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得失谈

时间:2022-07-18 04:54:47

《孔雀东南飞》得失谈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沈归愚称其为“古今第一首长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后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它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可见一斑。

《孔雀东南飞》外形是叙事诗,但完全可以把它当成小说来读。或者我们可以把它称为“诗化了的小说”。说其是“小说”,是因为具备了小说的下列条件。

有鲜明的人物形象。长诗中塑造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勤劳善良而又外柔内刚的刘兰芝,忠于爱情,明辨是非,但又具有软弱个性的焦仲卿和蛮横的封建家长代表焦母。

有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从刘兰芝被婆婆硬逼着儿子焦仲卿将刘兰芝赶出家门到刘兰芝“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自挂东南枝”,故事的发展脉络清楚,有起有伏,生动感人,每一个情节都紧紧抓住读者神经。

有人物、故事产生的时代环境。故事的大环境就是“四大绳索”紧紧勒住中国妇女脖子的封建时代。“三从四德”“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让人不敢反抗,只有听从的分。小环境就是焦仲卿家那种封建氛围浓厚的家庭。

笔者认为无论是从诗的可读性还是诗本身对读者思想,对后代文学发展的影响来看,该诗都不失为一篇优秀之作。但笔者始终认为它虽优秀,却不是很完美。小说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我觉得它的故事情节必须要有严密的无懈可击逻辑性才能让读者觉得真实。此文中焦母为何要休遣刘兰芝?理由太过牵强或太成迷。我认为这是个不可原谅的缺憾。

是因为兰芝“行动自专由”?

且看兰芝与焦仲卿的第一次对话:“……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母,进止敢自专……。”而焦母却说她是“此妇无礼节,行动自专由……”这应该是焦母下令休遣儿媳的主要理由。到底是兰芝在撒谎还是焦母在借故?兰芝的行为有例证:当她被休出门时还不忘“上堂谢阿母”,可见她不是那种“行动自专由”的女子,作别了婆婆又作别小姑:“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如果是“行动自专由”“无礼节”的女子,她能做到这些?再看她母亲平时对她的教导:“……十三教汝织,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她母亲为了女儿能嫁个体面人家,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的,从能力到品行都进行了长期的训导和培养,因此焦母休兰芝的理由很让人生疑。

是因为兰家与焦家不门当户对,陪嫁不够多?

封建婚姻讲究“门当户对”是众所周知的,尤其是在钱财上的“匹配”更加苛刻。是兰家家境差焦家太多,陪嫁的东西太少?非也!我们看兰芝说的“不足迎后人”的陪嫁品——“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可见陪嫁品是相当丰厚诱人的。这显然不是兰芝被休的理由。

是因为兰芝不漂亮?

亦非也!你看兰芝收拾了准备离开焦家时的样子吧——“腰若流纨素,……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可见兰芝是个相当漂亮的女子。作为被休女子,刚回去就有“县令遣媒来”,刚“媒人去数日”,就有“寻遣臣请还”。来求亲的,都非一般百姓,可见兰芝具有惊人的美貌,人家全是冲着美貌来的。

是因为兰芝不勤劳?

亦非也!从兰芝的自我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个非常勤劳的人,而且从小就练就了劳动的本事——“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这点从兰芝母亲见兰芝被遣回家后伤心的然而又是相同的自叙中可以得到佐证。

除此之外,兰芝还是琴棋书画都通的人物:“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可见一斑。

终上所述,作者对兰芝的刻画,非但没一点瑕疵,还极力的褒扬。我觉得为一个被休遣之人作如此铺张的美好渲染未免太过。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多少带些缺点怕还好些,它会增加文章的真实性的。对了,有一个问题还没得到关注,作者没说这事,大家也只能意会,那就是兰芝来焦家的时间不短了——“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作者根本没提到他们的孩子呀!怎么说走就独自走了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把这条“无后”作为兰芝被遣的“罪状”,那全文就近乎达到完美了。

(作者单位:551100贵州省息烽县文化馆)

上一篇: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初探 下一篇:也谈寄宿生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