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道德之花在体验中绽放

时间:2022-06-15 10:03:01

让道德之花在体验中绽放

陶行知先生曾在《生活即教育》一文中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所以只有让学生的道德之花盛开在生活的沃土中,学生的道德生命才能更加生动、完美。

一、让孩子在生活中丰富道德体验

生活世界蕴藏着丰富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仅是学生的各种道德认识素材的主要源泉,也是他们道德践行的土壤,更是他们形成个性品德发展的基础。让孩子回归生活,体验生活,使之成为道德的选择者、理解者、实践者,让孩子自己创造德育环境,自己去拉长与环境的链条,成为道德的探索者、创造者,这也是丰富学生道德生命的有效手段。

如:围绕“我爱我家”这一主题,通过学习“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以及“小乌鸦爱妈妈的故事”,在“向爸爸妈妈献孝心”这一活动当中,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做一件让妈妈感动的事。要求写成日记,让家长反馈信息,真正体现了开放性这一课程性质,并且与语文学科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实现了综合教育效益。孩子们听了我这个特殊的作业,议论纷纷,有的惊讶,有的高兴,还有的在认真思考着什么。

周一班队会,孩子们都在认真的交流着自己的所作所为。听着孩子们的肺腑之言,此时此刻,所有空洞的说教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无力,孩子们已经用实际行动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我的这一举动也得到了家长的大为赞赏。

王惠的妈妈在给我的信中写道:“今天这一意外的惊喜,足以使自己沉浸在作为一个母亲的快乐里。望着孩子稚嫩的面孔,看着孩子认真地给自己洗着脚,像在完成一项伟大的工程,作为母亲,我的眼睛湿润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涌上了心头:调皮的女儿长大了!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老师教育孩子的良苦用心,不由得为老师独特的创意而赞叹!这是送给所有忙碌在工作和家庭中已经迷失自己的母亲们的一份最有意义、最为珍贵的礼物。我感到欣慰,更感到骄傲!”

这样的话语很多很多,我的眼睛也像被感动的母亲一样潮湿了。一次小小的亲身实践,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母子之情更浓了,家校感情沟通了,师生关系融洽了,正所谓“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其实,爱很简单,它就在我们身边,每时每刻。

二、让孩子在实践中加深道德体验

我们所倡导的融入生活的德育,更加推崇的是学以致用,让孩子在广泛的生活世界中实践道德,提升自我,谋求自我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创造出更富有德性的生活。如:围绕“我爱绿树,我爱蓝天”这一单元中的“我身边的环境”这一单元主题,引导孩子们观察周围环境,学生接受德育的地点冲出了小课堂,走进了大社会。课前,学生运用观察、记录、拍摄、剪报、画画等不同的形式搜集资料,课堂上所要讨论的问题来源于学生,学生讨论交流的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感想。教师并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和孩子们坐而论道,而是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他们亲身来到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中,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随手丢一块纸屑、果皮,这司空见惯的事情,此时此刻,在孩子们眼中都变了颜色,这样更能贴近孩子的心灵,更加容易被孩子所接受。而且,学生对自己用眼睛发现的德育素材将感到更加真实形象,教师适时引导孩子们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形成初步的生态意识。我们打破了课时的界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学生的道德体验,并且注重活动的反馈与交流。“一屋不洁,何以洁天下”?所以我们首先让孩子搞好班级卫生,通过评选“环保小卫士”,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然后再到校园、到社会,这样学生不但实现了自身在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等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且他们还用自己美好的心灵感染、影响、提升了他人,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让我们带给孩子一双慧眼吧,让他们去观察、去辨别、去思考、去判断,让他们在复杂的生活世界中用智慧的眼睛为自己打开一扇美德之门。

三、让孩子在多种价值观的碰撞中提升道德意识

对孩子的德育教育,必须结合他们的生活,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只做知识性的灌输。只有在孩子乐于参与的活动中诱导,让孩子慢慢感受,才能达到目的。如:围绕“上学路上”,通过大家认识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在“一起玩过马路”的活动中,我给他们设置了这样一个两难情境:助人为乐的张叔叔送心脏病突发的老爷爷去医院,在十字路口遇到红灯怎么办?学生时而独立冥思,时而小组探究,时而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传统的教育,总是只有一个标准――对与错,而此时,我让孩子们在道德与规则的冲突中自己去判断对与错,从而提升交通安全意识。又如:围绕“献出我们的爱”这一单元,通过学习“帮帮残疾人”这一活动主题,师生共同参与,搜集、交流信息,孩子们体会到了从个体到群体、从小家到大家,人们都在关爱残疾人。接着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市胜利路商场门前有一个躺在木箱里的残疾人,家里人负责他早出晚归,那么我们要天天去给他捐赠财物吗?”孩子们又陷入了沉思……当社会现实与道德教育发生冲突时,我们更注重教学的过程,把孩子们放到生活的情景中,提升道德意识,培养思维判断能力。

通过分析和搜集信息、设计活动、扮演角色等各种各样的生活体验,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潜移默化了,孩子的心田里播下一颗又一颗道德的种子:善良、诚实、公正。那么,就让我们打破学生与生活世界交往的屏障――“课程”吧,把孩子引进火热的现实生活,在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中,他们一定能变得更真、更善、更美,道德之花也一定能在生活这片沃土上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上一篇:谈谈如何抓好中班孩子的养成教育 下一篇:浅议班主任工作之个别谈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