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技术范文

时间:2023-08-10 11:01:33

科学发展技术

科学发展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学技术;发展;审视

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是近几年快速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因素。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在新时期的历史背景下,科学发展观适应了经济发展的潮流。作为科学发展观中最重要的科技创新精神,在现代科技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将科学发展观与科技发展相结合,辩论的阐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深刻的探讨了科技创新对于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

1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技术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在以经济发展为目的的前提下,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建设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坚持发展经济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用高科技的产物来服务于人,满足于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人类在提供脑力劳动,如何做到尊重人、相信人和发展人是现阶段企业领导的用人工作基准。在长期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影响下,能够充分调动人类的自我意识,这种强调个人意义的价值都会通过劳动体现出来,使人在极大地限度上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观是科技创新中又一个重要的原则,它是人类在面临大自然的惩罚时所换来的觉醒,是全人类必须坚持的走下去的必然之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是在满足现阶段人类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又不损伤后代人的发展。这其中包含在科技发展与环境承受能力的范畴、共同保护科技发展下的人类生存环境、绿色无污染为目标的科技发展等等方面。将科技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原则相结合,充分的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有效的增强绿色科技的意义。全面协调是指全社会的文明进步,即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然保持满足人民的幸福感。协调发展是指经济与人、自然、科技相互配合,从而构造较为合理的社会经济结构。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经济利益的提高与社会效益收入并不是相矛盾的,作为科技经济发展的主流社会,协调好科技进步是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重要思想。

2科技创新的基本要求

2.1创新思维方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以往的思维模式,转变成较为系统的、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思维模式。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以往危害人类健康和发展的污染品转化成健康的、绿色无污染的物品,从而造福于人类社会,一定程度上符合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只有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才能促进科技的创新发展,转变思维模式也是有效训练人才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操作中不断训练大脑灵敏度和智力的开发都有助于创新的思维模式培养。

2.2坚持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精神

科技创新的基本要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只有不断的提高自我修养和道德水平,才能从各个方面满足科技进步对人才的要求。只有创新科技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思想基础,构建了适合发挥人才创新精神的软环境。

2.3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

现阶段的社会是经济为主流的社会,也就是科技为主导地位的社会。科学技术对经济、环境和人文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科学发展观要求科技的创新一定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在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科学技术的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使技术不会枯竭,经济不会落后。科技的创新一定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与创新科技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一直是发展中强调的重中之重,面对发展经济遭到破坏的环境,人类正在进行改善环境的补救行动,因此改善生存的环境也是创新科技的必然要求。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一直是科技创新下社会经济的必然要求,只有减少将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冲突才能真正的立足长远发展。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一直是这些年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针对以往的经验进行总结,可以把发展的问题概括成为人类生存的大问题。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为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事业提出的新要求,是全面协调社会建设、促进各种生产关系的基础。科技的进步是人类生活进步的重要基础,科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类生存资源的均衡是现阶段全人类必须深思的问题,必须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经济协调发展的局面。

3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3.1实施社会经济战略的关键

根据党的十内容指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发展的主要目标。实施以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是创新科技的基础,通过创新思想,转变经济理念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的质量,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储备。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主要都是强调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创新科技就必须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优秀的人才就是实现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而经济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3.2社会基础设施的完善

科技创新不仅仅要求人才的储备,同时也需要提供共同进步的社会环境。在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科技,转变生活和生产方式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创新科技构建的经济社会同时也离不开和谐的社会文化基础。培养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和良好的文化氛围都为创新型社会起到了辅助作用。

3.3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科技创新是一条长远发展的道路,对于科技发展的投入也是整个社会最重要的支出。有效的科技创新措施可以再短时间快速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整个经济时代产生深远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对科技投入的自己你还不能和发达国家比较,但在国民支出上占有重要比例。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我国还存着不足,这也是我们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借鉴的地方,及时的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人才教育和科学研究的资金投入。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引导和扶持创新科技的进步,在一定的政策上对创新科技进行支持,以达到社会经济进步稳定社会和谐的目的。

4结语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源于对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只有不断的储备新型知识人才可以保证科技不会落后。我们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可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道路,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思想,从而不断的创新科技。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新技术是长大国家实力的关键,科学技术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去,其中包括军事、国防、经济等等方面,满足了我国不断发展的物质与文化需求。本篇文章就科学发展观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做出了详细的阐述,充分论证了科学发展观适用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王建福.论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J].经济师,2010(08).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李志红.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4]刘相,朱健,田海花.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0(02).

[5]林忠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给发展战略带来的变化[J].社会科学研究,2010(06).

[6]王云鸽,彭志君.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现状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3)

[7]肖延胜.超精密制造及高端装备领域的探索者——访复旦大学光科学与工程系青年研究员孔令豹[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6(05).

科学发展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企业;科学发展

1 引言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技术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技术创新是企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做好技术创新可以提高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建设能力,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2 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2.1 技术创新有助于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难以被其他企业模仿和替代,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能使企业在竞争中保持相对优势。它一般以企业核心技术能力为基础,通过企业战略、生产、营销、信息、人力资源和财务的交互作用而获得,是一种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通过做好技术创新,能使企业具备持久的发展动力。

2.2 技术创新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开拓和占领市场的各种竞争活动,都要通过企业管理的职能得以实施。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才能有效地把企业的各个生产要素组织起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由于企业管理水平的不同,相同的生产要素转化形成的生产力也就不同,导致了企业竞争力的差异。通过管理技术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3 技术创新是赢得市场竞争的有效途径

当一种产品的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其利润空间就会下滑。技术创新能有效的降低产品成本,使企业获得成本领先优势。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还能向市场提供新的产品,占领新的市场,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3 做好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3.1 制定技术创新战略

要做好技术创新,首先是要明确技术创新方向,制定技术创新战略。有了明确的战略目标和方向,才能在关键技术领域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开展技术创新,才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扩大市场份额和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3.2 加强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建设

对企业而言,为了能不断持续发展和强大,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技术创新的组织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体系。鼓励管理干部、基层管理人员参加管理知识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管理创新能力。完善的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可以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为企业创造创新的氛围,为创新提供人才保障,从而使企业能真正的做好技术创新。

3.3 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更应坚持与时俱进,这就需要企业必须有健全、完善的创新体系来激发广大技术人员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以此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科学长远快速的发展。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要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力量,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主导产品。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推动技术管理创新。在企业已有的技术创新体系基础上还可以结合企业实际发展状况继续探索,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寻求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自主创新之路。

3.4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企业要依托技术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大力推进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依靠技术研发来带动企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以现有的技术、成果为依托,进一部强化企业自身原始创新能力,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同时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参与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搭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3.5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

