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涌春潮 屯留腾飞铸辉煌

时间:2022-06-15 01:15:12

科学发展涌春潮 屯留腾飞铸辉煌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艰巨任务,屯留县委、县政府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深入研判形势,科学决策应对,着力破解难题,努力化解危机,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山西省委“三个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长治市委“四位一体”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团结带领全县26万干部群众立率先发展之志,谋科学发展之策,纵深推进“四三二一”发展方略,奋力拼搏促转型、全力以赴保增长、千方百计惠民生,强力推进率先发展、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全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新成绩,开创了经济平稳增长、事业全面进步、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崭新局面。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8.2亿元,同比增长10.6%:财政总收入完成10.8亿元,同比增长12.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4亿元,同比增长5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4亿元,同比增长1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八达到1.24万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92元,同比增长10.7%、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

一年来,屯留全县上下把100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遏制经济下滑的关键措施来抓,千方百计引项目、克服困难上项目、不遗余力保项目、全力以赴建项目,全县经济实现了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形成了“资本强势介入、要素快速集聚”的强劲态势。2009年,全县共引进项目7个,总投资12亿元,引资9.8亿元,100个重点项目共争取中央、省、市扩大内需专项资金7517.6万元。目前,共完成投资32.52亿元,先后有30多个项目竣工或投产,特别是总投资612.7亿元的27个工业新型化项目的强力推进,为确保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些好项目、大项目、骨干项目的强力带动下,十大优势产业日益兴旺、六大循环链条不断延伸、五大经济板块逐步壮大,开创了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区域循环式开发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迈上了新台阶,转型发展取得了新突破。在“三农”工作中,屯留县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以市场化的方式经营农业,全面实施农业“3111”工程和“三三”发展规划,开展了以生态建设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百村竞赛”活动,优质粮食、畜牧养殖、绿色蔬菜、干鲜水果、苗木花卉五大主导产业形成规模,形成了“户有主业、村有亮点、乡有特色、县有基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格局。2009年,全县共新建生态文明村50个,新增和改善水地面积2.55万亩,治理中低产田面积1万亩,新增农机总动力1.81万千瓦,发展沼气户3000户,完成7个乡镇有线电视“村村通”光缆工程,解决农村4.0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72.5%,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00个,100%的建制村通了水泥(油)路,98.7%的村通了客车,95%以上的农村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全县农村生态及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及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2009年,屯留县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创优环境为突破,着力在优化经济结构、推动转型发展上下功夫、求突破。一是以工业新型化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了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步伐,全县工业经济实现了由单一重型结构向新型多元体系转变、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新型工业经济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绝对主导力量。200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90.8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9.33亿元,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出逆势上扬、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二是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促进了企业间产业联结、循环生产。三是坚持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以标准化生产为手段,以建设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基地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了以“五大主导产业为支撑,四大农业生态园为纽带,35个农业龙头企业为带动”的农业产业化新体系。四是坚持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优化经济结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着力推动以旅游业、房地产开发和商贸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使第三产业成为推动该县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五是按照长治市委、市政府“1+5”城市群同城化发展的要求,强力推进国家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四城联创”活动,全力打造具有现代气息、地方特色、文化品位的上党一流品牌城市。全年共铺开城镇特色化重点项目39个,总投资达10.3亿元。共新增县城绿化面积120.5万平方米,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42%,县城绿地率达到37%,县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2平方米,极大地提升了屯留县城的功能、形象、品味。

屯留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富民、惠民、利民理念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以办好“十件实事”为载体,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医疗健康、社会保障、创业就业、住房安居”五大意民工程,着力解决城乡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广大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使全县人民的幸福指数和经济发展同步走高。全年共新增教育投入近3000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3万平方米和新职业中学主体工程:投资1500万元对县医院和7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造、扩建,全县五保对象基本实现了集中供养:新增就业人数3000人,安置下岗人员再就业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加快了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全年为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廉租住房补贴60余万元。

2009年,屯留县以建设全国一流绿色生态名县为目标,全面打响了绿地、蓝天、碧水、宁静“四大战役”,强力推进生态建设,大力改善环境,全县森林覆盖率、县城绿地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气环境质量等主要生态、环境指标均持续好转。2009年,全县累计投资1.62亿元,共完成造林5.1万亩,栽植苗木650万株,绿化荒山2.65万亩,新建农田林网3万亩,新植经济林1万亩,建成了森林生态旅游、干果经济林基地、林木种苗花卉、速生丰产林和林下经济开发四大林业产业体系,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8.3%。屯留的造林绿化工作被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省长王君等领导赞誉为“全国的样板、山西的典范”。同时,全县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1.13%,全县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56天,污水处理率达到7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1%,县城噪声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

2009年,屯留县以建设“全省文化强县”为目标,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重点,通过扎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六进”活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和推进“文化惠民”、“文化低保”工程,新建、改建了一批乡镇文化站(所)、村级文化室和农民书屋,共建成农民文化广场150个、群众舞台80多个、乡镇文化站30个、农民书屋50个、农村体育健身场所200个,全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并在全社会营造了“知荣辱、树新风、讲文明、促和谐”的社会新风尚。全县涌现出国家级文明单位、村镇2个,省级文明单位、村镇10个,市级文明单位、村镇44个。

2009年,屯留县连续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先后被山西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和谐社会建设先进县(市、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县”和“农机化工作先进县”,被授予“山西省十大文化强县”、“山西省文明和谐县城”和“山西省首批环保模范县城”,被长治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林业生态建设红旗县”。县委书记王辅刚被国家科技部表彰为“全国科技进步工作先进个人”,荣获“山西省十大年度文化创新人物”荣誉称号,被中国老促会授予“支持老区妇女工作开拓奖”,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林业建设优秀县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县长黄福喜被国家科技部表彰为“全国科技进步工作先进个人”,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上一篇:外部力量对新闻自由的干预应有界限 下一篇:法院院长谈法院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