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分析

时间:2022-06-15 06:07:11

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对采用中西药保留灌肠的方法对患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90例患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5例。分别西药保留灌肠和中西药保留灌肠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没有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 采用中西药保留灌肠的方法对患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中西药保留灌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为了对采用中西药保留灌肠的方法对患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使临床对患有UC的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有更加透彻的了解,为临床提供对患有UC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有效方法,使该类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彻底性进一步提高,我们组织进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90例患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西药保留灌肠和中西药保留灌肠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的彻底性和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这三年时间内,采用临床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来我院就诊的90例患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A组患者中包括28例男性患者和17例女性患者;患者中年龄最大者58岁,年龄最小者23岁,平均年龄39.4岁;患者中病程最长者9年,病程最短者7个月,平均病程2.6年;B组患者中包括29例男性患者和16例女性患者;患者中年龄最大者56岁,年龄最小者21岁,平均年龄37.8岁;患者中病程最长者8年,病程最短者9个月,平均病程3.2年。抽样患者所有自然资料,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后确诊。

1.2 方法 将抽样中的90例临床确诊患者病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5例。A组患者西药保留灌肠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中西药保留灌肠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的彻底性和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所有临床症状已经消失,结肠镜下检查结果显示黏膜已经恢复正常。停药后6个月没有复发。有效:患者所有临床症状已经基本消失,结肠镜下检查结果显示黏膜存在轻度炎症反应,部分形成假息肉。无效: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内镜检查结果及病理检查结果均没有任何改善。

1.4 数据处理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P<0.05时认为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复况比较[n/(%)]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英文:UC)是国内外临床医学界公认的一个疑难病症,该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朗,病程相对较长而且比较顽固,且治疗后的复发率非常高。临床上通常采用柳氮磺胺吡啶等水杨酸制剂或激素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但该方法起效速度较慢、疗程较长、副作用较大、费用较高[1]。

该病的主要病机为气血瘀滞,肠络受损,热毒与瘀血相互搏结,最终化为脓血[2]。本次研究过程中采用的中药灌肠方剂中的黄连和黄柏主要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非常理想的抗菌能力。白头翁主要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为中医临床对患有厥阴久痢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要药,具有明显的收敛止泻止血作用。白及和五倍子主要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 白及可以使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形成时间显著缩短,且抑菌效果非常明显,且收敛作用效果非常明显,使发生蛋白凝固变性反应,在溃疡的表面形成保护膜,并可以对肠道的蠕动产生抑制,从而使里急后重的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丹参主要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使患者微循环得到改善; 丹皮主要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毛冬青主要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苦参可以使患者机体内的白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对免疫作用进行调节,对溃疡的愈合具有促进作用[3]。诸药合用,可以取得清热燥湿、祛瘀排脓、消肿止痛、化腐生肌及修复溃疡面的功效。在中药汤剂基础上加地塞米松, 可很好的达到抗炎,改善症状的目的[4]。利多卡因可使止痛效果得到增强,使药液对结肠黏膜的刺激明显减轻,对药液在肠腔内的存留具有帮助作用[5]。

总而言之,采用中西药保留灌肠的方法对患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联合用药可以使该类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进一步提高,安全彻底不会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

参考文献

[1] 吴眉平,舒洪权,赵琼.直肠栓剂的进展[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0(17):332-333.

[2] 陈宝坤,刘艳芳,郑爱萍.中西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5例[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21(17):128-129.

[3] 金岚,金若敏.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363-364.

[4] 宋良,张进峰,郜艳丽.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31例[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12(17):247-248.

[5] 吴雅如.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20例分析[J].中医药学刊,2008,21(13):273-274

上一篇:子宫内膜息肉32例临床病理分析 下一篇:浅谈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