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清水,两岸锦绣” 临汾城市新坐标

时间:2022-03-17 05:37:23

“一川清水,两岸锦绣” 临汾城市新坐标

进入6月,临汾显出了盆地鲜明的特征,骄阳似火,温度骤升,临汾人参与保护母亲河的行动空前高涨。

在每一个凉爽的清晨,“花果城”的市民领略着大自然带来的热情,享受着久违的悠闲惬意的生活,结伴到汾河岸畔踏青成为节假日的首选,晨练的人群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

记者走在临汾汾河大桥上,感受着这座城市的活力脉动,看到两岸的绿化工程已见成效,桥下静静流淌的汾河水,衬托着远处的高楼大厦,葱绿的草地令人心旷神怡。沿岸种植的山桃、山杏花、石榴、连翘等植物交相辉映。看着嬉戏玩耍的孩子,来此游玩的刘霞女士手指远方动情地说:“这就是临汾滨河生态公园,是我们的‘临汾客厅、城市绿肺’”。

伴随着汾河临汾城区段工程进度的相继展开,“一川清水,两岸锦绣”的美丽景象将展现在世人面前,曾经荒凉的汾河滩,已成了临汾城市的新坐标。

城市格局发生巨变

汾河,是临汾的母亲河,她孕育了临汾古老的历史文化,见证了历史变迁,记载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印迹,为临汾人民留下了宝贵的丁村文化、尧文化等精神财富。

汾河干流在临汾市境内全长173.5公里,流经霍州、洪洞、尧都、襄汾、曲沃、侯马6个县市区,沿河两岸人口最为密集,占临汾总人口的60%,经济总量占70%,是生产力最为发达的区域。

然而,近些年来,由于超强度的煤炭开采和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临汾地区生态问题突出,汾河水量锐减,水质下降,污染严重,成为“雨季过洪水、旱季没流水、平时是污水”的病态河流,“母亲河”一度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严重的制约因素,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管理水平低下,也是制约临汾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曾经,汾河沿岸有956家企业,其中包括77家造纸厂、402家焦化洗煤厂、243家选矿厂……它们每年向汾河排放工业废水6100万吨。此外,沿岸的城市每年还要排入3000万吨生活污水。曾几何时,汾河成为藏污纳垢之地。汾河由于负担重,部分河段甚至已经丧失农灌的功能,更别说饮用了。

在临汾人的心里,汾河虽然养育了他们,但大多数人都认为,汾河虽流经此地,却是山西的河流,管理体制也制约了汾河的治理。

经过近10年的努力,通过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根治汾河,关停搬迁沿岸污染企业,加大地下水超采区关井限采力度,汾河的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观。这些工程和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汾河防洪能力,初步改善了汾河干流两岸生态植被,使干流河道水生态状况有所改观,汾河干流沿线的环境压力大大减轻。

今年,临汾启动“环境质量提升年”活动,以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突破口,大力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和水平。

改变现状,迫在眉睫,临汾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痛下决心。“治理汾河”就是改变临汾的现在和未来,这是临汾420万人的共同心声。

这符合中央城镇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和提高城市化水平的要求,也符合临汾城市向西扩张的总体规划。

改造老城成本高、难度大,拓展新区,改变城市格局、自然中心转移就势在必行,这一直以来就是临汾决策者关注的民心大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临汾老城区1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党政机关市直各部门、学校、商场、超市等都聚集在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区的人口密度大,从交通就能深刻地感觉到:车辆拥堵现象严重,尤其是遇到高峰期,上班、上学迟到更是家常便饭。在节假日,万家福超市、世纪百悦、百汇等商业场所,在中小学生上下学时间,临汾市三中、临汾一中、平阳中学、解放路小学等学校围堵得水泄不通;各大酒店、宾馆等停车场天天爆满。五一路、贡院街、解放路等交通拥挤,道路上两车剐蹭也时有发生,自行车、行人无法正常通行。公务员王丽说:“为了赶时间就得提前一个小时出门,就这样也无法保证按时到达。

不过,记者了解到,这种状况明年就会有所缓解,汾河岸畔基础设施正在完善中。

采访中得知,焕然一新的迎春大街全面竣工通车,滨河西路的新医院全面开工,新高中加紧建设,尧都区临汾二中新校区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此外,按照规划,神州装饰城、品牌汽车4S店、家具城、花卉市场也纷纷在南外环落户。市区内有15%左右的人在向市郊和新区迁移,到明年以后市区内的压力将会逐年减轻。