技术创新离不开技术装备的更新和改造,要做好技术创新,就要保障和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加大新技术、新业务开发的投资力度,加速实现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支持和保障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3.6 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技术创新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人才。大力推进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以深化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为核心,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的人事、分配和奖励等激励政策,引进和培养创新领军人才、研发骨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形成与企业自主创新相适应的研发和管理团队;对技术创新人才应加强招聘、培养、配置、测评等管理工作,建立创新型人才人力资源的储备库,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科学、可靠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将人力资源开发贯穿于人才的培养与评价、选拔与任用、配置与调控、激励与淘汰等各个环节当中,确保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使广大技术人员成为企业技术创新主力军。

3.7 建设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企业文化

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提高企业职工的科技素养和创新意识。加强以“创新”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建设,创建自主、开放、创新的企业文化,广泛深入地开展自主创新教育,提高全体员工对技术创新的认识,使创新理念深深植根于每个员工心中,使全体员工都积极投入到企业的技术创新建设中。

4 结语

科学发展技术范文第3篇

有能力,方敢决胜。在金融风暴中,出口受到冲击的当下,乐山无线电以充满信心的勇者姿态迎头面对。面对危机,董事长潘敏智及时部署了应对措施:降低成本、节能增效;研发产品工艺,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争取企业平稳度过难关后获得飞跃式发展。作为中国最大的以半导体分立器件为主的综合性电子企业,乐山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挺起了民族工业发展的脊梁。

为实现跨越式发展,董事长潘敏智切实带领企业全体学习领悟,真抓实干,结合乐山无线电的发展,立志走出又好又快的路子。乐山无线电有这个实力,这些年来,潘敏智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敢想敢干,带领企业屡创奇迹,培养出了众多的技术人才。如今,公司人才济济,科技人才的拥有,不仅使公司永葆青春活力,而且使乐无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不败的境地。公司科技人员杜俱元和邱志述就是乐无公司众多年青科技人员中的代表。从杜俱元和邱志述身上,我们将读出这个中国最大的以半导体分立器件为主的综合性电子企业的卓尔不群的源动力。

杜俱元:乐山无线电的技术骨干,GPP技术项目的承担者,为企业攻克技术难关,他二十年不悔奋斗

1989年从四川大学毕业,杜俱元进入乐山无线电从事技术工作。如今近二十年,满头花白的头发,与他中年的年纪不太相称,只因为钻研技术而辛劳成如此。能从事技术工作是快乐的,对于杜俱元来讲。他沉稳内敛、专心致志的个性让他在钻研的乐趣中不能自拔。

乐山无线电的GPP技术超过了美国,是高可靠产品。杜俱元就是具体的项目承担者,他整日整夜就埋头干这个项目。现在这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进入到批量生产中,GPP的成功,使乐山无线电公司在降本增效、产品在市场竞争方面获取了较大优势,为公司在发展壮大的道路上起到了保障作用。

GPP技术的攻克来之非易。当时,市场上需要高可靠的产品,而国内普遍不能生产。日本的技术是不可能外流出来,杜俱元就是凭着手中的产品,不断地做实验,根据一点点线索,去探索,查阅大量的资料,逐步改进。

然而,当时企业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去支持他的研发,只能满足一些基本要求,甚至企业本身都在怀疑,是否能够做出来。杜俱元没有泄气过,在他看来,这已经足够了,样品出来后,还不能形成量产,杜俱元又开始作各种咨询,查询,全盘作综合考虑,最终十一个工序的配方终于稳定了。

此时,杜俱元还不能有一点松懈,产品的检验是最后的关键。检验不能过关,即使前面做的再好也是徒劳的,因为一台光刻的设备需要20多万,这对当时的企业是不小的开支,每一步细节不能出一点差错,杜俱元没日没夜反反复复地做实验。全然顾不上自己的小家,甚至孩子生病做手术,他也不在身边。

真金不怕火炼。顺利通过检验后,整个企业都沸腾了,谁也没有想到自己真的能攻克世界顶尖的技术。面对肯定与赞誉,杜俱元没有自满过,从容淡定的他却说:有些问题不是一下想得到的,我要刻苦攻关的还有很多很多。特别是现在受金融风暴影响,更要苦练内功,完善技术,极大地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满足客户需要。我相信,等危机一过,我们的企业就能赢得大的发展。

短短几句话,显现杜俱元的谦虚和对企业深厚的感情。杜俱元与乐山无线电共同成长起来。二十年前刚来LRC时,工厂左右还很荒凉,杜俱元还参加过工厂的建设劳动,二十年后,已成为一名公司技术骨干的杜俱元感怀颇多。他爱企业甚过自己的家,他相信企业在潘董事长的领导下,一定会蓬勃发展,为此,他要刻苦干好每一天,做出自己应有贡献来反哺企业。

邱志述:年轻的技术好手,在二极管的研发上,大胆创新出成果,敢与世界先进技术比拼

十年前,重庆大学毕业后,邱志述来到乐山无线电,少年壮志,乐山无线电成了他梦想燃烧的地方。

尽管年轻,但他有位好老师,即是乐山无线电的董事长潘敏智。良师出高徒,邱志述对乐山无线电的硅橡胶保护的二极管,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并且有相当大的创新。

梅花香自苦寒来。邱志述认为做技术来不得半点虚假,要做就做到最好。每一次攻关,几乎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邱志述每天都要奋战近10多个小时,基本没有休息时间,而且每一次都要超过一个月。在完成GPP的批量生产中,邱志述主要负责工装以及数据、操作等方面工作,哪方面比较欠缺,他必须第一时间提出来,每个环节的人员大家在一起,共同协商,到达最佳的生产效果。

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有次项目攻关持续了三个月之久。三个月下来,邱志述人都累倒了。但这三个月是值得的,从试制到完成小批量生产,从当初的1000片到如今的7000片,邱志述的功劳不可磨灭。完成了规模生产后,邱志述又开始了新的攻关,以求开发出更多的高附加值产品,为企业赢取较大的利润。

乐山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的二极管可靠性已达到世界的顶尖水平,在世界上堪比日本的技术。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非常纳闷摩托罗拉要与乐山无线电合作的原因,因为摩托罗拉看中了它们的技术与实力。这是邱志述最为快意的事情。

这十年的时光里,邱志述见证和参与了企业的大发展时期。谈起企业的发展,邱志述激情满怀,记得刚开始来到单位时,其中一条生产线,产量只有三千万,而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亿三千万,当时的轴向产品产量只有二三十万,现在已经达到了六百万,现在的GPP产量已经达到一万八千片。

邱志述自从到了乐山无线电后就没有停下过,总是被派去生产线的各个地方;从来没有时间照顾过家里。他感怀于恩师毫无保留的培养教育之恩,企业的各种关怀。纵然有很多企业要高薪挖走他,他却从没有考虑过离开,对老师和企业饱含着满腔情谊,永不割舍。

