西瓜技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