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园区终身学习平台的功能定位与建设研究

时间:2022-06-15 12:31:23

西部园区终身学习平台的功能定位与建设研究

摘要:西部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汇集大量从业员工,急需提高素质与技能。我们尝试在园区建设数字化的终身学习平台,旨在为他们个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教育服务。怎样确定平台的功能定位,建设其服务的功能?需考虑的因素有:企业与从业人员的需求,学习平台的服务能力,学习型社会的价值取向。根据北海出口加工区的实际,并以“共赢”为核心理念,建设其服务的功能与机制。

关键词:终身学习;功能定位;功能建设

中图分类号:G72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已逐步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识。党的十六、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我国大型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已经从试点逐步转向全面铺开。西部学习型社区的建设相对滞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确定教育未来十年十大改革工程的第四项中:“选择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等4个城市开展学习型社区建设试点,探索构建覆盖全区城乡的学习网络和运行机制。” 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尚处于试点起步期。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其理论内涵基本一致,前者是从个体自身的立场出发,后者是从国家、社会、施教机构、施教者的立场上出发。

纵观世界,当前终身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网络化的趋势,而数字化学习方式使得社会成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方便地获得学习机会,更能满足终身学习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此,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6年6月启动了“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简称“数字化学习港”项目),目的在于探索利用数字化方式和手段,建设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面向社会大众提供数字化的终身学习环境。按照该项目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北海广播电视大学与北海出口加工区管委会联手,2008年8月在园区内建设了一个占地1600平米,建筑面积400多平米,数字化的终身学习平台,旨在为园区从业人员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教育服务。园区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建设,能够为广大员工学习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极大地促进了他们的学习提高,也为学习型园区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一、出口加工区终身学习平台功能定位与建设上的实验与探索

目前,尽管各国和各级政府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构筑终身学习体系,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非常成功的典型来说明终身学习究竟应该如何实施?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港”项目,给出了园区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建设标准与要求,但对于其功能定位,服务功能的建设,给出也只有理念。终身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保罗・朗格朗认为,终身教育的目地是为了“努力建设更美好的新生活”,“吸取一切有益的因素去帮助人们过一种和谐的与人性相一致的充实生活”。并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作为肉体的、智力的、情感的、性别的、社会的,以及精神存在的个人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范围的需要”。他的这种目的定位,实质是要求作为个体的人和社会的人的全方位发展。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目的是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企业从业人员的全面发展,则突显在个人职业发展上。

因此,我们将加工区学习平台的服务功能,定位于员工职业发展全方位的服务。事实上并不恰当。以园区学历教育为例,据我们对学生学习目的的问卷普查,几乎所有学生的学习目的,都是在于自身的发展:“希望通过学习提升能力,使自己在现有的岗位上,或是在未来有所发展,从而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得以改善”。以现有岗位上有所发展为例,现有岗位上的发展,即职位提升。职位的提升,所需方方面面的条件很多,知识与技能只是条件之一。我们曾尝试为学历教育毕业生的职位提升,提供所需方方面面全面的服务,但就其形成的社会效应,负面的多于正面的。所以说,园区终身学习平台的服务功能,定位于“全方位”的服务是不恰当的。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为人的发展服务,不同的人其发展的需求不相同,满足其需求的服务方式和手段也不一样。因此,建设终身学习平台的服务功能,还需事先确定其服务的目标人群。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就其要求来说,应当是面向全民,服务于每一个社会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1986年,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确定2020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的目标为95%,仍未能实现“每一个”。终身学习体系从应当服务“每一个”到能够服务“每一个”,中间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分阶段逐级目标渐进,逐步向“每一个”靠近的漫长过程。而对于学习型社会建设尚处在起步期的西部,以“每一个”为其园区终身学习平台服务的目标人群,现阶段显然为时过早。从这一点上看,园区终身学习平台的功能定位与建设,与其服务 “每一个”目标理想一样,不应是一步到位的,也应当是逐级目标渐进,应跟随其服务目标人群的逐步扩大,而逐步地推进和完善。推进终身学了理念的占位外,也需要具体的实践形式,具体途径、方式和手段上的实践。

二、西部经济园区终身学习平台当前功能定位与建设需考虑的因素

(一)园区企业与从业人员的需求

从业人员的学习需求是构建园区终身学习平台,建设其服务功能的依据。对于北海出口加工区从业人员学习需求的考察分析,不仅包括对从业员工个体与群体需求的考察分析,还包括对园区管理方、园区企业需求的考察分析。因为园区是其工作、生活的社区,而企业是其用人方,是员工个人职业发展实现的平台。从调研上看,员工的学习需求很多是源白干企业的要求。所以,考察分析企业的需求,有利于准确把握员工的需求所在,也有利于明确企业发展上的主要问题与突出矛盾。从实践上看,企业当前发展上的主要问题与突出矛盾,反映在学习需求上,与从业人员形成的“交汇区”,就可以作为其当前功能定位与建设的服务区。以北海出口加工区为例,来谈这个“交汇区”。