即使有了今天的成绩,邱志述还是能静下心来做技术,他相信企业能够有更大的发展,他自己有绝佳的平台,他将永无止境地攀登技术高峰。

厚积薄发,正是有了这样的技术的骨干,乐山无线电从容走到今天,不只是在中国领先,并且在世界都居领先地位。美国通用的半导体GS,美国的迈可森微半导体公司都很佩服乐山无线电,台湾那边也是如此。现在乐山无线电的水平跟日本的顶尖水平几乎是一致的。

对于这样的成绩,作为董事长潘敏智没有自满过,为了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企业快速跟进市场的步伐,乐山无线电公司成立了一个全新的LRC研究开发中心。这对于以技术为生的杜邱二人,是个极好的平台,对于杜俱元来讲,他研究的主要方向就是如何攻克国际上最新的技术为自身发展所用,而邱志述,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开发出附加值高的产品,争取为公司赢得更多的利润。

勇者无惧,能者能胜。这种竞技勃发的状态,面对金融风暴,乐山无线电没有丝毫畏惧,反而以更加积极状态迎向明天。

科学发展技术范文第4篇

一、粮食仓储技术工作现状

1、对科学保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一是把搞活经营与科学保粮对立起来,以强调搞活经营来削弱科学保粮,重经营业绩,轻仓储管理;重眼前利益,轻长远打算;认为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条件下,科学保粮过得去就行了。二是脱离国有粮食企业现有客观条件谈科学保粮,片面地把科学保粮理解成应用计算机测控、准低温冷藏等资金投入比较大的技术,而对于各国有粮食企业来说,普遍存在由于受资金实力、仓库等条件的制约,这些技术目前还无法普遍实行,忽视了科学保粮的实际内涵。三是认为科学保粮“劳民伤财”,对科学保粮嫌麻烦、怕花钱。在冬季通风降温工作中,有的地方对电费支出考虑比较多,通风的时间和次数达不到要求,影响了降温效果;在推广“双低”或“三低”储粮工作中,有的地方强调人手少,工作量大,降低工作标准。

2、入库粮质控制难度加大。近几年来,入库粮质控制难度不断加大,已成为制约粮食安全储存的重要因素。入库粮食品质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表现为平均水分、杂质上升。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多种经济主体介入粮食收购市场,由于市场机制还未健全;无序竞争不同程度地存在。地区之间、企业之间为了争夺更多的粮源,在收购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放宽质量要求,直接导致了入库粮食质量的下降。在每年的粮食收购季节,都有外地企业直接或间接介入当地收购市场,价格因素和质量因素导致企业之间形成了无序竞争,影响了粮食入库品质。另一方面,国有粮食企业粮质检验力量薄弱,检测设备配备不齐全,缺乏现场快速检测仪器,检验时间长、环节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售粮积极性。多数中小国有粮食企业现有设备只能从事常规检验,对于粮食脂肪酸值等理化指标还没有检验能力。经验表明,入库粮质下降,会给粮食安全保管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粮堆呼吸旺盛,储藏稳定性下降,易出现发热、结露和霉变;(2)粮堆环境更适于虫害孳生,繁殖速度加快,引起粮堆虫害集聚;(3)粮堆通透性差,不利于通风散热和熏蒸药剂向粮堆深层渗透,导致粮堆降温困难和熏蒸杀虫不彻底。

3、仓房设施条件比较差。仓库条件是科学保粮的基础,以成都市现有的总仓容来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的仓库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对于这些旧仓库,各级粮食部门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维修,但要彻底解决上漏下潮、墙体裂缝、气密性差等问题,资金上存在很大困难。

4、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科学保粮的普及。科学保粮需要一定量的资金投入。目前,各国有粮食企业主要依靠各级粮食储备和政策性业务以及经营业务取得收入,由于储备和政策性业务规模小、费用高,因此经济效益不是很好。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投人大量资金搞科学保粮力不从心.造成科学保粮普及率不高。

5、保粮基础工作有所松懈。科学保粮不仅仅是几项技术措施,它还包含了大量的基础工作。近几年来,基层保粮基础工作出现了松懈倾向。少数地方对保粮工作满足于“不出问题”,对储粮保管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查粮记录不完整、粮堆不平整、库内外清卫欠佳等问题比较普遍。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各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对科学保粮的检查、考核、评先进力度减弱,基层对科学保粮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减弱;二是粮食企业改制后,部分职工思想上不能适应新的用工制度,缺乏做好工作的长远打算,存在着临时观点,得过且过;三是客观上国有粮食企业经过改制减员后,基层粮食保管人员少,人均保管量大的矛盾比较突出,要达到工作高标准,确有一定难度。

二、做好科学保粮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科学保粮是国有粮食企业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新形势的需要。粮食市场化改革后,粮食收购市场主体多元化是必然趋势。在市场规则还没有完全健全之前,各种市场主体争夺粮源必然造成收购质量下降。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对于某一家国有粮食企业而言,想独善其身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国有粮食企业只有练好内功,不断提高粮食科学保管水平,才能确保粮食储藏安全,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新形势。

科学发展技术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科学发展

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起步是仓促的,目标是模糊的。提出广泛创办“职业(技术)学校”的初衷,无疑是为了缓解高考招生的巨大压力,缓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列举当时高等院校报考和录取的数据以资证明:1977年,报考人数570万,录取27万,录取率约4.8%;1978年,报考人数610万,原计划招生29.3万,后增加近11万,共录取40.2万。录取率约6.6%;1979年,报考人数468.5万,录取28.4万,录取率约6.1%。

为控制高考录取率低下的局面,从1980年开始实行“预选制”,大约只有40%的学生有资格参加高考报考本科院校。同时考生外语成绩按30%计入总分,考试成绩只通知考生本人,不张贴公布,取消考生查阅试卷的规定。1980年,报名人333万,录取28万人,录取率约8.4%。

因此,1980年10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原国家劳动局的《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报告中提出,“应当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在城乡要提倡各行各业广泛办职业(技术)学校”。

由于以“分流”为目的,所以高中一分为二,分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即职业(技术)学校)。于是,各地一些师资条件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的高中被划为职业高中,考试录取分数居于重点高中、普通高中之后。各级政府“分流”政策的强制推行,使得由于连年高考低下的录取率而产生的社会压力明显减缓。1982年,报考人数187万,录取32万,录取率约17.1%;1983年,报考人数167万,录取39万,录取率约23.4%1984年,报考人数164万,录取48万人,录取率约29.3%。

号称“半壁江山”的职业高中呱呱落地,在摸索中自立,在摸索中发展。用当时最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开办专业基本以培养个人就业为目的,所以普遍开设的专业主要是:美容、烹饪、会计、服装制作、电脑操作、摩托修理、汽车修理——等等。

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面临两大阻碍:一,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根深蒂固,都渴望子女进入高等院校深造;二,社会普遍对职业技术教育缺乏正确认识。

