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电磁辐射对眼睛的危害及护理

时间:2022-06-15 09:46:12

日常生活中电磁辐射对眼睛的危害及护理

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进入生活。电磁辐射污染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日益加重。本文对生活中经常接触电磁辐射对于眼睛的危害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减少眼睛对于电磁辐射损伤的相关护理措施。

生活中常见电磁辐射对眼的危害及损伤

电视机和电脑对于眼睛的损害:电视机和电脑已经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电器之一。很多人在工作之余的大部分时间都与它们密切相伴。特别是网络发展的突飞猛进,让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沉迷于此。青少年的视觉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完善,在受到辐射刺激后的损害比成年人往往更为严重。经常接触辐射会造成晶状体疲劳,极易造成近视等眼部疾病,甚至会对视网膜组织造成不可逆损伤。有研究表明,视网膜组织的损伤程度与辐射时间有密切关系。电磁辐射可以引起视网膜细胞的凋亡、线粒体的肿胀,光感受器细胞的变性,膜盘组织的结构破坏等。虽然视网膜眼球极后端,但由于其丰富的血管组织,以及神经节细胞层位于视网膜内侧,所以仍然极易受到电磁辐射损伤。

手机对眼的损害:手机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其功能日臻完善,上网炒股、看电影早已是司空见惯。手机属于高频辐射源,其带来的辐射与电视机和电脑相比还要严重。虽然至今为止,还没有证据确认手机与眼睛疾病发生有直接关系。但其作为辐射源,对机体特别是神经系统会造成损害这是毋庸置疑的。视觉的产生,是靠眼睛捕捉到视频信号后,传到神经系统做出编辑后产生的。神经系统的损害也必然会造成视觉系统异常。另外从直接刺激来看,手机屏幕远比电脑等要小得多,长期注视手机屏幕势必会给视觉器官造成更大的疲劳。这也是加速眼睛疾患的一个成因。

其他辐射源对眼的损害:除了上述的辐射危害以外,还有一些辐射不被我们重视。比如家里面用的微波炉等,看似与眼睛的损伤没有什么直接联系,但其实不然。

关于微波对人眼的损害,国内外多有报导,有关专家曾报导1例微波辐射所致急性眼部损伤者,右眼在100cm距离915MHz微波照射30秒后,双眼有结合膜炎,右眼出现视盘炎,有心慌、疲劳、嗜睡、厌食、失眠等症状。

一般认为,如果不超过国内暂行标准50(W/cm2),不会产生晶体及眼底异常。但是,有关专家对从事微波技术人员450人作了调查,发现2例晶体前囊下皮质呈蜘蛛状混浊,后囊下皮质呈蜂窝状混浊,4例眼底黄斑附近或其,有1~2个新鲜出血,形成点状或三角形。并指出其诊断根据是:①白内障的形态特点是后囊下皮质蜂窝状混浊;②有长期接触微波辐射史;③临床上无其他眼病;④年龄较轻;⑤伴有与微波接触有关的其他症状,如神经衰弱等。

护理原则与护理措施

护理与防护原则:①减少与辐射源的接触时间。②在使用的时候,注意保持良好环境和习惯。③经常接触辐射的人群,应注意饮食保健。

相应措施:如何使电脑辐射对人体的危害降到最低,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①避免长时间连续操作电脑和手机,注意中间休息。要保持一个最适当的姿势,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应40~50cm,使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②室内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如舒适的温度、清洁的空气、合适的阴离子浓度和臭氧浓度等;③室内光线要适宜,不可过亮或过暗,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在电脑、手机屏上而产生干扰光线;④经常用电脑的,电脑的荧光屏上要使用滤色镜,以减轻视疲劳。最好使用玻璃或高质量的塑料滤光器;⑤安装防护装置,削弱电磁辐射的强度;⑥注意补充营养。电脑操作者在荧光屏前工作时间过长,视网膜上的视紫红质会被消耗掉,而视紫红质主要由维生素A合成。因此,电脑操作者应多吃些胡萝卜、白菜、豆芽、豆腐、红枣、橘子以及牛奶、鸡蛋、动物肝脏、瘦肉等食物,以补充人体内维生素A和蛋白质。而多饮些茶,茶叶中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质会有利于吸收与抵抗放射性物质。

讨 论

鉴于电磁辐射的广泛存在以及危害,防治电磁辐射污染对于眼睛的损伤,将电磁辐射的强度减小到允许的程度或将有害影响限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是必需的。如何减少电磁辐射对眼睛的损伤已经成为一向值得研究的课题,虽然已经出现了一些有效防辐射的镜片,但是其效果还是不明显,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多新的防护技术的应用无疑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光明。

参考文献

1 亓昊慧.论常见电磁辐射对眼的危害及防护[J].中国医学装备,2008,12(5):3-5.

2 曹晓光,刘滨,鲍永珍,等.紫外线辐射与人类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基础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7,25(8):813-818.

上一篇: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 下一篇: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小细胞肺癌常见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