北海出口加工区入园的企业,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扎根”型的,在当地做大做强的。他们对于员工素质与技能的提高,积极主动;另一种是“短期运作”型的,是冲着园区各种优惠而来,待各种优惠待遇到期,就撤离。他们对于员工素质与技能的提高,消极被动。对“扎根”型企业,园区管委会也曾为他们招聘过一些高学历的员工,因各种原因,都干不长,对企业及园区的发展非常不利。

2008年金融危机,企业订单下滑,员工收入下降,企业某些重要岗位上的员工,立马跳槽走人。对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对于处于初建期的“扎根”型企业,他们需要的员工是:能适应当前的工作,又能跟随企业发展而成长,与企业共进退,学习成长型员工。对于“扎根”型企业,当前的主要问题,就是当地廉价劳动力的技能与素质,不能满足其生产与发展的需要;突出矛盾,就在于一线中低端员

工技能与素质的提高与留得住之间。反映在学习需求上,形成的“交汇区”就在于一线中低端员工。从我国西部园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上看,大多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体,现阶段主要问题与突出矛盾与北海出口加工区的类似。

(二)终身学习平台的服务能力

终身学习平台的服务能力,是指其服务人的发展,满足人发展需求服务的供给能力。包括已经形成和预期可以形成的服务能力,可分为网络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服务能力。园区终身学习平台是整个社会终身学习体系的一部分,其服务能力依赖、依托于国家与地方层面的终身学习体系。国家与地方层面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与完善的现实状况,直接制约和影响园区终身学习平台的服务能力。例如:现阶段各种非学历教育、员工技能培训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相对匮乏,制约了出口加工区终身学习平台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多样化技能培训数字化资源的能力。

目前,出口加工区终身学习平台的非学历教育,主要是依托园区企业而开展的岗位培训。广西覆盖全区城乡的学习网络未建立,严重削弱了出口加工区终身学习平台,为从业人员提供本土化学习资源的能力。从园区的实践上看,外部引入的学习资源也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数字化学习资源能否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一是其内容,二是其呈现方式。平台数字化学习资源及服务的建设,要注意挖掘本土的教育资源,努力使平台的资源与服务,与本土化文化、区域的特点与特色相兼容。这样,平台就容易被当地学习者所接纳和认同,从而实现持续发展。现行体制与制度下,对学习、学习型社会建设形成制约和障碍的各种体制与制度因素,在短时间内还很难消除。

(三)学习型社会的价值取向

受教育机会上的平等性是学习型社会的本质特征。保障社会成员受教育权力和机会的公平与平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也是学习型社会的价值取向。一个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资格决定着其终身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失业人员、小公司雇员和社会弱势群体学习培训的机会远远少于大公司雇员,因此其个人职业发展上处于相对劣势。所以,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要为那些缺失学习机会,又愿意学习的人们,提供满足他们学习愿望的环境与知识,创造更多学习培训的机会,以促进社会受教育机会上的平等性。

就北海出口加工区来看,园区从业人员中,企业管理层、中高端员工,学习培训上,相对一线中低端员工,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企业为管理层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远多于一线员工。二是企业中高端员工收入高,自主选择学习培训的支付能力强,选择的空间余地大。三是企业的管理层与中高端员工自主学习的能力强,更新知识结构的速度快,即便是没有外部力量的帮助,他们也能完成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园区终身学习平台的服务功能重心应偏向,享有教育培训机会处于相对弱势的一线中低端员工。

企业与从业人员的需求,会随着自身的发展而变化;终身学习平台的服务能力是发展的;对于学习型社会的认识目前仍然是动态的。西部园区终身学习平台的功能定位与建设应当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其当前的功能定位与建设,是这一动态系统在某一特定时期和环境下的相对稳定。综合北海出口加工区的实际,将其服务功能定位于员工职业发展――内在要素的服务,即个人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提高与增强;目标人群定位于一线中低端员工,兼顾中高端员工。