至今,三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人们对于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提升,逐渐深刻而正确;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在摸索中不断修正,逐渐走上适应地域经济建设的科学发展之路。

新余是江西省最小最年轻的设区市,1983年建市,辖一县(分宜)一区(渝水),人口113万,面积3178平方公里。但是,新余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猛,小城市成功地办出了大职教,形成了既有大专、中专教育,又有学历、非学历教育较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目前,全市有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53个,其中民办高职3所,公办高职1所,民办专修学院3所;部级重点职业学校5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3所、省级示范职业学校4所。在校学生总数9.34万人,生源来自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省市,教职工6000余人,固定资产10.6亿元。新余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市”,新余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令全国瞩目,被称为“新余现象”。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地域经济的发展,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基础,适应地域经济建设,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科学发展之路。

新余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名列江西省之首,分别达到55.9%和52%。近年来,工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全球最大的光伏企业——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的落户,一系列相关企业在新余快速集聚,使新余一举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一跃成为江西省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年财政收入以30%的增幅在高速增长。江西省委、省政府规划的三个“千亿工程”有两个在新余,即以新钢为核心的钢铁产业,以江西赛维为核心的光伏产业。新余已经形成钢铁、光伏、新材料三大支柱产业,以2008计算,全市376个规模工业企业中产值过亿元的有79家,过5亿元的有15家,过20亿元的有3家。

科学发展技术范文第6篇

科学发展观是对以胡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观点的高度概括;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精神的灵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吸收和借鉴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系统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基本思想和发展规律,体现了构建和谐气象的目标要求,进而促进了新形势下气象工作不断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由部门气象向社会气象的转变,构建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以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

一、正确把握新形势下我党突出强调的若干重大思想观点。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的思想观点。

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旗帜就是行动的指南。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经过长期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观点。

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统一思想,理顺思路意义重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构成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科学理论。它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敞,越走越顺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当代中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3、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的思想观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的思想路线,是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不同历史阶段都能不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纠正各种缺点错误达到自我完善,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所在。解放思想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不是某一个阶段的任务,它应当成为人们思想的常态;解放思想也不是某一个领域的任务,而是一切领域都要解放思想。什么时候思想僵化了什么时候就要犯错误,什么地方僵化了,什么地方就要落后。

4、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动力的思想观点。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因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某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而否定改革开放。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5、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的思想观点。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集体领导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它和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要用科学的办法,解决经济社会面临的问题,正确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要通过发展增加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二、十七大报告对气象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强化防灾减灾工作”,是十七大报告赋予气象人的崇高历史使命。明确提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尚属首次。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尊重科学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主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的科学精神和政治勇气。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十七大报告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部分里提出“强化防灾减灾工作”,既说明防灾减灾工作是民生之关键,又体现了党和 政府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心,也指明了气象防灾减灾的方向和任务。

十七大报告提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要求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不仅要求通过气象防灾减灾降低自然灾害对gdp的影响,还要求通过气象科技进步提升气象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时指明了构建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的目标和任务。“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深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构建现代化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为气象工作加强与相关行业合作、拓展服务领域指明了方向。“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必将为区域中心建设提供发展平台和服务机遇。在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服务中,多轨道业务在第一、二产业中有广阔的服务空间,而气象本身做为信息服务业在为第三产业服务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气象工作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已经并将发挥更加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之中,气象已摆到了突出位置,随着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逐步建立和防灾减灾能力的增强,气象在应急管理中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气象部门不仅要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又要加大部门内的管理体制改革,坚持气象事业的公益性地位不动摇,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职能,进一步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推进依法行政”,要求加强气象科学管理,提高气象依法行政水平。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气象技术保障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1、 深化改革,开创气象技术保障工作新局面。

以中国气象局提出的气象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科学内涵,坚持“三个气象”理念和“四个一流”发展目标,面向全国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加快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技术装备保障的综合能力,为气象现代化业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是我中心进一步深化改革为指导思想。在 “多轨道、集约化、研究型、开放式”为导向;以综合性、先进性和可行性为宗旨;以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为支撑;以专业化保障与社会化保障有机结合为模式;以业务需求为主导,统筹规划、面向全区、面向业务、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不断强化技术保障体系建设基本原则下,确定在现有技术装备保障体系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先进的数据处理和信息网络技术,对保障方法、手段进行革新,经转轨、拓展,逐步建成资源共享、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体系的改革发展总体目标。在三到五年内建立和完善自治区两级管理三级维修的技术保障体系;规范各级技术保障机构的职责、分工和业务流程,形成有效的技术保障业务机制,提高技术保障的应急反应能力和保障实效;建立全区探测设备全网运行监控系统,实现气象装备运行状态和探测质量监控的实时化,远程设备故障诊断、维修的可视化;建立技术装备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气象技术装备调运、管理的信息化;建立计量检定管理系统,实现气象仪器计量检定的自动化;建立保障技术支持平台,促进探测、保障技术方法的指导与交流,实现保障技术的网络化。

2、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着力解决好目前中心工作的主要矛盾。

通过调查研究和科学地分析总结,我们发现目前中心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人员队伍建设方面面临着人员老化、人才结构欠合理、知识结构欠合理的突出问题。二是在业务建设方面存在照对新的技术保障业务体系建设认识不足,探测、保障技术方法的先进性有待提升,业务项目重建设轻效益,保障工作重硬件保障轻技术支持的问题;三是为基层台站服务方面存在照服务的针对性不足,对台站的服务需求掌握不够的问题;四是职工劳动保护方面问题突出,离退休人员福利待遇包袱沉重。

科学发展技术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机技术;体系改革;推广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22.020

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在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有利于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积极推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不断深化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促进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引领农机化科学发展。

1 加强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农业技术推广促进了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保证能够形成科学合理的发展格局,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效调整农村的经济结构,使农民的收入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且建设农机技术推广体系能够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加强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可以建设区域推广站,并对用人机制及激励体制进行创新,保证其能够满足农民的需求,同时也能够进行合理的布点,保证区域经济和特色经济的合理引进,并通过科学的研究,在农村中进行合理的推广,带动区域农户,促进农业经济及科技的发展。同时应根据区域农业经济实际的情况来推广相应的技术措施,并进行队伍的精简,保证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稳定性,并充分发挥推广网络的作用,对农机服务信息网络进行完善。

同时应对区域推广站进行创新,增加其功能。可以将其当做用来展示农业新科技、新成果的平台,并通过平台推广试验基地,让农民能够得到相应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在推广站上致富信息,同时及时将农机具的价格、性能、市场分布、生产需求量等信息进行公布,让农民能够更加容易地获得有用的信息。对用人及激励机制进行创新,保证农业推广机构的有效运行,一是应提高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对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人才的培养,并重视对人才的补充。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结合实际的情况来制定考核的方式,并配备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使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的成绩能够得到公正合理的评价;二是应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通过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促进农业的发展,保证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并且农业机械化能够有效改造传统农业,并为一些先进的农艺技术等提供了条件,同时有利于农民文化水平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并使得农村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改善了生产条件,并且减轻了农业中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2 推进农机技术推广组织创新

