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分析

时间:2022-06-15 03:23:31

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分析

摘要:西方经济学界的主流学者们从体制层面对2008年金融危机原因的分析显得苍白无力。马克思的基于利润率下降规律的经济危机理论则很好地解释了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结果,只从体制层面对金融体系进行修补避免不了危机的再次发生。

关键词:金融危机;利润率下降规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层原因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3-0143-03

一、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解释显得苍白无力

自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方经济学界的主流学者们一直试图在体制层面寻找原因来解释这场金融危机。在他们那里,引发此次金融海啸的原因不外乎投机过度,监管不力,政策失误,信息不透明等等。最多是再进一步,干脆把危机归咎于人的贪欲,这就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界的终极关怀。

但贪欲作为人性的一部分,在人之为人时便已存在,如果这样理解,那么古往今来,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所有曲折都可以归结为人性本身的缺陷了。面对危机,我们也不需要寻求解决办法,一切都是人性所致,那么一切努力自然都是白费,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纵观西方主流经济学探讨危机的文献,不是在喋喋不休地重申人性贪婪的祸害,就是在苍白无力地描述金融衍生品、援助计划、最新进展等无穷无尽的细节。这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对金融危机丧失解释能力的典型表现。

其实,对危机的原因进行深层挖掘,不难发现,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对危机的产生给出了答案,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探讨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旨在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与2008年金融危机的内在联系。

二、马克思的基于利润率下降规律的经济危机理论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产生资本拜物教

人创造制度,制度反过来又影响人。人类通过革命建立了主张个人自由的资本主义制度。同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又带给人们资本拜物教。

从意识层面讲,资本拜物教是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是原始的商品拜物教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发展。整个发展历程表现为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

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中,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需要通过交换才能表现出其价值,于是物与物之间的交换关系掩盖了劳动在生产中的作用。这就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仿佛商品本身就是价值,仿佛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就是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仿佛一切财富全都可以由物自身创造出来。商品的命运决定人的命运,由此人们便会产生对物的膜拜与追逐,产生商品拜物教。

价值形式不断发展,货币承担了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大多数交换要通过货币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也要通过货币实现,因此人们对物的追逐演变成对货币的追逐。人们开始无限度地追捧货币,商品拜物教演变为货币拜物教。

对于资本家而言,成为守财奴并不是他的理想,他对货币的欲望登峰造极,他要追逐的不仅是货币本身,而是能不断增值的货币。要想使自己的货币增值,就必须用尽一切手段攫取剩余价值。生产的目的不再是满足人们自身的需要,而是转变为对剩余价值的追逐。此时的货币已经转化为资本,对货币的拜物教发展为对资本的拜物教。“在生息资本的形式上,资本拜物教的观念完成了。”[1]449资本变成了具有自动增值魔力的永动机,生息资本“无论它是睡着,还是醒着,是在家里,还是在旅途中,利息都会日夜长到它身上来。”[1]443

2.资本拜物教引发利润率下降规律

信奉资本拜物教的资本家把资本增值作为生产的终极目标,实现资本增值必须经过两个阶段:在生产阶段通过对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剥削形成新价值;这些新价值再通过商品交换阶段得以实现。

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通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来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这一举动必然使得每单位不变资本对应的剩余价值量减少。而且随着资本总投入的增加,单位资本带来的剩余价值量会越来越少。

利润率p′用公式可以表示为:p′=■=■=■

在这里,c、v和m分别代表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m′代表剩余价值率,■代表资本有机构成。

很明显,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平均利润率有趋向下降的规律。马克思强调,这一规律“从每一方面来说都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的规律,是理解最困难的关系的最本质的规律。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这是最重要的规律。”[2]267

另一方面,资本家可以在流通领域做文章,如果能让商品的价格高于商品的价值,就可以提高利润率。这种欺骗手段需要足够的迷惑性,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想方设法,利用各种创新让广大劳动者以高于价值的价格购买商品,金融创新就是一个绝佳的手段。但一旦欺骗被察觉,一轮更大的危机就会到来,如同2008年金融危机。