三、出口加工区终身学习平台服务功能的建设

经过探索与实践,建立起了园区管委会、企业和学校三方参与,共建共管的学习平台服务管理模式。学习项目的确立、实施和质量监控,均建立在三方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学习项目的确立:学历教育,经电大招生办与管委会及企业沟通、协商后,确定招生专业;非学历教育,分为上岗前和上岗后的培训,上岗前的培训,企业提供培训资源与标准,负责培训后的考评与聘用,园区管委会负责新员工的招募与培训,学校负责培训过程的管理与后勤。上岗后的培训项目,根据园区企业人力资源部提供的培训计划或设想,三方商议后确定。项目的实施,由园区管委负责信息和统筹协调,园区企业负责召集、动员员工;学校负责具体安排上的落实和过程的管理。质量监控,园区管委会对教学过程进行检查和督导;学校教务科对教师的授课、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企业对学员的素质和技能进行考评和反馈。三方分工合作,职责分明。三方共建共管,为学习平台建立与本土化文化、园区特色相兼容的资源和服务,实现多方共赢,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而“共赢”是园区终身学习平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如《北海日报》对园区学习平台表彰性报道――《“打工仔”的大学》中指出的:在这里“工人、大学、企业、园区,四者融合在一起,让‘打工仔’在‘我们的大学’里吮吸知识的营养,提高自身素质;电大延伸了教学服务;企业拥有了更稳定的高素质人才;出口加工区提升了竞争的实力。在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里,大家都赢得了自己的未来。”让大家都赢得自己的未来,也是我们建设园区终身学习平台的核心理念。出口加工区终身学习平台当前建设的服务功能,具体包括:

(一)数字化学习技术平台的支持服务

包括网络建设、学习终端建设、学习资源平台、学习管理平台、学习互动平台的建设等方面。具体的建设,可根据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港”项目提供的要求与标准,结合园区的实际进行建设。其目标就在于能够为从业员工提供数字化学习所需的技术环境。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支持服务

包括资源的分类、资源的多途径获取与开发,重新整合与更新等方面。一线中低端员工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上,我们比较推崇多元智能创建人霍华德・加德纳的“实现学科理解的多元切入点”模式,加德纳说的理解:“我认为如果一个人能把在任何教育背景下所获得的知识概念和技能(此后合并简称为知识),应用到与这些知识确实相关的新的事件中,或新的领域内,那么他就实现了理解。同样,如果他不会应用所学知识或选择了不恰当的知识,来解释变化了的新形势,那这个人就没有实现真正的理解。”而实现“理解”的途径,就是教学上的“多元切入”。也就是他说的“专家是什么人?专家是能够运用多种方式思考并展示自己专业领域的人。”即:用多种方式去思考和展示同一学习内容,为学习者提供多元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或者说,多元化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一线中低端员工,这是一个促进他们“理解”的好方式。既有利于他们在适合自己智能结构或者说个性特征的环境下自主的进行学习,也有利于他们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对某一特定内容的“理解”。

(三)学习过程的支持服务

包括网络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支持服务。支撑个人职业发展的内在要素:一是知识与技能;二是人格要素。即个人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1.知识与技能要素

服务功能的建设突显在学以致用上,或者说在“学会做事”上。以学历教育为例,学历教育重理

论,轻实际;重理论上的学会,轻实践上的运用。支持服务要重点是放在工作、生活中的这用。园区企业的各种短期培训,都是针对员工岗位从业能力上的短板而进行的强化。因此,要在园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建立起相互沟通和衔接。同时,还与园区管委会和企业合作,将学历教育课程的某些内容进行再度开发,延伸为企业的短期培训项目。既扩大了园区的受益人群,也促进学生提高应用能力。利用园区企业运营的平台及其资源,建立起:课堂学习与见习实学习相结合;向教师学习与向师傅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具有园区特色的教育学习模式。园区促进学以致用,得天独厚,关键就在于合理利用企业的平台资源、人才资源、教育培训资源,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2.人格要素

是根据“木桶原理”,木桶的水平受制于构成木桶的短板。分析其人格要素的短板,并加强其短板。为此,我们扩充了:《如何面对失败》、《如何发现自己的潜能》、《怎样保持良好的心态》、《怎样进行职业自我定位》等辅导内容。帮助增强自信心,构筑健康良好的人格。每一个专题,都是针对学生人格要素上的短板而开发的。

(四)后勤保障支持服务

学习者参加学习活动,车辆、人身安全等方面的保障;学习场地和场所的公共卫生与保洁;学习平台正常运营的安全保障等。针对一线中低端员工支付能力不强,我们将学杂费的收取,改为按月交纳,以减轻支付压力。还与园区14家核心企业签署了三方促学协议,三方即企业、学校和学生。协议内容:学生学习期间,能按期完成学业,并服从企业工作安排,获得结业证后,企业与学校给予学生1~3千元不等的奖学金。既促进学生学习,减轻学费负担;也促进企业用工上的相对稳定;更利于学校长期发展。

(五)其它服务功能

园区管委会实施了一系列人文关怀的活动。其中,也包括利用终身学习平台的场地和设施开展的活动。并对设施和场地进行了必要的增补和修整,衍生出终身学习平台参与社会管理,给予人文关怀的功能。所以,终身学习平台服务功能的建设与完善,应着眼于新的发展时期,从业员工的新期待新需求,充分挖掘其服务的潜力,拓展与创新其服务的功能。

参考文献

[1]严冰,数字化学习港实践探索与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5][4]陈德人,张尧学,数字化学习港:构建面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任职教育“导师制” 下一篇:我国电大远程开放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