农机推广有社会公益性职能,深化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应充分发挥政府农机推广人员的作用,保证农机推广系统的创新。目前农机技术推广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并且需要不断更新改革的观念,促进农机技术推广的长远发展。相关工作人员应通过信息和技术水平来拓宽服务领域,保证其能够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促进农机化经营。并且还应建立多种农机服务组织,引导农民、企业等参与到体系的改革中,实现农机推广主体的多元化,保证农机技术推广的顺利进行。农机服务组织应加强相关的工作内容,保证农机教育、科研、推广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发展,将科技成果及时的展示,充分发挥各种服务组织的功能。并且应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技术交流效率。农户个体在农机技术市场交易时需要很高的交易成本,并且由于人少,无法有效扩大经营规模。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并提高农机技术推广效率,促进了农户和农机技术推广之间的联系。并且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发展,能够避免激励机制的缺位现象,并形成规范的推广模式和良好的竞争机制,让农民和企业等能够积极参与到相关的活动中去,促进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有效建设。

3 完善农机技术推广管理模式

推广农机技术体系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开展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因此应重视农业技术推广管理模式的创新,保证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创新推广机制,保证社会力量的充分发挥。目前农机推广体制中的市场激励机制还不完善,无法有效地完成很多农机推广工作,并且缺乏合理的利益诱导机制。除了要创新农机推广中的一些体制,还应注意提高农机推广服务质量,并将服务空间进行有效的延伸。同时应改革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模式,提高其职业素质。并应加强对农民技术及技能的培养,可以通过讲座等形式来让农民接触到更多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相关知识,让农民能够明白农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提高其农业科技水平,深化农机技术推广。还应多方联动,保证农机技术的推广工作能够高质量的完成,并应提高农机监理人员的工作素质,保证其能够做到文明执法,使得农机技术在农业生不中能够得到安全的应用。同时相关农机监理人员应帮助农民及时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保证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进行。

4 结语

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对农业生产模式的改进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牵动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应充分了解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具体内容,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同时促进农民、企业等多组织形式的参与,深化农机技术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世华.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浅析[J].种业导刊,2011(08):60-61.

[2] 陈志颖.完善体系创新机制 引领农机化科学发展[J].农机科技推广,2012(07):23-24.

科学发展技术范文第8篇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 质量技术监督 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215-01

1、绪论

随着信息化模式慢慢进入现实生活中,我国现代化建设方面的信息化也成了其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在我国质量检测局成立以后,就把有关质量技术的监督工作放在了第一位,这项工作也被称之为“金质项目”。然而眼前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将监督工作合理的分配好层次。为了使产品质量能够在人们的生活中有所保障,相关的质量技术监督局也在质量监督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因此建设了信息化服务项目来满足人们在生活中的需求。

2、现阶段我国信息化建设中所用设备的基本状况

在最近的几年,我国在质量技术监督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建立质量监督局则是其中一个项目,这能够使每一个地区都紧密连接起来,实现技术交流。各地区在实行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时,当发现问题时可以及时的通过各地的质量监督局把情况传送到国家总局。为了使质量监督局的信息化技术能够稳定发展,国家将各地的监督局的技术加以升级,这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在质量监督局中,视频会议早已经进行使用,各个质量监督局之间可以通过视频来举办会议,这样既简单、又快捷。近年来,在信息化网络技术方面也做了很大的升级,比如安装网络储存、网络安全等设备。

3、对于信息化网站建设的突出成就

为了使在依法行政和科学执法时拥有较高的权力,国家质量监督局的工作核心是质量技术监督,使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能够更好的发展,使它的技术监督水平得到提升。自从质量监督局建设以来,它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信誉很高,在社会中也有很好的风气,从而使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社会、群众中起到了连接作用,为加快社会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

4、目前我国信息化建设服务的基本状况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质量技术监督方面,国务院和国家质量监督总局给予了高度重视,这也使我国在质量监督方面的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实行了“禁止项目”之后,我国在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方面做出很大贡献,这也使得电子商务工程在生产项目中的发挥了重要作用,电子商务技术在一方面能够使人民群众融入进来;另一方面则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加快监督工作的步伐。按照目前的发展状况,我国在质量技术监督方面,不断地加大投资强度,并且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使信息化服务以及相关检查部门的联系更加密切,开设“三电项目”,这对于信息化服务具有很好的丰富作用,也促进了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4.1对于“金质项目”的设立

我国经济发展是以电子政务为基础而进行的,并且运用多种高科技技术参与其中,从而设立了信息化的网络交流专区,即被称为“金质项目”,它有很多长处,比如:功能全面、规格一致。在整个“金质项目”的工作中包含着监督所检测出的数据库,为各个质量检测部门以及质量监督局的管理系统的建设、为广大群众和相关的业务都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根据;也使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的工作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从而也使政府的管理力度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市场机制的能力,使政府部门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对其进行及时处理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也能够增强现阶段各个监督检查部门的技术发展。

4.2对电子政务项目启用的效果

在新时代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质量监督局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化管理部门,有着广泛的运用的范围;这种管理方法是质量监督局运用信息化以及计算机技术来对其进行管理的,这种技术也是质量监督改革的所必须要经历的过程,这种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使质量监督局的职能有了很明显的体现。随着信息化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国家的各个质量监督局都将电子政务加大完善,并且国家在该领域投入了巨资,使互联网能够连接全国各地的质量监督局的目标得以实现,使国家总局能够很好的控制国家的经济技术。在更大的程度上,使电子政务的建立得到完善,也为信息化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5、改善信息化质量技术监督服务的方法

5.1增强基础建设的投资,是经济费用更好的发放

根据目前质量监督服务项目的进展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在资金的投入上应该加大力度,使经济费用的分发得到完善。由于信息化建设的工程量比较大、影响的范围比较大,所以则需要很大的资金对其进行支持。在保证信息化建设能够顺利进行的原则上,就要在后续工作上加大力度。针对这种情况来看,应当满足发展需求,在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政治力度,然后开设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并且要给予充足的资金投入。以此为基础,不断使经费的分发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最终,使社会的经济发展能够更加有序的进行。