“相信不久的将来,新临汾就会以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一项重点工程的负责人李军告诉记者。

“治理汾河、改善汾河环境、保护汾河生态”是临汾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所有人期盼已久的民生工程,临汾市汾河城区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自去年5月开工以来,各部门分工协作,短短一年的时间,已完成河道治理水利工程和部分绿化、景观工程,到年底将实现万亩汾河生态公园向市民开放。

据记者了解,其实,早在2008年7月,临汾市就已着手组织规划设计,聘请国内知名的景观规划设计单位,多次组织水利、规划、园林景观等各方面专家进行技术论证,工程立项批复后,由山西省规划院和市水利勘察设计院分别承担了水利、景观施 工图设计任务。这项总投资14.9亿元的浩大工程于2009年5月开工。

工程的开工,标志着临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已然打破。

汾河城区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全长6.5公里,工期3年,在治理范围内分成基本等长的3段落差水域;水陆衔接采用生态手法,创造自由岸线,建设亲水场景。

建成后,六大功能区域将按规划分布在汾河两岸,包括建设素质招展区、区域文化区、科普活动区、体育休闲区、艺术休闲区、青少年活动区。

市委书记谢海,市长罗清宇在建设之初就提出要求。要确保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建设经得起大自然检验、经得起历史检验,让人民满意、社会满意的好工程。

市委书记谢海指出:“把这块10.6平方公里的区域真正打造成临汾客厅、城市绿肺,打造成临汾的一张精美名片,呈现给临汾人民一川绿水、两岸锦绣的美好画卷,使这里成为全市人民文化活动、生活休闲的好地方。”

市长罗清宇任临汾市汾河生态建设工程总指挥,他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调研指导,为工程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多次强调,要体现出堤内生态、堤外文化,通过大堤两侧建设色带,以不同种类的经济林木、景观林木表现“春夏秋冬”四季景观,展示出 “花果城”的特色。

为了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滨河东区的生态景观效果,占地总面积20余公顷的古城遗址公园正在建设中。此举也是争取省级园林城市的又一重要举措。这是一座集游览、娱乐、休闲、健身、科普、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目前,前期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不久将投入使用。

决策者已经不是单纯地把临汾市汾河生态建设工程仅仅当作一个工程项目来考虑,而是站在战略的高度,以承载历史的厚重,开拓未来的眼光,审视着这项工程的历史意义。

工程进度紧张有序

作为汾河生态建设工程常务副总指挥,市委常委、副市长赵建民三天两头就出现在指挥部的工地上。他说:“要带着感情去工作,争时间,赶进度,3年工程一年半完成。为临汾人民交上一份满意度成绩。”

5月底,记者在汾河临汾段看到,蓝天碧水的衬托下,这里视线极为宽阔,施工现场的工人干劲十足,汾河岸边,在大面积种植的草坪上盖着草帘,工人师傅也在忙碌地浇水,草坪工程与水生植物工程在井然有序进行中。

离施工现场不远处的工棚外,记者见到了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孙保有。他说,整个工程进展顺利,市区新增180万平方米水面,两岸的绿化工程也完成任务的三分之二,滨河生态公园将于年底向市民开放。

作为这项工程的亲历者,张师傅对当时的情况记忆犹新。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去年5月开工奠基之后,各项目中的负责人、工程设计师、专家、工人等纷纷入驻工地,到了夜晚,沿岸灯火点点,机器隆隆,人员穿梭,仅中隔堤工程一项,就投入机械200余台、人力1600余人。”

建设者王军告诉记者:“在人们眼里,水利施工无非就是疏通涵洞,挖石取土,安装管道,隔堤筑基,远不如建造高楼大厦技术含量高。但在这一工程中,对科学设计、安全生产的要求十分严格。工程技术人员在工地上与建设者吃住在一起,随时监测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那场面挺让人感动。”

市直机关的小赵在建设之初就抽调到工程指挥部,这一段经历使他难以忘怀。他说:“那段时间可真忙。白天早出晚归勘测地形,晚上制订方案,研究图纸,经常工作到深夜。节假日照常加班,真是痛并快乐着,但大家在一起工作十分开心,时间久了形成了很深的友谊,看到老同志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受感动,对我们今后的人生充满了激励。”

