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雀东南飞》传说的保护浅谈传统口传文学作品的传承

时间:2022-06-15 08:04:33

从《孔雀东南飞》传说的保护浅谈传统口传文学作品的传承

口传文学(民间文学)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身份认同的价值与意义,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当下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但是,以口头编创、传播、传承为主要手段的口传文学,在当今的形式下如何才能做到有效保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面临的困难甚多。如果不能探索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保护办法、形成一套有力的保护机制,很难真正达到保护的目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的急剧转型期,由农业社会快速的向工业社会转型。随着人们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一些以口头传讲作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统口头文学作品,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出现了非常态的“消亡”,一些著名的传统口头文学作品,甚至一些留传了数千年的优秀作品,也因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失去了流传的基础和条件,逐渐退出了口传的领域。孔雀东南飞的传说也不例外。

《孔雀东南飞》传说记述的是一个有真实时间、真实地点和真实人物的真实故事。汉末建安年间,庐江小吏焦仲卿与聪明美丽、勤劳贤能的民间女子刘兰芝相亲相爱,结为夫妻,但心理变态凶狠暴戾的焦母横竖容不下兰芝,尽管焦仲卿向焦母“长跪告”,甚至明确表示“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却都不能改变兰芝被遣的命运。兰芝被遣后,先是县令、后是太后托媒为他们的儿子说亲,长着势利眼的兰芝家兄逼她再嫁。面对封建礼教的压迫,走投无路的兰芝只好“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以死相抗。焦仲卿闻讯后自缢于焦家庄园庭中树。

焦、刘殉情的悲剧故事发生后,在潜山一带引起了轰动,“家家户户说焦刘”。有的人在讲述这个故事时,还会把它描绘得很形象很生动,听者无不流下了同情的泪水。当地人去外地访亲问友时会讲述这个故事,外地亲友和商家来潜山,人们也会把焦、刘的爱情故事讲给他们听,一传十,十传百,这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便讯速流传开来。焦、刘爱情故事在社会上流传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当地一无名氏文人同情其不幸,感叹其哀烈,认为这是一个好题材,灵感亦随之而来,便按照其哀切动人的故事情节,用民歌体写成了这样一首长诗,于是就有了这首诗的雏形。无名氏将长诗写成后,便有人将其抄录下来,一些文化人聚集在一起,推敲斟酌,加工润色,将诗句改得更加流畅生动,读起来也就更富有韵味。300多年后,南北朝时代陈人徐陵将孔雀东南飞收入《玉台新咏》成为定本,南宋侍读学士郭茂倩将它编入《乐府诗集》,置于《杂曲歌辞》部分,改题《焦仲卿妻》,以后元、明、清三代诗集均将它收入其中,终于使这首诗得以流传下来。通过申报,孔雀东南飞传说已被列入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是,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发现,就这样一则在中国曾经是家喻户晓的著名口传文学作品,也面临着濒危的局面。我们曾在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的安徽省潜山县做过问卷调查:参加问卷调查的共计100人,其中男性56人,女性44人;年龄层次:1949年以前出生的20人,1949年至1966年出生的20人;1966年至1976年出生的30人;1977年至1990年30人。文化程度:小学20人,初中30人,高中35人,大学15人。

什么时间听说孔雀东南飞传说的?回答儿时的28人;读书时的50人;不能回答的22人。听什么人讲孔雀东南飞传说的?回答父母的31人,奶奶辈的44人,看电视的25人。是否传讲过孔雀东南飞传说?回答是的49人。51人从未讲过孔雀东南飞传说。从以上的统计数字,我们可以看出被调查者的传说来源绝大部分是父母辈和爷爷奶奶辈,听说的时间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处于改革开放以前,90年代以后讲述孔雀东南飞传说的已经很少,而且能讲孔雀东南飞传说的人大部分来源于戏曲和电影。

因此,从孔雀东南飞传说的保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口头文学作品的濒危已是不争的事实。

导致传统口头文学作品濒危的原因,主要是传承环境的改变和传承者后继乏人。以孔雀东南飞传说的故事发生地潜山县梅城镇焦家畈为例,旧时主要的传讲场所,一是编织竹席。用水竹编织竹席是当地的最主要的一项事业,以家庭为单位,家家户户、男女老幼都会编织。农闲时、晚上,女性三五成群集聚在一起,边编织竹席,边讲笑话故事,其乐融融。孔雀东南飞的传说也就在编织过程中代代相传下来。潜山古称舒州,舒席因此而名,传承了2000余年,该技艺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是田野劳动时,集体化生产,几十个劳力,一边劳动,一边生产。以讲故事为荣,奇闻趣事讲的越多越能代表讲述人的水平。口传文学就这样口口相传。三是农闲聚会,村中乘凉,有些人特别能讲各种形形的传统故事。但随着广播电视的普及,这些“场”就逐渐萎缩了,实行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后,集体劳动已不复存在。加上年轻人大量进城谋生,打工经商,从事工商企业。农村常住户口减少,剩下的都是“386170部队”(妇女、儿童、老人),他们要料理家务、照顾孙子,还要田间劳作,很少有时间谈天说地侃大山。

传承环境的改变和传承者的后继乏人,固然是孔雀东南飞传说面临濒危的主要原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社会发展导致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改变。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许多传统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审美理想等,与今天的年轻人观念有了很大隔阂,他们不能理解和接受。我们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年轻人一致认为:焦刘爱情很美好,传说很优美,但殉情不可取,为何不能私奔?正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改变导致了传承链的断裂,承者后继乏人。

鉴于此,我们在制订孔雀东南飞传说保护规划时采取了如下保护措施:

一是收集、整理《孔雀东南飞》剧目并汇编成集。成立非遗保护中心,全面征集与孔雀东南飞有关的文字、实物、音像、图片资料,组织专业人员调查研究,运用文字记录、数码录音、数码摄像等现代化手段,全方位进行记录。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扶持艺术生产。我县编排的大型古装黄梅戏《孔雀东南飞》并在地区汇报演出中荣获三等奖。1993年中央电视台和省电视合拍摄《天柱山风光片》现场拍摄了《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地的风光。投入资金500万元,建造《孔雀东南飞》雕像、火车站站前广场“天柱情”雕塑。投入100万元用于《孔雀东南飞》文物资料的收集整理。

三是建立传承人认定体系和传承人培训机制。根据传承人的具体情况和能力进行评级,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定期的经济补贴,以确保传承人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参与到孔雀东南飞的抢救和保护工作。鼓励传承人进行传授活动,成绩突出者予以奖励。编写《孔雀东南飞》传说乡土教材,每年定期举办中小学生孔雀东南飞传说的讲述、演唱比赛活动。

四是设立孔雀东南飞传说保护网站,实施资料数字化,资源共享化。

五是做好《孔雀东南飞诗园保护规划》,恢复“焦家庄园”历史原貌,重塑“长诗之圣碑”及千古情男第一人塑像,启动“护庄河”“振风亭”等遗迹的维修与恢复工作。

上一篇:高职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构建 下一篇:宜春市乡村节庆音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