5.2整体划分交流,进行归类监管

在目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没有进行良好的划分交流以及归类监管;绝大多数认为应该将目前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加以改善,使网络分离和网络分割的局面得到有效的控制;这也是为了在更大程度上减少资金的浪费,使互联网技术和资源共同分享的目标得以实现。在具体的质量监督发展过程中,应该按照合理的流程进行分配,根据相关工作人员调查显示,可将其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类,从总体上来看,应该着重于数据的分析和探究,并且以它作为根本,为数据的策划与处理的政策做准备。第二类,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将其处理问题的根据、程度以及处理问题的步骤,作为工作的重点。此外,在质量监督过程中,网络系统被称之为第三类,为监察工作提供了一个支持的机制,可以将策划的方案通过网络传送给政府。在整个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中,第三类占有重要地位。

5.3增加服务领域,改善服务功能

在改善质量技术服务过程中,以服务功能为基础也是必要的,为了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不断改善质量技术监察的功能是必然的选择,比如:投诉功能、信息扩散功能等等。对于那些社会上的大众群体以及相关的企业部门,需要不断的增加服务领域,并对其深化。着重于为新时代的质量监督系统开设协商活动,以保障其能与政府保持密切的交流,还能够从群众的口中得到宝贵意见,从而使其对人民服务政策加以完善。使自身的服务技术得到有效的提高,最终,能够保证社会经济建设水平更加稳固、持续的发展。

5.4加大对应用系统以及数据库的建设管理系统

为了使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加大对其管理系统的强化至关重要。因为在整个质量监督过程中,每个应用系统之间的关系都是互不相关的;所以,应该结合实际的质量监督工作的需求对其进行改进,逐渐完善质量监督工作的战略部署,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需求。

6、结论

从上述介绍可以了解到,在我国对于质量技术的监督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对其功能进行强化,不但能够使政府的职责进行转换、使国家的质量技术监督水平得到提升;还能为我国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人才,使我国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 郎荣强.加强信息化建设 推动质量技术监督事业科学发展[J].天津经济,2012,(1):54-55.

[2] 深化改革创优势 敢拼会赢开新局――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在榕召开[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14,(2):4.

科学发展技术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自主创新 成果转化 置信电气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能源资源拥有小国,但却是能源资源消耗大国。据统计,我国GDP总量只占世界GDP总量的5.5%,但消耗的能源占全世界的15%,中国每创造一美元所消耗的能源是西方工业七国平均水平的5.9倍,是美国的4.3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资源稀少、能源短缺,迫切需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在这方面,上海置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置信电气”)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标杆。作为一家高成长的民营控股高科技上市公司,置信电气通过充分整合技术、资本、政策服务等创新资源,研制生产具有节能显著、环保、占地面积小的非晶合金系列变压器,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产品深受国内外用户喜爱和同行推崇,在全国非晶合金变压器领域中占据了近8075%的市场份额,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从2003年的1.5亿元和1,328万元增长到2007年的12.6亿元和1.73亿元。

二、瞄准市场需求,实现成功转行

企业要成功,市场是前提。发现非晶合金变压器这个大市场,对置信电气来说,有点偶然。

置信电气的前身是上海置信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10月16日,初建时以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屋租赁、机械化施工等业务为主。在做房地产过程中,公司董事长徐锦鑫看到住宅小区和工厂都会建造一些配电房,这些房子占地面积大,很浪费土地,而且噪声较大,影响居民周围人们的生活和工人工作。为解决这个问题,徐锦鑫专门到国外去考察,他发现美国和欧洲国家普遍使用节能、环保、小巧的变压器,没有中国国内常见的形似房子的“方泵间”。作为商人,敏锐的市场嗅觉使徐锦鑫从国内外这个差异中看到了开发新产业的可能。之后他又亲自带领几位经理进行专门调研。调研中,他们发现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当时国家正通过扩大内需,加大电力基础建设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作为电力配套的重要基础设施,变压器行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二是国家出台大量的一系列政策对环保节能型产业予以扶植和支持。这个调查使徐锦鑫坚信,节能环保型变压器拥有强大的发展潜力。但当时对置信实业,对节能环保型变压器是“门外汉”,自主开发纯粹是妄想;国家需要,政策支持,市场潜力可挖,利润可观,但自己缺乏核心技术,白手起家自主研发这样的高新技术产品,显然投入高、周期长、变数多、风险大。原始创新之路走不通,于是就整合资源,借用外力发展自己。经过调查,徐锦鑫发现美国GE公司和、霍尼韦尔公司和联信公司分别掌握着非晶合金变压器设计最先进的专利技术和非晶合金变压器铁心核心部件的生产工艺。经过与他们的深入洽谈,1998年2月28日,双方就商标费、人员培训费、技术转让费、生产设备引进等达成协议并签字,置信公司拿到了涉足进入非晶合金变压器行业的入场券新领域。有了通用电气、霍尼韦尔的技术和联信最先进的设装备,徐锦鑫组建了上海置信电气工业有限公司。

是年,上海颁布《上海市关于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意见》,并于8月8日建立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促进中心这个重要的载体和平台,开展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认定和成果转化政策的落实及配套服务工作,上海置信以“非晶合金变压器”申请上海市第一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并顺利获批,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当年销售”的“高起点引进技术高效率转化成果”发展目标。

三、突显主体地位,加强技术创新

自主创新,主体在企业。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有三个重要标志:一是创新平台的建设;二是创新智慧的凝固;三是创新产品的推出。从引进技术之初,徐锦鑫就十分清楚:引进技术只能缩小差距,自主创新才能引领企业未来。因此,置信电气非常注重搭建创新平台、固化创新火花和开发创新产品。

由于技术相对落后,我国每年需要从美国等发达国家引进大量先进技术。但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等环境,国外的好东西并不一定能适用我国的国情,这就要求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注重加强二次研发。置信电气95年成立之初就建立了创新平台――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研发中心的重要职责是在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同时,积极、大胆地进行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形成并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在引进GE先进技术制造非晶合金变压器时,置信电气科研人员发现我国道路状况和、电网分布和网络运行情况等都和美国不一样,。国内对变压器的绝缘、防辐降耗、降噪等性能和产品可靠性要求都很高,直接套用从GE引进的非晶合金技术生产出的变压器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大量质量不少新问题,出现了“引进技术、水土不服”的症状。为此,置信电气在消化吸收GE先进技术的同时,大胆进行技术创新和设计优化,用“一种非晶合金变压器的器身结构”的实用新型专有技术,率先攻克了非晶合金变压器抗短路问题,解决GE引进技术的不足和GE设计不适合于Yy接线的难题;优化解决了铁芯制作磁路计算和夹件结构等方面的设计难点,自主开发编制了一套非晶合金变压器矩形线圈电动力数学模型的计算程序,优化和治理改进了变压器器身的抗短路结构,并采用真空吸附、磁力吸附、粘合除尘固屑等特殊工艺手段,控制非晶碎末影响产品性能和噪声。应用这些专有技术,置信电气制造出了我国首台非晶合金变压器干式变压器、非晶合金变压器地下式路灯变压器和最大容量的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以及和可远程调控自动切换的非晶合金组合式变压器,以及电压等级为20KV的非晶合金配变,开发出30多项非晶合金变压器新产品,这些新产品通过了国家变压器质量检测中心的各类试验,不仅节能,而且比GE公司同类同容量的产品更具性能佳、功能全、用材省、成本低、噪声低、体积小等特点,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仅节能一项,由置信电气生产并挂网运行的6万余台非晶合金变压器,其空载损耗比传统的硅钢S9系列下降80%左右,每年可为国家节约用电3亿度,节约电费1.8亿元。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技术,一流企业建标准”。置信电气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经过对创新火花和技术路线的固化,到目前为止,公司共申报116142项专利,其中,2840项已获批准项已获授权,8813项处于待审和实审状况项发明专利进入实审状况;公司积极参与起草或修订《油浸式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干式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三箱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国内最先进的非晶合金变压器――16型标准和电力行业用变压器标准等标准制定工作,占据变压器行业制高点。

