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护患冲突及调控

时间:2022-06-15 06:56:15

门诊护患冲突及调控

摘 要 针对门诊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分析容易导致护患冲突的常见原因,包括护士素质低,服务态度问题,护理观念陈旧,法律意识淡薄等。护士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法律观念,强化服务理念,培养职业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转变护理观念,以建立稳定的高素质的门诊护理队伍,真正提高医院门诊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有效减少了护患冲突的发生。

关键词 门诊 护患冲突 调控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149

常见护患冲突原因分析

护士方面:①服务态度:由于门诊工作琐碎、繁杂,终日面对不同层次的病人,而且实施各项治疗护理均在病人家属的注视下进行。护理工作任务重,技术性强,工作压力大,情绪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而造成波动,在与患者交谈时语言简单、态度生硬,不能耐心解答患者与家属提出的问题或服务不到位而发生护患冲突。或由于护士忙于应付日常工作而缺乏必要的护理沟通,导致服务态度差,服务质量低。②护士素质较低:个别护士思想松懈,责任心不强,业务技术不过硬,对门诊病人病情观察不全面,未能及时观察到疾病的先兆及专科以外疾病的病情变化,导致患者家属不满;特别是年青护士,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临床经验缺乏,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又淡化“三查七对”,而造成护理差错引起冲突;有些护士不能真正做到从患者家属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护患之间缺乏感情交流,甚至导致病人情绪低落,病情加重,增加经济和精神负担,就难以得到群众的理解和谅解,并且缺乏发生问题后能及时妥善解决问题的能力,引起冲突。③护理观念陈旧:整体护理提倡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树立病人至上的服务意识,而少数护士仍固守传统的观念,认为病人来看病就是有求于我,而摆出一付高高在上的姿态,甚至将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而对病人敷衍了事,引起护患纠纷。④自我保护意识淡漠: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影响,护理人员对法律,法规学习认识不足,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或护理记录不完善,均可发生法律纠纷。

患者家属方面:①患者家属情绪方面:由于生病,求治心切,但由于门诊就医的特殊性,多数病人需排队等候,病人及病人家属就往往存在忧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心态偏激,激惹性高,误以为候诊是故意拖延时间,从而产生负面情绪,并常常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给护士,病人家属也可能因精神、经济等诸多压力而对护士提出过分要求,甚至采取不同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引起护患冲突。②期望值过高:病人及家属对医护人员期望值过高,认为医院就是保险箱,要求医生药到病除。③缺乏医学知识:病人及家属表现为异常紧张、忧虑、恐惧,甚至情绪失控,对正常的治疗及护理过程不理解,对必要的操作项目过多地干涉,不配合甚至拒绝接受,当发生问题时,由于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只能从表面上寻找症结,几经纠缠后找出一些所谓的“护理问题”,造成护患冲突[1]。

其他因素:①门诊环境标识不清:门诊是一个综合部门,包括挂号处、收费处、药房、检验科、放射科、中心注射室及不同专科的诊室。病人在排队挂号-看病-交费-检验-取药-注射过程中,如果等待时间长会出现焦急、烦躁情绪,到注射室与护士核对药物时,如果护士在态度或语言上稍有不慎,就会产生护患冲突。②工作环境差:由于门诊病人流量大,人群层次不同,环境嘈杂,陪伴家属多,导致诊室环境差,气味难闻,家属心情烦闷等都可成为家属发泄不满情绪的诱因,护士日常工作繁琐,劳动强度大,每天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要求护理人员既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又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若稍有疏忽就会导致护患冲突的发生。③社会因素:由于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而医疗卫生法律尚不健全,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往往本着同情弱者的法制精神给予患者多方面的偏袒,同时,医院管理者在解决护患纠纷时,往往本着顾全大局,迁就病人的倾向,造成患者产生不当获利心理,通过经济赔偿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人们的纠纷意识[2]。

调控措施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明确自己在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在发生护患纠纷时,能沉着镇静,认真倾听病人及家属的不同意见,然后给予耐心的解释,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有利于防范,消除护患冲突。

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理服务质量[3]。给病人一个积极的心态,用知识和智慧去解开病人的心结;工作中在与病人进行语言交流时要学会全神贯注地倾听病人的意见,适当运用安慰性语言、解释性语言、鼓励性语言及告知性语言,以“润物细无声”式服务,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化解矛盾,使病人对医院和护士产生朋友般的信赖,并用自己的精神风貌去感染病人,使病人摆脱不良情绪,以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对待疾病的治疗、护理,促进康复。

加强职业道德培养,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护士要富有爱心、耐心和同情心,应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情,以宽容、接纳的态度对待病人及家属的挑剔、抱怨和迁怒,安抚家属的不理智情绪,对某些无理要求,要坚持原则,讲究语言艺术,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避免与其正面冲突,努力使纠纷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加强护士的业务培训,定期组织专业理论学习,更新知识,适应护理科学发展。

端正思想,转变护理观念。在医疗改革不断深入和社会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医疗卫生事业已走向市场,而面临着十分激烈的竞争环境,护理人员应清醒认识到这一点。

讨 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病人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门诊护士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和处理护患冲突,同时要规范各项护理管理制度,提高护士专业知识和护理技术水平,改善服务态度,建立多种沟通渠道,掌握有效的护患沟通方式和技巧,尽其所能,减轻病人痛苦,加强相互理解,建立良好的护患合作关系,这样才能缓解护患矛盾,有效地避免护患冲突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俐,张思华,周蕾蔷.护理纠纷的常见起因及防范及处理.南方护理学报,2001,8(3):56-57.

2 张伟勤.儿科11例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护理管理杂志,2004,4(5):48-50.

3 汪建,等.初级卫生保健法的立法思路.中国卫生法制,2005,13(1):4.

上一篇:护理人员颈椎病的职业原因调查 下一篇:护理风险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