3.阻碍利润率下降必然引发危机

承认利润率下降规律就是承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是抛弃资本拜物教。资本家是拜物教的忠实信徒,他们不可能承认利润率下降规律的现实性,虽然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大量事实已经验证了利润率下降的规律性,但他们还坚信利润率下降是暂时的,并且一直在寻找阻碍利润率下降的方法。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史就是与利润率下降规律的斗争史。每一次斗争都会带来一段时间的高利润率,但都以下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代价。

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克里斯·哈曼曾这样论证利润率下降规律和当前金融危机的关系:当前危机的根源在于20世纪60年代末利润率的下降,而此后由于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加强,通过危机经常性清除和剥离过剩资本从而恢复利润率的机制不再像以前一样起作用。正是国家干预改变了利润率下降趋势的基本形态,从而使得生产过剩成为常态,资本主义活力遭到破坏,成为僵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干预只是延缓了危机的爆发,其间资本主义也会通过房地产、股价的泡沫带来短暂的繁荣,但这些暂时繁荣只是进一步从整体上恶化了这个制度,导致更严重的停滞。

因此,克里斯·哈曼的逻辑就是:利润率下降国家干预的加强过剩资本不能被清除生产过剩短暂繁荣不断恶化这一体系资本主义进入长期萧条和慢性死亡。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就是僵化资本主义慢性死亡的最新证明[3]。

如下图所示,不难发现,虽然短期内利润率出现上下波动,但长期还是遵循下降趋势。

从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美国资本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一直遭受着无法获得高利润率的巨大困难,因此最近的金融危机直接的导火索是过剩资本在金融部门和房地产部门追逐利润造成的。

三、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结果

1.金融创新是阻碍利润率下降的新手段

IT产业曾经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一度成为利润率极高的部门(如上图,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美国利润率出现快速增长)。2002年网络泡沫破灭,预示着新一轮对资本进行清理的危机即将来临,可资本家们并不愿意买单,政府也不愿意看到经济衰退,他们急需找到一种新的延迟利润率下降的方法。于是美联储大幅降息,连续十三次的降息将利率调至二战以后的最低点,仅为1%,并维持这一利率长达一年之久,这一举动为房地产业投资增多,房价飙升提供了前提,结果导致房地产泡沫的迅速膨胀(如图1,美国利润率曲线以2002年为拐点,由下降转为上升)。同时,华尔街的金融资本家们为了将民众的资产更多的转移到自己的手里,以追求高额利润,制造出了CDS(信用违约交换)、MBS(房屋贷款证券化)、CDO(担保债务凭证)等一系列的金融衍生产品。他们以又金融创新的名义,创造出了CDO的平方、立方、N次方等新产品,借助金融杠杆,表面上无限地放大了利润率,实际上伴随而来的是传染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巨大风险[4]。

金融产品的出现为资本家打破利润率下降这一限制条件提供了途径,在金融市场中,资本周转不再是的过程,而是简化为的过程,周转过程变得更加便捷,且G不断扩大。在金融市场发展初期,金融产品与实体经济还是相适应的,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越来越多的衍生品被创造出来以满足人们追逐利润的渴望,这使得金融产品与实体经济逐渐脱离,最终完全建立在人们的预期之上。

事实上,平均利润率下降的事实并没有因为资本主义金融体系的高度发达而改变,相反,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金融体系正是平均利润率下降的高级表现形式。这是因为金融体系的利润来自于对实体经济部门中剩余价值的分割,金融产品在市场中表现出的价值实际上是对实体部门中剩余价值分割的权利。这样看来,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部门是有紧密联系的。

有论者很清晰地指出了这二者的关联:“实体经济利润率的下降造成了信用扩张,而实体经济的低迷又使得信用扩张所增加的资本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投机风行及高额利润使得信用扩张所增加的资本仅仅在房地产市场和金融业内部循环,催生了它们繁荣和泡沫。”[5]

