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师之“讲”与生之“学”的黄金分割点

时间:2022-06-15 03:47:13

探索师之“讲”与生之“学”的黄金分割点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这样描述旧中国的教育:“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无论哪一个时代,“教死书”的教师没几个学生会喜欢,而课堂灵动,给学生高度自主性的教师往往会得到学生的尊敬和青睐。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推进,创设人性化的课堂已是大势所趋,教师们应该静心研读原汁原味的课改理论,结合自身实践探索出师之“讲”与生之“学”的黄金分割点。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常规教学中要打造高效课堂,什么样的课堂算是高效课堂呢?对此,教师们有着多种多样的解读。有的认为,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得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与能力,获得更丰富的经验;又有的认为,高效课堂就是在有效的时空里,采取恰当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获取有效的知识与能力;还有的认为,高效课堂就是在坚守人类基本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节课的资源,让学生明白丑与美、恶与善的客观事实。而我的理解是,在一节常态课的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达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和教学效益的最优化。学生在学业和人格上有超常收获、超常提高、超常进步。在这种高效课堂的实现过程中,教师将起到关键的作用。那么,教师要如何发挥这种关键性作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环节来打造高效课堂。

一、高效备课一高效课堂的弹药库

“教学目标要有预设性”,没有充分准备的课,肯定是低效或无效的。备课的关键在于备知识、备方法、备学情,三者缺一不可。《孙子兵法》说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备知识就是“知己”,备学情就是“知彼”,而备方法就是研究战略战术。教师备课时,不能仅限于将课本上已有的知识备好,还应该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将本节课的知识背景掌握充分,将局部的知识放到整体的知识大背景下来研究。只有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才能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受,而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师应把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学生的个体情况结合起来。孔子提倡因材而施教,所以教学方法应是灵活多样的,它是根据知识的难易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确定的。正如雕刻家面对一块石头,他肯定不先忙着下手,而是细细地琢磨这块石头像什么,质地是什么,有什么缺陷等,然后再雕刻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同样,教师在上课之前也要对学生的学情细细琢磨,知道他们的知识底细,仔细琢磨哪些知识是他们以前学过的,多找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较为紧密的例子,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觉到课堂的知识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后才能因材施教,慢慢地让学生不再惧怕学习。

二、高效学案——高效课堂的指南针

高效学案是高效课堂的基础和前提,教师除了要按照“导疑导学导思导练导创”的指导思想设计常规教学的教案外,还要按照“自主、探究、合作”的新课程教学理念设计学案,教案侧重于设计如何教,学案侧重于设计如何引导学生学,力争做到“双案合璧,教学合一”。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对课堂教学进行二次开发,要将教学的重心下移,变讲授、灌输为自主、合作、探究。这种策略既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案要提前编制,先研究出框架,然后再根据高考考纲、新课程标准对学案进行认真研究、修改,最后在集体备课时进行再讨论再修改。每一个学案,甚至是每一个题目最好都要设计使用要点或使用说明。条件好的学校可实现校内资源共享,规范地编制学案,使用电子稿存档,发至学校的网络上,统一进行整合。另外,所有学案必须做到有发必做、有做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有纠必理。

三、高效掌控——高效课堂的导火索

首先谈谈教师硬气功:语言、板书、思维。只有具备了这三种功力,教师才能在课堂上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试想教师没有抑扬顿挫、幽默风趣的语言,怎么吸引学生的听觉?没有一手工整漂亮的板书,怎能吸引学生的视觉?没有对知识严密的逻辑分析,又怎能给学生智慧的光芒,给学生以心智的启迪?

其次谈谈教师的内功:导演能力。据说有的课堂上教师只讲5分钟,学生自主35至40分钟,这种模式过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过犹不及”只会走向传统教学的另一个极端。教师在许多方面的知识储备、思路视野以及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准确程度等都比学生要强。有些知识学生自己看和通过教师设计后讲解出来,效果是有很大区别的。很多著名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师的讲解、点拨、对话、交流、反馈所占的时间一般都在一半左右。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在于课堂用时的多少,关键在于有无价值,如果没有价值,一句话也是多余的,如果句句有启发、有引导,40分钟都用了也未尝不可。虽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但是课堂的进程还是必须由教师这个大导演来掌控的。没有教师的掌控,课堂教学能不能有效果都难说,何谈效率。课堂教学活动应该基本在教师课前的安排计划之内有序进行,偏离太远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学生的思维太活跃,很容易跑偏,往往不能够自己控制。课堂教学中,为达成某个特定的训练目标往往需要采用一定的形式或者方法,它的贯彻落实进程要由教师来掌控,这样才能使效果最大化,否则极易造成混乱、无序、低效的后果。另外,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长时间集中精神是学生普遍存在的情况,教师除了在安排教学环节时要考虑这个因素外,还需要在课堂教学时及时收拢分散的注意力,调整学生的情绪,使学生情绪能够尽可能地保持高涨。有时一句温馨的提示或是鼓励、赞扬的话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四、高效情感——高效课堂的新软件

如果前面所说的是打造“高效课堂”硬件的话,那么这一条就是打造“高效课堂”的软件。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应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因为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这里所说的“真挚情感”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意思是说,教师要用真情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的课首先要感动自己,之后方能感动学生。当教师讲到牛顿发现了三大运动定律时,脸上一定要充满“敬仰”之情;讲到袁世凯卖国复辟时,脸上表现出的一定是“愤怒”;讲到中国落后挨打时,脸上流露出的一定是“痛心”;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时,脸上一定有按捺不住的喜悦、兴奋与自豪……有了教师这些真情的传递,学生自然而然地懂得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什么是伟大,什么是平庸,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第二层意思是,教师要真心关爱学生,当今教育界不断强调要构建和谐校园、和谐师生关系。所谓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友好的、合作的、愉快的关系。怎样才能建立起这种关系?古人认为,身正方能为范。所以教师要求学生去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如要求学生要认真听讲,认真做练习,及时复习巩固,那么教师就必须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及时认真地批改学生的作业、试卷,及时向学生反馈,这才能示范,这才叫平等。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个人魅力,注意自身言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将自己广博的学识、敬业精神、博爱之心、高雅的谈吐、文明的仪表等个人魅力充分展示出来,让学生心中油然而生敬爱之意。学生“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自身魅力发挥出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对提高课堂效益有很大助益。

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教师给学生松绑,享受到的是学生自由成长的感动。学生创新的火花也会不断点燃教师的灵感,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快速提高。希望所有教师都能由研究“如何教”变为研究“如何学”,教学相长,其乐融融。

作者单位均系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

上一篇:校本化课程建设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下一篇:实现教学行为转变还语文课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