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师德魅力感化学生

时间:2022-06-15 01:08:34

用师德魅力感化学生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师德,不仅代表着能被看得见的教师品德,还代表着教育工作者的各项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彰显。

当前,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教师”不再仅停留于 “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更加关注教师自身的终身学习和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的道德、教师的行为规范、教师的人格魅力,更容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功效。

然而,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因为需要按时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而把这种力量的存在给忽视了。虽然在新课标的能力要求中有明确规定每节教学内容的德育任务,但那毕竟偏重于对学生技能和认知的训练,不能更好地起到人格教育的目的。大多数教师满足于对部分学生的改造而忽略了整体,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要做到整体兼顾确实比较困难,所以我们更应该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善于去捕捉学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抓住时机进行恰当的引导。?也许教师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或一句简单的话语,就能让教师的师德魅力在课堂上绽放,从而引领学生自律,奋发和向上。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师的师德魅力在课堂上得以充分自如地绽放呢?

首先,教师要学会用“爱”感化学生

也许每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都曾会遇到这种情况:当你正津津乐道地沉浸在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中时,偶然也会出现一个酣酣入睡的身影,甚者有的还会发出如雷的鼻鼾声,在安静的教室里显得格外的刺耳。面对这个景况,性情温和的教师或许轻声提醒或许不管不问,而性情刚烈的教师则可能会大发雷霆,或者点名罚站或者喋喋不休地数落。其实,如果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这事,便会觉得很正常。因为不可能每一位学生对每一科目都很感兴趣,也不可能在十多年的学习生涯中,他们都能永远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精力和良好的学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被叫醒和指责,是每一个孩子都不愿意发生的。所以,即使叫醒他们,他们也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处于极度疲惫的状态,根本无法马上进入听课状态。处理不好,还可能会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偏见或者对这门学科产生厌学情绪。

在这种时候,如果教师能换种方式对待学生,用“爱”感化学生,或许将会是另一番结果。曾经有这样一个事例:有这样的一个孩子,无论什么姿势什么课堂他都是在睡觉,大多数老师已经把他视为无药可救的对象。可是有一年冬天,在一堂语文课上,这个学生依旧呼呼大睡。但是,他的那位语文老师并没有选择不管不问,也没有选择大发雷霆、训斥一顿,而是悄悄地脱下自己的外套,小心翼翼地给这位学生披上,并示意旁边的同学不要惊动他。然而就是这样一次不经意的举动深深地触动了孩子那颗纯朴、善良的心。课后,这位学生竟然主动去找老师发誓改掉这个坏毛病,并从那时候开始改变。他不再好意思睡觉,因为在他的心里,他觉得愧对老师的关怀。就这样,没有一句责备的话却改变了孩子的行为,这就是师爱的力量,师德的感染。

其次,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

教师对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尊重,特别是处于成长期的孩子,自尊心是非常敏感和脆弱的,更需要教师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信任,来自心灵深处的关怀和爱惜。

在现代这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里,各种良莠不齐的元素充斥着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而对孩子正确的引导就成为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了。在课堂中一些学生喜欢漫无边际也极具想象力的插话,这往往会激起全班学生的骚动和教师的恼怒。但是静下心来想想,这又何妨不是学生的优点呢?他们反应灵敏,思维活跃,借鉴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较强。所以教师遇到这种现象不应急于指责,应以尊重为前提,听他们将想象进行到底,随后再帮助他们绕过思维的误区,正确地解释和引导。

再次,教师要学会耐心地对待学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论是对待尖子生还是对待学困生,耐心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更是征服学生的重要力量。

几乎每一个教室里都有过被人们视为 “问题学生”的孩子,他们往往屡教不改地犯着相同的错误。大多数教师在经历数次的努力和失败过后丧失了信心,开始推卸责任、放弃管教、听之任之。在课堂上这些学生往往表现得极其不好。例如,有的学生会想方设法做出惊人的举动或发出怪异的尖叫来吸引众人的注意,引发众人的哄笑;有的会提出很无聊、让人无法解答的问题,甚者有的还捉弄教师。对待这些孩子,我们首先不要在课堂上发怒,而是要表现出冷静、若无其事的样子,让他们觉得这个“玩笑”索然无味。这个时候最需要教师的耐心了。

另外,教师要学会在学生面前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

在漫长的教师生涯中,每位教师都可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这并不紧要,关键的是教师们对待自己错误时的态度。在课堂上,所有教师都会教育自己的学生犯错误时要敢于承认错误,不要为自己找诸多借口。可是当错误真正轮落到教师来面对时却又怕丢了自己的面子,不愿意直接正面地向学生坦白、道歉,害怕在学生面前没了尊严、失了威信。其实,“不隐恶,不虚饰”才是教师纠正错误、挽回尊严、树立威信的最佳良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偶有算错了题,读错了字,写错了字,做错了实验等等,我们都应及时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即便当时没有反应过来,也要给质疑的学生一个自由辨析的空间,为教师疏通解惑。要鼓励学生去发现教师的错误并帮助纠正。只有这样,才能说明你没有忘记身为教师的责任。身教胜于言传,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才能更加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预期的教育,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上一篇:浅谈矫正差生不良行为、培养良好品德的有效途... 下一篇:浅谈幼儿礼仪教育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