实际上,实体经济利润率的下降,不会因为金融体系的发展而改变,只不过金融体系将看得见的剩余价值虚拟化了。美元与黄金脱钩后,美国金融体系似乎已经摆脱实体经济的限制,可以无限度的虚拟化了。但规律不会因为人为地强行作用而被改变,过度虚拟化造成的利润率大幅提高,注定只是金融资本家追求的一个幻影,迟早有一天,这个幻影会被戳破,而这一天,正是危机爆发的时候。

2.金融危机的爆发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结果

马克思曾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是日益扩大的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2008年金融危机,正是这对矛盾激化到极端激烈的结果。

在生产领域,发达的美国资产阶级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造成了美国社会化大生产的高度发达,结果是生产严重过剩。房地产业的过度供给正是生产过剩的典型表现。而在消费领域,美国民众的需求早已不能适应过剩的生产,即有效需求不足。为了寻求与生产相适应的消费需求以保证资本周转得以持续,一方面,美国将其金融体系运行模式和经济思想推广到全球,将全球市场纳入本国资本周转的循环之中;另一方面,资本主义者引导民众透支未来,以他们未来的劳动力作抵押,来换取资本家的物质产品,这也使美国进入“负债经济时代”。

民众未来的需求看似是可以无限透支的,只要在金融市场里操控模型,资本家们就不必再担心民众的有效需求难以适应过剩的生产,因为当下需求的不足完全可以用未来的需求弥补,这样资本家们又可以高枕无忧地继续他们对民众的榨取。但事实上,金融杠杆为资本家提供的并不是永远榨取剩余价值的方式,而是效率高于其他方式几十倍的榨取方式,金融市场在给资本家带来高额利润的同时,也在短短几年内将民众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内的消费需求榨取一空。

所以看似可以无限透支的民众的未来需求也在资本家疯狂追逐利润的榨取中消耗殆尽,有效需求更加难以满足极度过剩的生产,被掩盖了的矛盾此时表现得更为激烈,且再也找不到其他方式来刺激需求,危机的爆发也已在所难免。

3.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只是治标不治本

西方主流经济学就像是一个钟摆,在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之间来回摆动。经济学界普遍将2008年的金融危机归咎于自由主义经济学,主流经济学随即倒向了凯恩斯主义阵营。面对危机,凯恩斯主义者(典型如海曼·明斯基的跟随者们)痛批金融自由化的危害,主张“政策和制度因素在扼制体系滑向流动性与偿付危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6]。

而他们的解决方案则无非是对脆弱的金融体系进行修补:首先,对货币市场进行改革,重新构建世界货币体系,以避免实体经济过度虚拟化;其次,对金融市场进行改革,完善金融法律体系,规范银行的经营方式,建立和完善金融企业的信息公开制度,降低信息不完全的风险等;再者,加强监管体制,规范评级机构、中介机构的运作方式,避免监管缺位与监管不力,降低道德风险等。凯恩斯主义者们知道,资本家们会回避任何看似短期内会损害其利润的政策。因此,在实践中,他们总是尽力避免提出可能会吓倒资本家的建议。

无论是自由主义还是凯恩斯主义,归根结底都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学,它们的区别不过是左右手的区别罢了。凯恩斯主义者的药方用以暂时性地消除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病症是有效的,但仅仅从体制层面对金融体系进行修补只能是掩盖和缓和矛盾,推迟危机发生的时间,为下一次更猛烈危机的到来埋下隐患。要避免类似的危机再次发生,不能将目光局限于体制层面,而应从制度层面着手,变革现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克里斯·哈曼.利润率和当前世界经济危机[J].国外理论动态,2008,(10).

[4]梅宁华.对资本本质的再认识[N].中国经济导报,2008-11-11.

[5]谭政勋.利润率下降、信贷扩张与房价波动[J].经济学家,2012,(5).

[6]杰克·拉斯姆斯.日趋加剧的全球金融危机:从明斯基到马克思[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8,(1).

上一篇:大学生兼职权益保障问题的对策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危机与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