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教学行为转变还语文课本来面目

时间:2022-10-02 05:09:12

实现教学行为转变还语文课本来面目

为了解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前不久,我们对湖南省泸溪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调查,发现初中语文正在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还语文课以本来面目。

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学校领导的业务素质较低成了课改实施的瓶颈。有些学校领导在课程改革上缺乏学术上的发言权,不能以课改的理念和课程标准的思想去评判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优劣。二是学科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缺乏深入的理解。三是学生负担较重,新教材与教育现状有冲突。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仍旧处于机械、重复的训练之下。四是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新课程教师非常重视期末考试这一学业成绩的终结性评价,而把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或其他的非考试内容方面的评价放在次要位置。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课堂实践,提出了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几条对策。

一是改革教育评价方法,落实教育评价措施。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领导、教师的评价要全面,不能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对已出台的较全面的评价办法要落实到位。其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评价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评价学生。语文课标指出:“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踏踏实实按课标的要求去做,才能正确评价学生,全面发展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二是深刻理解新课程精神实质,真正把握新课程理念。学校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深入理解落实课标精神。教师可以多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围绕一个主题,对课例进行深入探讨。如让教师自主选择教材,自主钻研教材,自主预设教案,在同一时间、同一场所完成教学行为的展示工作,接着开展所有听课教师的参与式研讨,汇聚集体的智慧,让该教师针对同一内容再次进行教学展示。学校召开这样的教学活动课,即可以使教师的想法、优势、缺点等充分地展示出来,使听课者更能发现问题,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又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研效果也比较好。

三是加强教师自我培训,引导和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在听课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教学语言贫乏、不规范的现象经常出现,如果学生长期浸润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很难能从课堂中习得规范生动的语言,感受母语的魅力。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我培训,在每一堂课中有意识地磨炼自己的教学语言。除了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师,还应当热爱阅读。一方面通过阅读可以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尤其是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另一方面,只有拥有丰富学习经验和学习经历的教师才能导引学生真正地去学习语文,吸收博大精深的文学作品中的养料。

四是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充分发挥学校服务功能。各学校应该结合自身特色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编写与教材相适应的教具和学具等,使教学课堂活泼生动。同时学校还要努力做好网络资源的开发工作,加强中心网站课程资源的建设,便于学校、教师、师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更为广泛的交流。

课改是一项艰辛的工作,需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只有全体教育工作者携手共进,反思课改内容,寻找症结所在,解决所有问题。才能让语文课改有新突破,才能给学生提供—个高效的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分别系湖南省泸溪县教育局,泸溪县第一中学

上一篇:探索师之“讲”与生之“学”的黄金分割点 下一篇:“小练笔”提高学生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