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时间:2022-06-15 02:04:36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传授,情感交流,智慧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学完后对所学知识是否领会贯通,有没有收获和提升,是否感到快乐。反之,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教师教得很努力,却没有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样的教学就是无效或低效的。笔者认为物理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重要场所,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学生在课堂上怎样学,一直是笔者探索的主要问题。下面就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和做法。

一、认真分析教材,充分备课,做到心中有数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内容的具体载体。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教材。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学好,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应反复推敲、反复思考:(1)教材各章节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定律、定理及其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在教学中如何展现这些知识,学生才能很好地理解掌握,才能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2)教师应该如何向学生提问,提哪些问题,估计学生会提哪些问题,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转变角色,营造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

新课改革中要求教师转换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常常是“主演加导演”。笔者认为,教师只是导演,学生是主演。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要大胆转变角色,把学生推上“舞台”,由他们去“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能够真正动起来,畅所欲言。同时教师又要加以引导,使教学活而不乱,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曾在复习浮力时,只讲了一道并不难的浮力填空题。题目是这样的:把体积相等的木球和有机玻璃球用细线相连放入水中,正好能悬浮在水中。已知木球的密度为0.4×103kg/m3,则有机玻璃的密度为 kg/m3。如果按照常规讲,这道题可能只需几分钟就能讲明白。但笔者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授人鱼,而是授人以渔。初三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如果他们能在教师不提示的情况下,运用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问题,并将知识融会贯通,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所以笔者就让学生积极思考,看他们能用几种方法来解这道题。令笔者激动和兴奋的是这道题在一个班有四种解法,另一个班有五种解法,在第三个班居然有七种解法,而且有学生想到用小学奥数鸡兔同笼的方法来解。也许这七种方法并不都是解决这道题的最好方法,但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学生在课堂中为自己能想出不同的解题方法而高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课堂是学生的,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向同学、教师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想法,在座的其他同学也认真聆听学习和思考,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而教师在课堂中只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给学生进行理论性指导和启发。这样做有助于自由地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在这堂课中,笔者深感自己只是一串项链中的那根线,而学生就像这串项链中闪闪发光的珠子。学生的思维是多么的活跃,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应给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所以物理教学应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教学活动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挖掘其中的物理因素

初中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并不是一张白纸,可以让成人随意画,他们有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感性认识。在学校所学的新知识需要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才能被学生接受,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学生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相互作用而构建成的。教学活动要针对学生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因此,成功的物理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和现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此,教师应注意:(1)从生活中找物理,使学生意识到物理知识源于生活。比如在讲《运动的快慢》时,可以用学生喜爱看的《猫和老鼠》中猫追老鼠的片段引入新课,让学生通过观看影片谈谈猫为什么能追上老鼠,如何比较猫和老鼠的快慢,自然引出本节课的内容。(2)给物理知识找个“原型”,把常识提炼成为物理现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学习《熔化和凝固》时,可让学生先谈谈生活中物体的固态和液态相互转化的例子,再根据这些生活中的实例给出熔化和凝固的定义。(3)依托知识背景进行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比如在学习《电磁铁》时,让学生在学习通电螺线管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实验方案,并以组为单位上台展示,评选出最佳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从而学习电磁铁的特性及其应用。(4)引导学生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比如在学习《电和热》时,并不是简单地给学生演示焦耳定律实验,而是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猜想通过导体的热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再让学生根据猜想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学生可以通过讨论交流,得出实验方案。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发展。

四、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标认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物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在物理实验设计与操作以及物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欲望。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高效课堂的生成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经历发展的过程,这其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师只有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创设多种有效的教学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做到愿学、乐学、会学,让课堂充满无限的生机,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新时期中国教师优秀教案(论文)选编[C].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9.

[2]关文信主编.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教师培训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上一篇:浅谈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 下一篇:对道路水泥稳定土施工技术的分析