沿河岸畔将更宜居

汾河的治理,不仅提升了临汾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带动城市开发,还改善了投资环境,改善了居住环境。建立沿岸经济带,是政府的目标,是临汾人的梦想。

从摘掉污染的帽子,到“蓝天碧水”的现实,从昔日的“黑水河”到今天的“一川清水,两岸锦绣”,临汾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2007年,一座全长1220米、宽41米、双向6车道的立交桥横跨汾河,构成汾河的亮丽景观,这座鼓楼西汾河大桥,成为标志性的城市建筑。

有人形象地比喻,汾河就是临汾的“一张脸”,关乎到未来城市的综合发展,采访中记者发现,汾河城区段的新商圈逐渐形成。

在北起屯里大桥,南至尧庙,全长贯穿滨河东西路,南北长11.2公里的范围内,沿岸迅速崛起的“滨河湾城市花园”“华远名邸”“滨江明珠”等一大批高档楼盘拔地而起。

在“博浩源”售楼部记者了解到,自从汾河城区段工程施工以来,沿岸的新起的楼盘如雨后春笋,楼盘的价格由一年前的3000元左右升到现在的4500元左右,沿岸的景观房更是受到了市民的追捧,周边的房价也随之水涨船高。

环境的改善,道路的畅通,聚集来了大量的人气,也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兴起。

家有梧桐树,不愁金凤凰。环境变了,条件好了,为招商引资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地方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大型的宾馆、饭店正在规划,一大批超市、商场正在兴建。临汾人在体会着生活的便利和改善的同时,也分享着这条大河带来的福祉。沿岸正在兴建的高尔夫球场,给市民休闲娱乐提供了新的去处,提升了人们文化娱乐的品位。

在煤炭资源整合中,许多外地人对临汾的印象评价更多的用词是“想不到”。

一位在临汾居住多年的外来投资商乔奎先生非常看好临汾广阔的市场。他说:“临汾正处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从汾河城区段的建设就可以看出来,政府下大力气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关注民生生活,打造汾河两岸的经济循环圈,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在老临汾人的眼里,对于汾河的变迁更是感触颇深。过去由于长期侧重发展粗放型的资源加工型工业,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体严重污染。造纸厂、焦化洗煤厂、选矿厂向汾河排放污水,使临汾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这条母亲河曾经是令人伤心的一条河流,看着那污浊发黑的黑水,两岸光秃秃的黄土,临汾干部群众的心中像压着一块大石头。”一位老领导深有感触地说。

在汾河城区段的建设过程中,许多市民都参与其中,把维护城市卫生面貌当作自己的责任,参与到母亲河的保护活动。

现在,看到自己的“母亲河”旧貌换新颜,每一个临汾人都感到自豪和骄傲。小学老师王娟说:“当我把临汾滨河生态花园建设的信息告诉孩子们的时候,孩子们欢呼雀跃。临汾文化底蕴深厚,但没有一个像样的公园,平阳广场、鼓楼广场等已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公共设施缺位与城市的高速发展已经脱节,这不能不说是个极大的缺憾,这下好了,滨河公园就像皇冠上的明珠,展示新临汾的风采。”

如今,保护母亲河的观念已经深入到城市、农村、机关、厂矿、学校,深入到汾河两岸的每一个人的心里,因为临汾人懂得,保护母亲河,就是保护他们的家园,保护他们的未来。

现在的滨河生态公园并未对外开放,沿着滨河路的边道仍然看到络绎不绝的人群。

记者见到了来这里采风的山西师范大学的学生,他们有的手拿画笔,有的举着照相机,争相留下这美好的画面。一位同学说:“汾河流域‘生态汾河・绿色大篷车’公益宣传活动中,我们都在万米长卷上签了字。在临汾市掀起了热潮,好多同学都是其中的志愿者,我们愿为改变家乡的面貌尽力,为临汾的发展增砖添瓦。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保护母亲河的活动中,不久后,汾河将会展现出‘一川清水,两岸锦绣’的美好画面。”

上一篇:白平叫板阎崇年 下一篇:为了那双明亮的大眼不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