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孤岛

时间:2022-07-21 07:41:58

2011年12月13日,由罗一平和徐民奇先生总策划“曳游一范勃作品展”在广东美术馆大剧院当代馆开幕。此次展览是近两年来在广州举办过个展中“见所未见”的“人气”,如此多的中国艺术界“大腕”捧场,有钟涵、吴长江、刘小东、方力钧、吕澎、冯博一、汪民安、彭锋、许钦松、雷波、尹朝阳、庞茂琨、徐亮、陈潮光、黎明、郭润文、井士剑、顾黎明、李晓林、康剑飞、李大钧、杨凯、梁克刚、李清泉、邓箭今等等数十几位嘉宾到场。

范勃的20余幅油画作品展示在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黑盒子”中,数十盏射灯与黑色幕布使得展览现场十分具有舞台感。在展示方面符合其作品中的舞台感的同时,范勃也需要上演一场“园子系列”式的舞台剧。

这位颇具绅士风度的天津男人在20多年前,怀着对南方无限的憧憬,而只身离开家乡来到广州。多年过去了,他一直保持一个“局外人”的视角,宁静的观察着身边存在着的人与事。正因为范勃的异乡人身份,才使得他的画面一直都蕴涵着一种强烈而独特的疏离感。范勃曾在《琐记三则》中写道:“坐在画室中,远离城市的喧嚣,龙井的清香使我神思清迈,点上一支烟,顺着袅袅的烟雾,便能感受过去那些如镂如刻的岁月,若即若离,汇聚在眼前的宁静之中,化作光晕弥漫般不无暖意的背景,升华为非同凡响的个人意义。”他也曾在《绘画语言的视觉意义》中谈道“绘画作为一种再现的视觉艺术形式,从照相写实到抽象表现,都是艺术家根据个人的内心需求,选择了某种言说的方式,经过不断的纯化与提升,从而赋予绘画以个人的意义。”不论是在自传性的情感记叙之中,还是在相关于绘画的论述之中,范勃一直是把生活与创作都归宿于“个人意义”的实现之中。

从目前来看,范勃对于“个人意义”的实现,从绘画方面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90年代初以《坐着的裸女》与《某日黄昏・房子里的问题》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时间印记与雕塑感画面的作品――对绘画语言的思考;第二阶段是以《黑色星期五》、《花开花落》系列为代表的对个体生命及其精神品格的思考与以《园子》系列为代表的对社会独特景观“孤独共同体”的思考;第三阶段是以《木言》系列为代表的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空寒”的人生意境与自然生命的思考。从这方面来看,范勃创作的线索十分清晰,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内敛的思考过程。

他的作品中那些人物互不相视、毫无情感交集的“孤岛”心境与“言之于木,体现的是时间;言之与木,体验的是心境。”都囊括在此次展览之中。开幕现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艺术评论家汪民安对范勃近年的作品阐述:范勃作品给你最深的是对人们生存境况非常逼真的描绘――一种每个人的“孤岛”意识,一个孤岛共同体。他的作品背景的介于室内与室外的抽象化处理和人物与树木之间的具象比拟处理,非常恰当的为其作品的意义呈现起到了能指的作用。策展人冯博一也同样的认为,范勃作品中对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感与疏离感,做出了较为独特的表现。而画面中呈现出来的这些“孤岛”、“疏离”、“冷漠”,除了来自范勃敏锐的观察与绘画语言格调的修养以外,还来自范勃对中国传统审美中的“空寒”“悠然孓立”意境的理解与运用。

本次展览“曳游”中的作品,与之前的“不把人当人画”相比,范勃概括性的自述是“我现在把人当人画了”。从“把人不当人画”到“把人当人画”,把具有文化与时间印记的人物形体所体现的孤独、冷漠、迷茫还原到写实中去,在若无其事的形体与隐而不彰的人物关系中,让人感受更为逼真的孤独、冷漠、迷茫。这个过程使得范勃的绘画拥有了―种因十分贴近于现实而让人产生恐腻的力量――“精神劫难的预警”。

多年来,范勃始终充满了对物化社会中人的理想迷失和价值观异化的忧虑,以及对精神家园的重建与回归的期待。这种忧虑与期待是一种明确的问题意识和强烈的诉求,也是范勃实现“个人意义”的本源。范勃对于自己创作生涯有着较为抒情的表达,在开幕当天他自言:“人的使命不到最后一刻是无法揭晓的,但也不妨碍自己背负着神秘的使命走在路上。”

上一篇:被异化的中国式集体立场 下一篇:精神:醒在墨的时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