四、加强资本运作,主业做大做强

成功的科技企业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技术密集到资本密集。高科技企业要做大做强,离不开资本资源的大力支持。

1999年底,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成立,为中小发展型企业提供了一条融资新渠道。12月28日,置信公司将其1亿总资产中的3800万份股权,在技术交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希望通过这个资本市场引资,做大企业规模,这成为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落户的“第一只凤凰”――挂牌代码为“001”。置信产品的先进性和灿烂的市场前景,使置信公司成为10多家投资者追逐热点,。短短几周时间,置信公司的股权就成功受让于上海电力实业总公司、上海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中国出口商品基地有限公司、上海鑫达实业总公司、上海金山石化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3家国有企业等新股东。新股东“陪嫁”两件宝:一是财,引入资金8000万元;二是更广阔的市场销售网络,23至35年内置信电气的王品牌产品市场售额将从2亿元激增至近数10亿元。

与多种所有制企业和资产联姻,从单一投资主体转向多元投资主体,促进置信二次创业发展。引入社会化投资主体,打破了单一资本独掌朝政的格局,使企业的决策趋向科学化、民主化。多元化投资,带动置信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企业的各项运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多元化资本的输入,为置信高新技术产品的后续开发、市场拓展以及生产规模扩大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这些资金的到位使该公司与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合作的非晶合金铁芯生产项目提前投产,2000年上半年产值比1999年同期翻了一番,经济效益增长显著。特别是上海电力公司投资3000万元,入股置信电气,成为置信电气第二大股东,这标志着置信电气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这也为置信电气在市有关部门和券商指导下尽快成功上市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000年,置信电气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公司首次向境内社会公众公开发行A股2,500万股,募集资金总计15,750万元。置信电气将募集资金全部投资于主业,迅速扩大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生产能力,奠定了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基础。

置信电气作为国内非晶合金变压器专业的生产企业,虽占据该细分市场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但仍面临两方面的压力,一是业务扩张较快,资金配套压力较大,二是市场需求增长较快,公司生产能力明显不足。为应对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通过扩大资本规模提高抗风险能力,2007年9月,置信电气再次成功公开发行666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募集资金30,592万元。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实施“非晶合金变压器环保节能产品项目”。

置信电气通过上市、公开增发,利用资本市场募集发展亟需的资金,并全部投资于公司主业,实现了预期投资收益。公司的业务收入全部来自于非晶合金变压器及其相关部件的销售,且各主要产品销售规模都出现较快增长,公司2003年至2007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5亿元、1.8亿元、3.1亿元、7.4亿元和12.6亿元,环比增长分别达到22.35%、70.36%、137.9%和68.86%;2003年至2007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328万元、1,481万元、1,570万元、6,798和17,729万元。置信电器自上市以来,销售收入迅速增长,净利润持续攀升,利用资本市场,夯实了发展基础,实现了主业做优做大做强。

五、借助政策服务,促进转化发展

高科技企业的健康发展往往与国家宏观政策的正确引导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周到服务密不可分。

非晶合金材料是20世纪80年代问世的一种新型合金材料,由其制成的变压器与传统的S9硅钢变压器比,具有节能高效明显、环保可靠、节约用地和综合性价比(TOC)高的特点。我国政府一致非常重视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六五”期间即将非晶合金材料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但由于受到非晶合金带材的材质、带宽、价格、产量能以及市场供需量等因素影响,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研制和推广工作一致,进展较为缓慢。1996年,原国家计委、经贸委、科委联合颁布《中国节能政策大纲》,提出研制和推广非晶合金变压器,并要求“新增和到期更新变压器应按比例采用非晶合金变压器,逐步提高在配电变压器中的比例”。1998年,原国家计委颁布《关于推动非晶合金国产化工作的函》,国家电力公司在国家机械工业局召开的“城乡电网装备国产化工作会议”上,要求“重视采用非晶合金材料类型的变压器降低铁损,提高经济效益,要积极采用非晶合金材料做成的变压器”。2005年11月28日,国家发改委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配电变压器能效技术经济评价导则》,要求在选择变压器时要采用综合能效费用法(TOC法)评价标准,对非晶合金变压器的销售提出了较大的推动力推广应用起到积极推进作用。同年,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共同草拟了《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明确指出“推广生产和应用S11型及非晶合金铁心型低损耗变压器等节能型配电设备及附件。2010年前,淘汰电网在役的S7型及‘73’、‘64’型高耗能变压器设备”。“十一五”规划明确要求“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比2000年翻一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由于非晶合金变压器环保节能,国家电网公司和各地电网公司加大了非晶合金变压器的推广应用力度。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要求“优先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共性和关键技术示范,增加自主创新能力,解决技术瓶颈,采取多种方式加快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加大政府对节能的支持力度。所需节能经费纳入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十一五”期间,国家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支持节能重大项目、示范项目及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并“实行节能税收优惠政策”。

1998年,置信电气将美国GE公司的非晶合金变压器生产专有技术引进后,自主开发设计出适合国内电网需求的产品,使我国非晶合金变压器制造技术得到保证。为使科技成果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同年,置信电气以“非晶合金变压器”项目参加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开展的上海市首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并顺利获批。通过项目认定,一方面由专家对项目的技术创新程度、项目的市场前景、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全息把脉,降低了项目失败的风险,大大提高了转化的成功率;另一方面,为进一步享受优惠各方面的政策和专业服务提供了前提和可能。10年中,置信电气共由转化中心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8103项,获免征供配电贴费60万元、税收返还308万元、贷款贴息605万元,大大加快成果转化的步伐;通过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这个载体和平台,1999年成功与中国工商银行开展银企合作,2000年成功进行企业改制和产权交易,2003年上海A股成功上市,2007年成功增发,这为项目转化、技术创新和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六、小结

置信电气13年的发展经历了创业的陈痛、成长的烦恼和成功的喜悦。13年之路是置信电气技术创新、资本运作与政策服务零距互动、无缝链接的真实写照。在这些年中,置信电气瞄准国家产业政策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资本市场为平台,以政策服务为支撑,不断开拓创新,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从置信电气的成长发展中,我们不难看出:第一,科技企业要发展,选择正确的产业方向是根本前提。而要选准产业方向,离不开对市场信息的深入分析和对政策环境、自身实力的全面把握;第二,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行业分工越来越细,发展资源分散在不同的主体中,任何一个企业不可能独立生存和发展,合作共赢已成为全球的共识,整合资源能力特别是整合技术资源、资本资源和政府资源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技术、产品的周期急剧缩短,要保证自己的领先地位,只有不断进行创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创新。

参考文献:

[1]罗伯特・K・殷著周海涛主译.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第3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2]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组编,吴寿仁、许一春、朱文龙等撰写.《上海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实证研究》[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3]吴寿仁:《上海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成功案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与政策研究报告(系列)》[J].国研报告,2007

科学发展技术范文第10篇

始终坚持以工为主、

以重型机械及其装备为特色的办学思想

燕山大学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5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系及相关专业成建制迁至工业重镇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组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1960年独立办学,定名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5年~1997年学校整体南迁到河北省秦皇岛市;1997年1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燕山大学;1998年,由原机械工业部划到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管理为主。

学校设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防重点学科和11个省级重点学科;有“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极端条件下机械结构和材料科学”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精密塑性成形技术”国防科技工业先进技术应用中心、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秦皇岛燕山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轧制设备及成套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学校在重型机械成套设备研制、并联式机器人理论及技术、流体传动及电液伺服控制技术、精密塑性成形技术及设备、大型锻件热处理技术、大块非晶制备技术、亚稳材料科学与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技术等研究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1996年以来,学校连续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承担“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72项。

在近50年的办学历程中,燕山大学为机械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企业家和技术骨干,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理论与技术问题,同时也巩固了学校在重型机械及装备领域诸多学科的领先地位。尽管经过近20年的发展,学校的学科门类得到了很大扩充,呈现出了工、文、理、经、管、法、教的多学科格局,但在发展战略上,学校依然继续坚持以工为主、以重型机械及其装备为特色的办学思想。

抓住发展机遇,加大力度建设

燕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燕山大学始终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1990年,学校的锻压实验室和轧机实验室的两个项目课题组,分别利用自身的研究成果创办了汽车附件厂和双层卷焊管厂。1997年,又适时地组建了燕山大学产业集团公司。随着校办科技产业的发展壮大,1999年,以燕山大学产业集团公司为基础,燕山大学在秦皇岛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了燕山大学科技园。

为了追踪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建设创新型国家,1999年10月,科技部、教育部决定把建设大学科技园区作为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纳入火炬计划,要求各级政府和高等院校共同推进,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些大学科技园区。加速高校科技成果孵化,促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燕山大学紧紧抓住这一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大了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力度。燕山大学以园区建设为契机,坚持贯彻依靠优势学科、发展特色产业的指导思想,通过建立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能保护创新主体各方积极性的利益共享机制,把科学研究与园区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多年的建设,燕山大学科技园已经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为主要支柱的产业结构体系,发展成为具有特色的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育基地、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成为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研产互动”办学特色的重要成果和标志。

2001年7月31日,燕山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河北省省级大学科技园:2002年5月23日,被科技部、教育部确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启动单位;2003年9月16日,被科技部和教育部正式认定为部级大学科技园,成为全国第二批被批准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同时也是当时34所大学科技园中唯一一个由地方院校独立承办的国家大学科技园。2006年,燕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被教育部和科技部确定为重点宣传的16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

制定“大科技园”战略,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

多年来,燕山大学科技园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经济发展增长方式,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把科技园建设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7年初,为实现将河北省建设成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宏伟战略目标,燕山大学科技园又制定了“大科技园”发展战略,即在河北省沿海地区建设分园,点面结合形成覆盖全省沿海地区的大学科技园发展格局,不断完善为实现“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服务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向外扩大科技园建设,走出经济开发区,在外省、外市、外县建立分园,打造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将燕山大学和燕山大学科技园的科技、人才优势辐射到当地,建设面向沿海经济的科技创新体系,培育沿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2007年燕山大学科技园首先启动了占地440亩的燕大科技园卢龙分园和在秦皇岛北部工业区兴建的84亩燕大科技园港城创业园建设项目。

在建设面向沿海经济的科技创新体系、打造科技分园方面,燕山大学科技园鼓励和支持园内现有企业联合有条件的科研院所和企业以共建共享方式在各分园建立科研机构或企业技术中心,并创办沿海科技区域创新服务中心,以增强沿海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为进一步实现“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目标。科技园整合燕山大学校内资源和科技园内的企业技术优势,共同组建成立了燕山大学港口发展研究中心,旨在形成燕山大学和周边区域内各港口特别是秦皇岛港的合作联动机制和长效机制,并配合秦皇岛港的战略扩张,实现“一校多港”的科技合作模式,为各港口的快速发展提供稳固的科技支撑,并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培育沿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方面,燕山大学科技园围绕港口和港口经济,将园内重型机械、材料及电子信息企业引入各分园,促进沿海各行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实现以高新技术带动传统工业的发展步伐,并在沿海地区逐步形成高新

技术中小企业集群。同时,各分园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搞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攻关,为提升沿海传统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培育沿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逐步提高高新技术在沿海经济中的比重,努力建设成全国沿海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

2007年11月,秦皇岛市委主要领导到燕大科技园卢龙分园进行考察,充分肯定了燕山大学科技园所取得的成果。并要求科技园要大力加强园区的基础建设,为入园企业提供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生产环境和人文环境,把卢龙分园建设成优良的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园基地;充分发挥燕山大学科技园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的重要作用,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继续做出贡献。建设卢龙分园,并将高新技术产业引导到卢龙分园,不仅有助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而且也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通过结合卢龙地方产业特点和资源优势。以燕山大学和相关成熟技术为基础,引入能支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进驻卢龙分园,还可以把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带到当地。卢龙分园的产业布局将以低耗能、低污染的先进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新材料业为主。目前已有38家企业达成了入驻意向,5家企业已经正式入驻园区,并正与有关部门合作,在卢龙分园建设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主的中小企业孵化器,全面实施官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更好、更快地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实践证明,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息息相关,但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所依托大学和科技园所在地政府的积极性。由政府牵头,整合各方面资源,在燕山大学科技园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集市、区、校之力量共同构建科技企业孵化器,从而使秦皇岛市形成科学合理的科技企业孵化格局,做到优势互补,共同致力于秦皇岛市科技成果的孵化。

上一篇:临床医学技术范文 下一篇:档案管理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